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报道6月20日北京讯,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北京论坛作为第21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同期活动之一于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圆满举办。本次论坛由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AIA美国建筑师协会,CTBUH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主办;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华东分社支持;世界建筑科技创新智库承办。中国城博会是经商务部报备,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办的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中国城博会)。在本次论坛中《世界建筑科技创新智库专家》证书颁发仪式也隆重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坛由ARCHINA建筑中国ARCH事业部总监朱蕾主持,邀请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主任李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欧阳东,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上海|北京分会2023主席谢启德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 中国区发展首席吕慢分别为世界建筑科技创新北京论坛发表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主任李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欧阳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上海|北京分会2023主席谢启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 中国区发展首席吕慢

论坛邀请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院总建筑师景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明杰;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黄献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国萃;AECOM建筑与人居环境董事副总裁、大中华区景观设计总监梁钦东;BDP中国区董事 / 设计总监,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会员顾天一;Benoy上海工作室总监朱业佳发表了各自的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院总建筑师景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专业设计研究院院长、院总建筑师景泉以《在地生长——科技赋能建筑设计创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要以科技创新为助力,增长设计核心的竞争力,然后以文化为先导,远近结合,合作共进,推动科研的研究。所谓文化包括开放性,与国际的顶级事务所合作,更重要的是打造中国特色文化的科技领域。科技领域如何内外结合、硬软结合、多学科的交叉,才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宇分享了《高校校园绿色生态专项规划策略与实践》。她表示,“高校校园的特点在于校内的功能需要非常融合,所以对于高校校园来说功能比较复杂。校园特点最主要的还是绿色策略,包括风与光、绿与水能与碳、动与静、教与学,需要更多的利用自然资源,更多的使用大自然赋予的更有利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明杰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明杰带来的演讲题目为《低碳绿色办公空间营造》。他表示,“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体现出设计语言和方法,包括移步换景的园林化风格、专业的新型工业化设计建造方法。通过设计建造和运维的低碳化考虑,以及空间使用中健康性因素考虑,来尝试在新型办公空间里的健康化或者是绿色低碳化的办公设计和营造。还有微环境以及建造技术的考虑,全面实现健康和绿色的空间环境。此外,还采用智能的楼宇控制以及智慧化的恒照度控制系统等,通过综合的技术手段来形成低碳和健康的办公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黄献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黄献明围绕《“碳中和”建筑与园区设计探索》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实际上,绿色建筑最大的区别是在双碳背景下,做建筑设计策略组织的时候,能源应该是最强的关联点。如何让能源更高效、更多的被利用并且被应用到项目里,这是很重要的关键。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上,节能可能并不是做的越极致越好,并不是零能耗、零碳或者低碳建筑里就是最好的。其中,一定有一个平衡点,而平衡点的来由在于可再生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国萃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国萃分享了《迈向零碳——城市·建筑绿色发展研究与实践》。她表示,“对于低碳的理念或者是建筑行业的减碳,并不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话题,而是近十几二十年一直在讨论的主题。在全球的视角下,同巴黎协定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技术导向,也就是说要在城市和建设领域实现大幅度的碳排放的路径和目标,已经呈现出强行推行高标准的节能,保证规模化的减碳、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禁用以及全面推进电气化水平的几点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ECOM建筑与人居环境董事副总裁、大中华区景观设计总监梁钦东

AECOM建筑与人居环境董事副总裁、大中华区景观设计总监梁钦东德演讲主题为《因应市场、社会需求和城市管理制度的变化——AECOM城市更新观点与实践》。他表示,“公共空间应该对不同的文化和活动人群有更多的包容性,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公共空间是否具有经济价值,简而言之,公共空间本身确实应该具有公共价值。由于民众的需求和和城市的需求,利用公共空间进行一些商业活动,其实应该被允许和被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DP中国区董事 / 设计总监,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会员顾天一

BDP中国区董事 / 设计总监,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特许会员顾天一的演讲主题为《以人性化的设计赋能城市》。他表示,“以人为主题,从儿童医院、BDP办公总部,一栋可持续节能低碳的办公楼、最后到市政厅的改造,虽然项目很小,但是随着建筑本身和建筑周围的公共空间的改造,成为了市政厅的非常重要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每个项目都有愿景,所有的项目都是从不同的愿景出发,通过打造人性化的设计来赋能整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enoy上海工作室总监朱业佳

Benoy上海工作室总监朱业佳从《在“不变”中求“变”》的角度展开演讲。她表示,“人口基本上一直在从农村往城市移动,预计2050年会达到98亿的人口量,其中67亿都会在城市,几乎是农村人口的两倍,那么城市的可用地是不断缩减的。由此,需要再利用现有的建筑,这不仅仅要考虑到技术层面,还有社会层面、文化层面以及经济效益,把多个维度一起融合,才是未来的城市更新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坛的最后,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上海|北京分会2023主席谢启德代表WATIC THINK TANK为各位演讲嘉宾颁发了《世界建筑科技创新智库专家》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