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徐汇网信办、黄浦网信办依法约谈三家企业,要求星巴克、Shake Shack、天泰餐厅针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行为进行全面整改,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扫码点单后,出现“微信一键登录”获取昵称和头像、“微信手机号一键登录”获取手机号等弹窗提示,或者买单时要求消费者提供手机号,消费者如果拒绝以上授权就无法下单;扫码点单后,商家以选择附近门店等为由申请获取精准位置信息,消费者如果拒绝就无法下单;扫码点单后,商家申请获取精准位置信息,消费者拒绝后,仍频繁弹窗申请位置信息,且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门店搜索功能,等等,这样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除非不以这样的方式消费,否则,就必须承受这样的欺压。这就是一些商家利用现代科技、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卡住了消费者脖子,迫使消费者必须接受这样的消费方式,必须把个人信息无条件地提供给商家。至于能不能得到保护,就只能看商家的觉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民的个人信息,按理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除非法律明确规定必须提供的个人信息,如人口调查、公安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与提取、银行储蓄与贷款等之外,其他单位、企业、个人等,没有权力要求居民提供个人信息。必须要提供的,也要掌握一定的范围和尺度,而不是什么信息都必须提供、都能随便掌握和使用。

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只要居民出行一次,有过住宿、吃饭的经历,就有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提供给了商家,就会多了一层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就会让自己在更多人面前被透明化。有专家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在微信上点一次赞,就有可能让自己多“脱”了一件衣服,如果点10次赞,就有可能让掌握信息者变成自己的“同事”,再增加10次,就有可能变成“朋友”,达到50次,就变成“家人”,达到100次以上,则变成“自己”,变自己还要了解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完全透明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不是“皇帝的新装”,至少,大臣们都还假装皇帝穿着衣服呢,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才把真话讲出来。可是,在“一键登陆”面前,“无法下单”的霸王条款面前,即便再“害羞”的人,也只能让自己透明化。否则,就不要想消费,不要想获得消费服务。毫无疑问,这是完全不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规定要求的。而广大居民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只有有关方面出手整治,才有可能让侵犯个人信息权的单位或企业收敛。

实际上,近年来,有关方面在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也是积极努力的。无奈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企业、个人太多,有点查不过来、打不过来的感觉。就像此次受罚的三家企业一样,哪个不知道这样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可是,如果有关方面不查,他们就会一直做下去。那么,公民的个人信息,也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商家等所掌握,且随时有可能出现信息被泄露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在有关方面打击力度如此大的情况下,广大居民仍然会不时收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骚扰信息、骚扰电话,有的甚至可以直呼被骚扰者之名,知道被骚扰者所在单位和职业,甚至担任什么职务。为什么?难道这些单位或个人都是神仙吗?显然不是,而是个人信息被大量获取后的结果。且由于知道个人信息的单位、企业、个人太多,也就导致检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风险防控的压力越来越大。

发展数字经济也好,发挥大数据作用也罢,前提都必须是把个人信息保护好,要让参与这些方面工作的广大居民利益不受到侵犯。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方面工作显然没有跟上,或者说没有做好。因此,居民信息被大量占用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如何避免个人信息被大量泄露,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更加重视与警觉。我的个人信息不能由我做主,而被别人掌控,确实是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人生活在社会上,走动于互联网中,可以增强一些透明性,但决不能一丝不挂。否则,还如何体面地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