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达到66家(含云浮1家),占全国的18.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随着新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独角兽企业实现快速成长,在培育新动能、助力稳增长、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0日,由苏州人民政府和长城战略咨询主办的2023中国(苏州)独角兽企业大会顺利召开。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357家,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达到66家(含云浮1家),占全国的18.5%。

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量三年翻番,新晋企业占全国近1/4

过去三年,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总量实现大幅跃升,占全国比重持续提高。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含云浮)独角兽企业达到66家,同比增长32%,其中新晋企业23家,占全国的23.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36家)和广州(23家),总量分列全国城市第3位、第5位。此外,香港、珠海、东莞分别拥有2家独角兽企业。粤东西北地区首现独角兽企业,云浮培育出1家独角兽企业。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新晋独角兽企业分布在3个城市,其中,深圳14家、广州7家、珠海1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0个赛道,其中集成电路、新零售、智慧物流、自动驾驶、网红爆品赛道企业集聚程度最高。2022年,集成电路赛道受到资本热捧,年度新晋独角兽企业达到5家。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3家独角兽企业登陆科创板,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晋升为独角兽企业。

紧扣城市发展脉络,广深独角兽企业群体各具特色

深圳智慧物流赛道独角兽企业领跑全国,新晋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2022年,深圳独角兽企业共36家,其中超级独角兽企业3家,新晋企业14家,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独角兽企业群体分布于智慧物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20个赛道。

广州以智能化、数字化变革汽车、消费两大优势产业,首现超级独角兽企业。

2022年,广州独角兽企业共23家(新晋7家),分布在汽车服务、自动驾驶、新零售、商业航空、网红爆品等17个赛道。广州首现超级独角兽企业,广汽埃安估值超过150亿美元。

广州汽车及出行服务领域独角兽企业集中涌现。广州抢抓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开放一批创新应用场景,加速汽车产业及出行服务智能化升级,汽车及出行服务相关赛道涌现出9家独角兽企业。其中,广汽集团加速平台化发展,孵化出广汽埃安、巨湾技研、如祺出行三家独角兽企业;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依托广州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成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小鹏汇天打造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拓展交通出行边界。

广州独角兽企业在新消费领域蓬勃发展。广州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具备深厚商贸流通领域积淀。“新粤商”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商贸,依托广州完备的日用消费品供应链和强大的研发、生产支撑能力,实现爆发成长突破。2022年,新零售、网红爆品等新消费领域集聚4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简爱酸奶在低温酸奶市场实现突围,WOW COLOUR组建超大型美妆集合店,实现快速成长。

链接

长城战略咨询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联合起草的国家标准,《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 41464-2022)于2022年4月15日发布,11月1日正式实施。

独角兽企业应满足以下条件: a)成立年限不超过10年; b)获得过专业投资机构的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 c)最近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根据需要,可按融资完成当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或其他国家货币单位),且累计融资额超过(含)5000万美元。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