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额……朋友们好啊,我图吧老捡垃圾的了,最近受到龙芯吧小吧主的感召(BV1pc41137K9)咱开始了测评国产芯片,顺带研究了一下在龙芯以前早期的国产芯片的情况,发现市场上其实当时雀食存在所谓中国芯的产品,在那个老百姓想买龙芯电脑却买不到的时代这种产品在市场上却已经铺开了,可以说是直接真刀真枪的和英特尔AMD在市场上竞争,虽然后期竞争失败卖掉设计或者说开发团队(也造就了现在的国产X86三足鼎立格局中当年的首创),但是当年雀食在PC市场上存在这种非INTEL非AMD甚至非NVIDIA的产品的。这就是所谓的威盛中国芯,其实是威盛当年通过并购继承了CYRIX大量的专利和IDT WINCHIP的设计团队之后继续发展的X86低功耗路线的产品。现在看来性能相当感人不过因为小众所以价格倒是并不是很贵,甚至没有图拉丁奔腾3的机器值钱,咱买到的单核笔记本里面有100包顺丰的有70包邮普快的,总之不是很贵,这次咱拆的是便宜的,因为贵的之前买完之后当场就拆了然后之后咱并没有拍照而是选择了拍视频结果手机经常过热中断录像所以现在视频也没发。

开箱:【图吧日常】70包邮的C7M“AIPC”笔记本开箱测评(HP2133 UMPC )

简单说下情况,VIA C7-M:主频最高可达到2GHz、流水线长度16

90nm IBM SOI工艺,800Mhz VIA V4 FSB前端总线,搭配的威盛芯片组通常只支持单通道DDR2,甚至DDR1。TDP=7W,据称能效比高于奔腾M迅驰平台(约15%),PGA封装与奔腾M PIN TO PIN兼容,在威盛芯片组上可以直接更换PM奔腾赛扬(反之不行,英特尔芯片组不支持威盛CPU)。拥有SPEEDSTEP等节能技术,频率快速动态响应之类的技术(当年英特尔甚至到了45nm时代在笔记本都没整明白能效问题或者高能效芯片没下放到奔腾赛扬,发热很高日常过热关机是常态)。但是没有分支预测与乱序执行。

从当年的测评文章来看其实大概也明白怎么回事,C7M这么低功耗低核心面积的U居然威盛只给了单核2.0G最高的水平,而当时的AMD已经在堆双核了,英特尔虽然在台式机还在用胶水但是好歹也有双核了,结果C7-M到停产换架构都没见到双核版本,甚至65nm的VIA NANO一样没有双核,到了40nm时代才开始堆双核四核,所以这是威盛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能效比和合格的整体性能两者缺一不可,有了能效不堆核比有IPC不拉主频更迷惑(后者可能是受限于架构工艺或者物理设计水平拉不上去所以只能吹一下同频性能或者说IPC)因此咱很高兴威盛的继承者实现了真正的国产化之后开始走正确的思路快速堆核提升整体性能让产品至少产品力过关再谈发展,而不是走国产MIPS路线那种一直憋着既不堆核也不拉主频结果到19年性能都打不过国产手机芯片那种弯路。咱还是想说龙芯圈以IPC为唯一标准攻击其他国产芯片没什么用,谈芯片技术提升的历史规律更新预定。

PS:上文说的英特尔到45nm都没整明白的发热问题主要就是能效问题,当时的奔腾移动版CPU低频低总线速度高功耗低性能日常使用直接满载,如果长时间过热还有直接黑自动关机的可能,所以这种U谈论同频性能是没什么用的,要提升能效。所以PM45时代的CPU换T系列的35W CPU不如换25W的P系列好用就是因为能效的原因,同样的性能功耗低10W,那可是差了28%接近三分之一的能效比,为了一点性能把能效降低30%根本得不偿失。至于能效提起来之后整体性能够不够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在有高能效的前提下解决整体性能不足就比较简单了可以直接拉频率或者堆核,一般建议是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简单给各位看下这个和AIPC一样大小的笔记本的外观吧,其实这种AIPC有名字它们叫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其实今天看来就是口袋大小的笔记本电脑,类似10年代8-10寸Windows平板的定位,性能有限但是续航很长体积很小非常便携而且是正经生产力工具,这种产品的前提就是低功耗的X86架构(ARM现在用WOA勉强也行)

至于说PDA或者说掌上电脑和umpc是两个概念,掌上电脑泛指跑win ce的arm架构的小本或者有点像现在或者过去的智能手机的移动设备,无论性能和实用性都..... 基本用不了,今天看来是真的可以卖废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侧这个接口咱经过拆机终于弄明白怎么回事了,从左到右依次是VGA CPU散热器出风口 USB2.0(+代表直连主板供电增强)和3.5mm麦克和耳机孔,至于USB旁边的圆孔是纯辅助进风口,主要防止笔记本底部被遮挡无法进风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的开关很有松下Toughbook的感觉,这个机器年代没准比Toughbook更早一些,这种拨动开关现在让不常用电脑的人找没准一分钟之内都不知道怎么开机。 电源开关集成电源指示灯,中间靠左是硬盘灯,这个如果用机械盘基本会常亮,换成固态就好很多变成闪灯,然后右侧是无线开关和指示灯,这个在无线模块未启动的时候真的会变红,正常是蓝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侧接口分别是expresscard(PCIE1.1×1)SD卡(支持SDXC,实测256G正常识别) USB2.0接口 千兆有线网卡接口以及电源接口和充电指示灯以及锁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机标配三芯28Wh电池,正常续航可达2小时,可选装6芯电池感觉会加厚或者加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咱要拆机换硅脂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拆机换固态顺手做下清灰,还有就是这机器这么多年都没换过硅脂所以硅脂早就干了在散热拉了的情况下这跑分可以直接参加B站CPU跑分最拉大赛2023赛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拆这个机器其实说简单也简单,直接拿掉电池拆电池压着的三个键盘螺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如果要拆C面需要把所有脚垫下面的螺丝都拆掉,注意右前方的这个螺丝这里express卡的防尘挡板可以不用拆但是卡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键盘可以直接抬起来,相比IBM的键盘拆起来并没有更难,但是这个排线的卡扣结构比较特别注意别给它弄掉了不然就得想半天这个玩意怎么装回去了,之前第一次拆的时候咱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这个卡扣它是顺着让排线进来然后横过来锁死的结构,和抬起来卡扣让排线进来再压上固定的那种排线卡扣是反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这是原装的机械硬盘和排线(使用软排线连接主板),SATA2.0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它支持现代的SATA固态,SATA和USB一样也是向下向上兼容的。SATA2.0的机器可以用3.0的盘,3.0的机器也可以用2.0的盘。

顺带说下这个台电的固态咱做开箱的时候B站视频评论区说这不是英特尔正片不知道各位有啥信息没,咱是不知道了所以只能改视频标题,之前咱倒是用过台电的固态那会是3.0刚普及的时候咱图便宜买的32G固态结果发现这玩意比后来的闪迪CZ73电烙铁还热好悬没把我手烫破皮了,所以这玩意固态什么水平咱也是比较没自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条是三星的555 DDR2,也是这个U配的芯片组支持的最高频率了,单通道555,没有双槽设计,所以和奔腾M的平台有点像容量最大定在2G了,不过PM750配套的芯片组通常是双通DDR2的控制器,不过当时的FSB有没有足够的带宽就不知道了很可能没有,但是支持双通道就比不支持好很多,因为PM745配的芯片组还在用单通道DDR1 4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装东芝机械,硬盘托架看起来也非常平常,完全没有什么3D GUARD的感觉,HP的机械盘防护技术可能更是偏向软件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C面需要拆两个键盘底下的螺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从左屏轴旁边松开卡扣就可以开始拆C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键盘底下有一个卡在散热器上的卡扣,可以简单的松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可以直接拆C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威盛的南桥型号是VT8237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线网口是带隔离模块的,博通的千兆有线网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下面的贴纸是带S/N MAC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左侧USB接口旁边的孔是纯辅助进风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需要拆散热器,先拆3.5mm音频孔转接板然后拆CPU扣具之后就可以拆散热片上面的六角螺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可以小心地拿掉散热器看到CN896北桥和C7M笔记本CPU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A的C7M的核心面积是真的小,AMD当年的笔记本U就不说了,后期的AMD A4 1350 E1 7010都是咱最近到货的低功耗APU产品结果这些核心面积普遍都比C7M大很多,咱见过的CPU核心大小比这个U更小的只有兆芯的C系列四核是纯黄豆粒大小看着比这个核心还小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AMD还在用90nm出移动端笔记本CPU的时候炫龙双核90nm还是这么大的核心面积来着,后来45nm的双核速龙羿龙N620不比这个小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自然是简单拆机清灰换硅脂 进出风口都刷刷风扇叶也刷刷 然后7783伺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面积小有一个好处就是咱可以非常省硅脂,这么点硅脂都是过量的,实际上点个黄豆粒大小就够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原样给散热器装回去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带说下这个expresscard的槽是富士康生产的,有标,然后这个机器用的是AMI的BIOS,主板上能看到贴纸。后来早期的兆芯产品也有不少用AMI BIOS的,后来才慢慢换成百敖BYOSOFT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简单把机械盘的数据备份出来再往固态上做一下就行,这种老机械盘虽然读写速度异常感人但是只要不炸盘还是能正常凑合把数据导出来没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再开机发现开机速度快起来了然后跑分也正常了,象棋跑分能过1倍了,然而这个U的频率是1.6,相当于图拉丁奔腾3 1.0G的水平,功耗来看图拉丁奔腾3-M的功耗记得是130nm 21W,这个U只有7W,所以倒是可以说相比图拉丁奔腾3能效提升3倍问题不大,但是到了奔腾M的时代同样功耗的CPU就可以把象棋跑到2.2倍左右了,所以这个四舍五入能效就只有15%的优势了。不过这个功耗雀食很低,很多垃圾佬接触老电子产品应该能发现,功耗高挂的就快功耗低挂的就慢,显卡最明显很多老火炉卡现在想收张能用的都费劲而CPU功耗大主要还是炸主板,

总之这个性能水平office轻度上网冲浪复制粘贴没问题,开个PS点个数位板开SAI2应该问题不大,给视频打字幕就恐怕有点困难了因为集显太老不支持哪怕AVC H264所以只能软解,这个图拉丁奔腾3的性能软解最高720P RMVB或者稍低分辨率AVC的水平1080P肯定会卡,MPEG倒是可以直接硬解。这个集显相比IBM T23那种图拉丁奔腾3时代的S3 2D显卡来说还是有提升的,至少可以开罪恶都市了没问题,然后基本的3D性能有一些了之后就可以玩一下类似CS1.6 FLASH小游戏之类的东西了,理论上当年的幻想游戏仓鼠球什么的也可以。这个机器的扩展性现在来看比图拉丁奔腾3的机器好太多了,后者首先就没有USB2.0,需要靠PCMCIA转接(PCI协议),而这个机器有expresscard接口(PCIE)理论上可以扩展USB3.0,然后还可以外接显卡,这些NB的东西都是IBM T43那年头才有的,老款PM奔腾M的T42甚至酷睿一代的X60都没有。至于SD卡也可以扩展比本机储存容量更大的储存卡所以今天看来还是挺不错的,威盛的CPU性能虽然落后IA五年但是这种老派的CPU因为指令集全外设接口现代所以用起来还是比真正早五年前的机器好用的多,加上这个机器能效雀食在线所以现在拿在手里放床头做个上位机开MSTSC也不错,键盘该有的按键都不缺不像一些机器远程ALT+F4关机都做不到。所以这个玩意整体70块钱还算满意,比花200甚至400买个龙芯2F的笔记本可是强多了后者现在连装可用的系统都费劲了基本没支持,至于这个C7M因为是32位U所以装WIN7什么的都只能32位这个性能水平还是算了用XP凑合吧上新系统意义不大。倒是有空可以试试外挂一个GTX960什么的看看水平

就这样,谢谢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