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短视频网站上,有一类视频很出圈——拍浙江的农民房。一个村里,家家户户住“别墅”,而且设计感十足,每一条视频下面都充满了“浙江真富”的热评。

浙江农房火出圈,只因农民很“豪”?还有哪些深层原因?

6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全国农房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放到了浙江,来自住建部和全国各省级住建系统的相关负责人来到杭州临安区,探访农房“火出圈”的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万建好毛坯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自建一幢毛坯房40万,马路对面一套商品房排屋400万。”太湖源镇青云村党委书记张华明的一句话,让所有人惊讶不已。

看着面前一幢幢黄铜双开门、文化石贴面、顶楼大露台的三层“农民别墅”,同行的央媒记者不敢信:怎么会这么便宜?

在青云农房集聚区,已有30多户农民靠着数年积蓄或低息贷款,盖起了“大别墅”。据介绍,集聚区计划安置58户,包括危房重建和新建农房等。目前,第一批新房已呈现,还有一些围在绿网围挡中施工,也有部分空地待分配。

张华明介绍,在这里,农房按照“统规自建”的方式建房。“规划、设计时,有三种建筑风格、三种户型方案,让村民自己选。最终,大家投票确定了现代民居的风格,落地面积110方和125方两种户型。”他说,村民自己买材料、自己找有资质的“乡村工匠”盖房,村里统一提供“五通一平”、统一委托监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划、设计、基础设施、监理等都不用花钱,农民只需要出材料和人工费,建房的花费也就降了不少。“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始终聚焦农民群众住房方面急难愁盼,让农民群众住得既放心又舒心。

“如果是困难家庭,我们还有6.25万元/户的危房拆除新建补助、或者4.75万元/户的维修加固不住,金融机构还有专门的低息建房贷款。”临安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过,在我们临走时,村里一名农民大哥的一席话,再度震惊众人:“40万是建毛坯,但装修就丰俭由人了,几十万到几百万都有。”浙江的农民房,“豪”起来也是没上限的。

“大咖”不需设计费

前不久,家住临安区太湖源镇碧淙村的周银富,在手机上的“浙里办·农房浙建事”平台系统提交了建房申请。只过了一个多星期,没出一趟门、没打一根烟,申请就通过了。

“建房申请材料从原来的18份减到‘零材料’,时间从47天减到9天左右。”临安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面对农村建房审批难、安全管理难、危房治理难等“硬骨头”,浙江找准数字化这条路,建设全省一体化的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即“农房浙建事”。

除了审批提速,数字化还在农房监管增效、便民惠民上,成效明显。

比如,在青云村农房集聚区,每户在建住房旁都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这是建房的“全程云上监管”,能够远程确保安全施工,建完后摄像头可以回收循环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浙江已将全省1117万户农房的结构、建造年代等信息排查入库,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房屋安全进行大模型研判,建立精准、闭环的农房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完成危房整治63万户,实现危房“动态清零”。

浙江农房的“颜值”,也通过数字化不断提升。

李强总理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打造“浙派民居”要求。王澍设计的东梓关村等一批“网红”浙派民居,成为浙江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上的最美风景,国际获奖,群众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设计“大师”并不是一两个村的独享,在浙江,有很多不花钱就请来的“大咖”,在为农民设计房子。比如,在“农房浙建事”上,有800多套风格各异的农房设计通用图集,有些还是VR版本,都出自专业设计人员之手。市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还能免费修改图纸,更好满足每个农户的个性化需求。

住建部村镇司农房处处长贺旺告诉记者,将会议放在浙江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浙江在农房数字化管理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多位省级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都向记者表示,浙江对农房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让他们大开眼界。

从“好房子”到“好村镇

贺旺表示,将会放在浙江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总结推广浙江20年“千万工程”久久为功的经验做法,推进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浙江农房能火出圈,不仅是因为一幢房,更因为农村和小城镇的全域美丽。

在古色古香的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很难找到“无家可归”的生活垃圾;这个海拔550米的高山村落里,有6座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终端,将220户居民、农家乐、民宿的生活污水全部处理达到农天灌溉旱作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口集聚的青云村,由9幢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拆改后建成的邻里中心,有文化楼、青云记忆馆、嵌入式体育场地、青云广场等,成为村民平时最爱去的地方;通过“灭彩、剿附、整乱”拉网式“清零”行动,累计拆除违章建筑33处、彩钢瓦133处、大围墙168处,彻底解决“车乱停、摊乱摆、禽乱养、物乱堆”等农村常见的环境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不仅抓好农房这个‘点’,而且关注村庄这个‘面’,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风貌,推动乡村宜居宜业、整体大美。”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的经验,就是以农房建设为抓手,从“好房子”向“好村镇”延伸扩面,创建了983个美丽城镇、204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会上,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也表示,下一步将把握“安居”这个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点,让农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从好房子开始,建设好村庄、好乡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新闻 记者 方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