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2001年、2013年颁布的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作废,重新定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艺周刊」联合艺周刊美术馆逐一推介,以飨读者——

他是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是当代中国美术、20世纪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性人物,是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品被认为是重要的江南文化符号,他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为中国画艺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我国当代山水画的领军人物之一钱松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1965年 126x188cm

1899年,钱松喦出生在美丽的江南小城宜兴。小名松伢,寓意松树长青不老,意义吉祥,因“伢”字与“岩”谐音,改名“松岩”,后来改为结构更为优美的“松喦”二字。

他8岁随父学习诗、文、书、画,15岁开始写生。钱松喦重视深入生活,反映时代,不辞年高体弱,先后10余次外出长途旅行写生。1960年与傅抱石等游豫、陕、川、鄂、湘、粤 6省,后又去皖、鲁、粤、赣等省。在饱览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体察新旧社会的变迁。他热情洋溢地绘写现实,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1960年 77x139cm

钱松喦一面博览历代名画,广交书画朋友;一面刻意临摹名画。曾对一幅石溪真迹临摹 3年,又临摹唐寅、石涛等笔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长,奠定了他的传统绘画基础。后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学生时代已负盛名。

钱松喦是一个早熟晚成的画家,五十岁以后的他才正真的进入了艺术的高峰期。早年钱先生虽在古贤范本中得秀逸之气,但画风尚未摆脱古人样貌,直到新中国建立,其艺术才真正发生质变走上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交公粮 1953年 48.5x81cm

作品风格成熟时期的笔墨亦极有特色。强调骨法用笔,以金错刀的“颤笔”写出沉涩雄浑、遒劲古拙的线条,行而不滑,留而不滞。在墨法方面,注重破墨、焦墨、积墨诸法并用,层层深厚,混沌而分明,苍润华滋,墨彩粲然。

钱松嵒谈国画的修改及挖补:有一个笑话:“美女画不好,改钟馗;钟馗画不好,改石头;石头画不好,改一张乌金纸。”这当然是个笑话,可是也有些道理。宣纸上作画,只可加浓,不能改淡,国画颜料与油画颜料不同,油色不透明,浓的可掩盖淡的,淡的也可掩盖浓的,方便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过阳高1959年 36.5x46cm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他以炽热的爱国情感、酣畅的艺术语言,围绕革命圣地嘉兴南湖,在不同时代语境中,以不同视角,反复描绘南湖、烟雨楼、“红船”等视觉符号及其精神内涵,是当时美术领域反映这一题材作品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成绩最突出的画家,对推动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欣赏趣味是愈古愈好,因而画坛也就因袭成风。不管谁的画,上面题款几乎都有个仿字……国画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是钱松嵒在新社会对当时积习已久的国画现状的批判性观点。从1949年以后的国画现状来看,那种追求古意和野逸的文人画风格与新的时代确实显得格格不入,而在延安和解放区酝酿成型的新的艺术、新的风格、新的样式则成为画坛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陶都 20世纪50年代 72x52cm

1964年,在北京举办个展时,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华君武,赞誉他的作品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新样板”。

钱松喦以其高品位的山水画艺术,屹立于20世纪中国画坛。钱松嵒在他的《砚边点滴》里有提到,古人本来说立意为先,意在笔先。有意即有味。好画总是意味深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得诗外有诗,画外有画,味外有味。他说,做一个艺术家不能缺少文学修养。他的古体诗,浑朴、沉着、情挚、流畅,恰与画风融为一体。一种是诗先于画,即在旅行写生中触景生情,吟诗抒怀,然后作画时,对诗句再做推敲,题于画上;另一种是画先于诗,画成后吟哦成句。无论何种情况,都能珠联璧合。他的散文亦精美巧俏,笔调清朗活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松

可以说到60年代中期,钱松喦的新山水的笔墨已经到了纯熟的境界,尤其是在与新题材的结合方面表现出了游刃有余,由此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坛上独树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嵒(1899年-1985年),江苏宜兴人,自幼受父亲的影响习字作画,其书法练就一手楷隶相杂的线条功夫,为其后来的绘画打下书法的功底,临习《芥子园画谱》,学习画树画石等的基本画法,读古人画论:李成《山水诀》、郭熙《林泉高致》、石涛《画语录》等,在理论上提高了认识。

在江苏第三师范学校学习时,师从胡汀鹭。胡汀鹭曾经赠给钱松嵒几幅名家作品的照片,包括王晋卿,唐六如、石涛的山水,钱松嵒反复习达五六年之久,这对他的技法影响很大。

五年师范毕业之后,1923年开始在无锡、苏州等地任教30余年。1957年6月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处)画师,1960年3月画院正式成立时,钱松嵒任副院长,“文革”结束之后1977年,江苏省国画院恢复,任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运河工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 爱晚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秋鸣 1934年 58.5x3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山居银装图20世纪40年代 145.5×39.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治螟图 1950年 103.5x5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张公洞 1953年 112x6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捕雀 1956年 69.5x46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江南春 1958年 72x52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深山水电能源多 1961年 56.2x41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扬子江上 1964年 87x61.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松喦渔满千舟 1972年 123.5x68.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花台 1964年 139x96.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