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很多智能可穿戴产品不仅携带非常方便,也越来越智能化,非常受大众欢迎。由于健康理念的普及,大家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心率监测也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常见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几乎都具有心率监测功能,这类产品是如何实现心率数据监测的呢?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经常使用的心率监测技术有两个:PPG和EC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PG: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

经常佩戴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在智能手表/手环背后会发出亮光,一般来说是绿光,这其实就在使用PPG技术进行心率监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主要原理:当一定波长的光束照射到皮肤表面时,光束将通过透射或反射方式传送到光电接收器,在此过程中,光束由于受到手腕皮肤肌肉组织、血液的吸收衰减作用,检测器检测到的光,其强度将减弱。由于皮肤、肌肉组织等对光的吸收在整个血液循环中是保持恒定不变的,而皮肤内的血液含量在心脏泵血的作用下会呈规律性变化,所以使光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度随之呈脉动性变化。

为什么选择绿光呢?因为血液更容易吸收绿光,使用绿光作为光源得到的信号更好,算法计算的心率也会更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CG:心电图

我们经常会在医院见到心电图,在医院进行的心电图一般为十二导联心电图,需要将电极连接到对应的身体部位,从而获得心电图波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主要原理:人的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无数心肌细胞的相继动作,从而会引起电位变化,这些生物电的变化称为心电,通过检测心电的周期性变化就可以检测到心率。每次心跳,人的体表都会有微小的电极变化,通过电极捕捉到这些电极变化,经过算法还原出心率跳动的频率,就能实现对心率的实时监测。

使用ECG监测方式的智能手表/手环,一般会添加电极片,在手表背面和手表表明或者侧面,一处接触手腕皮肤,一处接触指尖皮肤,形成单导联,实现心率监测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心率监测功能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能够实现不受时间、地点的实时心率监测,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心率监测在健康管理、医疗等领域的潜力越来越大,可以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