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投射骰子,如神人的唾沫星子是许多粒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会投掷骰子。万法唯心造,心就是我们所找的上帝,心就是道,心在投射骰子。《黄帝阴符经》中讲,嗜欲深者天机浅!我们的心中藏有天机,只是被物欲所遮蔽罢了。

心在投射,如同上帝在投射骰子一样。中微子、电子和光子等如同上帝的骰子一样。这一切太过于隐蔽了,以至于我们不知晓投射的过程。本文会从心理学、灵性等社会科学领域入手进行融合,当今这个新时代,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灵性、心理学等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归于万物一体,天下大同。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我当时投了一篇论文《物理学中的意识在哪里?》。新的科学革命已经降临东土。

为了更接地气地引导大家进入物理学的领域,在这里引用一些生活当中投射的例子进行说明。

(1)你投射什么,就经历什么

当我们给别人下了定义,投射了,评判了,实际上是给了自己限制。如果我们评判一样东西,我们就会遭遇那个东西,也就是心想事成的能力!如果我们觉得别人好,那是自己心的投影,自己的心好,所以投射出来就好。别人也会展示好的一面给我们。否则反之。

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有很多面,有温柔的一面,有小女人的一面,大男人的一面,有善良的一面,有魔鬼的一面。我们的心就好像是上帝,会投掷骰子。别人就好像是那个骰子。如果你的心没有投射,或者投射出来是好的一面,别人的那个骰子就会展现出好的一面给你。

如果我们投射出去的是给自己设限的,中年已经认命了,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那自己就是限制的。当然活出自己也像惠心所说的,财富自由,人身自由,关系自由,心灵自由等。我们值得过更好的生活,我们没有那种配得感。比如以前我在单位虽然是领导,可是在开会的时候,我就故意坐在边上,现在我可不,大大方方坐在该做的位置。实际上自己内心有了分别心才那样。

自己不能给自己设限,听了别人说四十以后身体会走下坡路大不如前,如果根植进去这个限制,那就麻烦了。我亲眼见到有个工厂工人,四十多岁,原来特别胖,后来坚持练习太极拳和拉筋,居然打那个太极拳太棒了,一字马随便可以下。我们还可以看到好些甚至七八十岁身体都特别好的人。关于健康,我们不能给自己定义和限制。如果给自己的投射是,如果怎么样,自己就会生大病的,大病就会降临。所以要时时刻刻觉知自己的状态。越怕发生的事情往往越发生。因为这是自己的心在投射,就会发生。

历史上这些故事就更多了,晋文公重耳在外流浪多年,在六十岁以后才登上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有些花五百年一开花,有些花三十年一开花。每个人如同花一样,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花期总会到来。当然了,这个绽放不一定要追求多大的功名利禄,而是活出自己。

(2)霍金的启示

《时间简史》中谈论了弱相互作用力:“它表明在低能量下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粒子,事实上只是同一类型粒子的不同状态。在高能量下所有这些粒子都有相似的行为。这个效应和轮赌盘上的轮赌球的行为相类似。在高能量下(当这轮子转得很快时),这球的行为基本上只有一个方式—即不断地滚动着;但是当轮子慢下来时,球的能量就减少了,最终球就陷到轮子上的37个槽中的一个里面去。换言之,在低能下球可以存在于37个不同的状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只能在低能下观察球,我们就会认为存在37种不同类型的球!”

上面霍金用赌球的例子。可以类比想象,假如一个粒子有37中状态,这37种状态,都是自己心的投射产生的。

人的心可以投射出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每个人都有温柔、刚强、女人一面,男人的一面。每个人都是阴阳具足的,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可以不外求的,可以自我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人是善变的,不可以被定义和限制的。37个面还不足以形容,你们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呢?

前面也讲过。比如夸克有六种类型,可能夸克的自在实体,本体层面只有一种。观察夸克的一瞬间,创造了夸克一物,这是现象实体。这六种类型就好像是六个面,对应于八卦里面的六爻。

夸克是上帝的一个骰子。观察的一瞬间,创造了夸克的一个面,一种状态。

电子有左旋和右旋两种状态。假如左旋为1,右旋为2,还有其它四种状态分别为3,4,5,6.对应于六个面。观察电子的一瞬间,创造了电子这个现象实体,对应于1,...,6。

请研究物理学的专家充分重视这一点!《物理学遇到意识》一书也专门讲到观察创造实在。佛经也讲,万法唯心造。佛经不会骗人的。在我的一篇微信文章中,专门用《华严经》中的觉林菩萨偈进行阐释物理学,请大家充分重视。心如同工画师一般。

(3)汤川秀树的启示

【原文】汤川秀树在物理学中,采取了用模型来进行思维的形式,他把物理学定律说成“看不见的模子”,他认为自然界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基本粒子构成的,但属于某以类型的任何一个粒子和同一类型

的其他粒子毫无区别。这是自然界流行法则在其根本形式下的一种表现。自然界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一种不可见的机构,能产生无数个相同的东西,而且我们最近比喻式地称为“看不见的模子”的正是这种机构。

【解释】所谓看不见的模子,处于浑沌孤寂状态。之所以处于浑沌,是由于没有观测它。假如观测它,心和看不见的模子的相互作用的一瞬间,创造出了同一类型的不同的状态。中微子也有对应的看不见的模子,观测中微子的模子的一瞬间,心和模子相互作用,创造了中微子的现象实体。看不见的模子可以说是中微子的实相,可以分化创造出很多种不同的状态,比如不同的震荡方式,现在已经发现中微子有三种震荡方式。不管震荡方式如何,属于中微子这个类型的粒子,都是毫无区别的。属于某以类型的任何一个粒子和同一类型的其他粒子毫无区别。

假如中微子震荡方式有六种,可以对应于骰子的六个面。正如著名数学家李达科老师曾经说过:六个面对应于卦里面的六爻。中微子可以说是上帝的骰子。但是上帝的骰子是看不见的模子。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会投掷骰子,这里上帝在投掷骰子了。上帝投掷骰子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去观测,就创造不了相应的中微子。人去观测的一瞬间,创造了中微子一种震荡方式。并不是每一个人去观测的时候,上帝都专门在那里等着跟你玩骰子,而是看不见的模子使然。

公孙龙子有个石头模子,有利于我们去理解这个问题。眼睛去看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白。手去摸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坚。假如人不去看石头的时候,石头类似于看不见的模子,处于孤寂状态,处于浑沌状态。人去看石头的时候,创造分化出白的状态。当然了,可以分化出黄、黑等状态。微观的粒子,我们也赋予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石头如此,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爱因斯坦的月亮是如此。一物必有一理,由此可以穷尽万物之理。

当然了,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投掷骰子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这个意思。爱因斯坦不相信测不准原理,他觉得微观世界是简单的,井井有条的,可以预测的。前面我们已经专门探讨过测不准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汤川秀树在这里讲,自然界在它的内部包含着一种不可见的机构,能产生无数个相同的东西,而且我们最近比喻式地称为“看不见的模子”的正是这种机构。对于互相纠缠的一对电子而言,有一对看不见的模子,对应于电子的实相,但并不是电子。这一对看不见的模子不能等同于任何一种基本粒子。人去观测这一对模子中的一个的时候,创造了左旋的电子,由于这两个模子有一定的纠缠关联性,所以就知晓另外一个电子是右旋的。这就是量子纠缠的本质所在。测量其中一个电子并不仅仅是知晓其状态,而是创造其状态。这和爱因斯坦关于一对手套的例子并不相同。

【原文】汤川秀树还说:“更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们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相应。它可能是有着分化为一切种类基本粒子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还未分化的某种东西。用所惯用的话来说,这种东西也许就是一种浑沌。正是当我按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我想起了庄子的寓言。”

【解释】《庄子》中,百足虫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并不是有心去控制万只脚行走的。你难道没见过吐唾沫的情景吗?唾沫喷出来的时候,大的如同水珠,小的如雾气,夹杂在其间的不可胜数,大大小小不可胜举。并不是刻意地区分唾沫大小,而是本然如此。现在我只是启动上天赋予的机能罢了,符合于天机而已,而全然不知怎么走的。”百足虫如同想先迈动哪只脚,就完全不会走路了。如同邯郸学步一样,刻意去控制就不知道如何走了。

假设有个神人在吐唾沫,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唾沫星子。假如这些唾沫星子刚好就对应于微观的量子。在神人还没有吐唾沫之前,唾沫还没有形成,也就是处于浑沌的状态。神人开始吐的时候,就分化出了不同大小的唾沫星子。神人吐唾沫,科学家们就开始忙活了,在那里测量唾沫星子的大小、速度和质量等,用定律和公式描述唾沫星子。科学家还会发明出不同的模型来描述,比如标准唾沫星子模型。科学家瞪大眼睛在那里测量,只是发现了上百种大小的唾沫星子。科学家就宣称,已经建立起了标准唾沫星子模型,只差最后一个最基本的上帝唾沫星子没有发现了。然而庄子在这里借白足虫之口讲清楚了,虽然目前发现的唾沫星子大小有限,然而夹杂在其间的不可胜数。同样的道理,标准粒子模型并不是终极的模型,夹杂在所谓的标准粒子中间的粒子还有很多,不可胜数。

神人吐唾沫形容得很形象了,也可以说是神人吹气。人有气流动,宇宙也有气流动。神人所吹的气对应于能量流。《庄子》中还有一个大风吹大树的公案。神人吹气对应于大风。大树有万种孔窍,大风吹大树的一瞬间,就创造出了万种声音。心观测万物实相的一瞬间,创造了万事万物。树欲静而风不止,只是由于妄心乱动罢了。

更可能的是万物中最基本的东西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观测创造电子、中微子等量子的现象实体,可以从能量流分化出各式各样的粒子。万物的实相并不能够对应于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因为意在于电子,电子即是一物,即是现象实体。意在于中微子,就创造了中微子一物,中微子也是现象实体。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中已经讲清楚质量和能量的转化了。能量流可以转化生成一切种类基本粒子。但是,假如没有测量的时候,就没有分化出具体的粒子。请注意,是在测量的一瞬间,分化出基本的粒子的。正如爱因斯坦的月亮公案那样,只有去看月亮的一瞬间,同时创造了月亮的影像。月亮的颜色、形状在人眼里才有意义。

汤川秀树把没有分化出的东西称为浑沌。比如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也可以谓之浑沌。正是汤川秀树按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时,想起了庄子的寓言,对量子理论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4)薛定谔的启示

心投射在哪里了呢?投射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物理量当中。投射在时间中,就有了时间,投射在空间,就有了空间。投射在质量,就有了质量,投射在速度就有了速度。投射在长度,就有了长度。

现象时空如同投影的屏幕,如同电脑的显示屏,如同哈哈镜。我们的心扭曲,被物欲所覆盖,所以显示的也是扭曲的。如果我们回归于心的孤寂状态。我们将有慧眼看清自在实体,看清自在空间。看清康德的物自体。古人讲:直心是道场,就是如此。直心,就是心直接如实投射,不会加一丝一毫的评判。

正如心经里面所讲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在显示器层面,在现象层面就有了许多的扭曲反应。比如钟慢效应,尺缩效应,空间弯曲等。大家不要被这些现象所迷惑。为什么爱因斯坦的理论又被实验所证实了呢!那是因为实验也是停留在现象时空,自己证明自己,用谎言验证谎言罢了。我们人类一直都是在现象时空里面打转,无法摆脱集体意识。

所有的物理学家,一个拉扯另外一个,不愿意越雷池半步。一个刚有点创新,可能就被那种权威和集体意识拉扯。哎呀,这个是唯心的,怎么可以呢!哎呀,西方爱因斯坦,波尔等那么多权威的物理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我还是省省了,乖乖地计算应用就好了,也不用问为什么。

然而,大家不知道是否有过很痛苦的研究经历。就是无法搞清楚一个问题,夜不能寐那种痛苦的体验。我在发布微信文章的时候,有个网友很兴奋地找到我。她说我能够帮她解决思想的危机。因为她一直在考虑这些物理学的问题,搞得很焦虑,无法搞明白。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些痛苦,就是不为啥,就是为了搞清楚真相。我也劝她说,把这些问题放一放,不必要钻牛角尖。搞不明白也没有关系,又死不了。

好了,我们看看薛定谔怎么说,他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问自我在哪?

【原文】为什么在我们描绘的科学世界的图画中任何部分都找不到感觉、知觉和思考的自我?原因可简单用一句话来表示:因为它就是那幅画面本身。它与整个画面相同,因此无法作为部分被包括进去。

【解释】对于绘画而言,在画作当中,已经包含了自我的信息了。里面蕴含着自我观测的角度等信息。画如其人,字如其人。对于绘画的人而言,有时边绘画,边让别人在旁边辅助观看。当旁边的人说好了,画家就可以停止绘画了。画作中只要有必要的信息就可以了,只要人去观测画作的时候,大脑能够弥补整个画面就好了。我们大脑有神奇的功能,虽然画面是残缺的,但是观测的同时,大脑会自动地补足。有些教绘画的人,会建议把画倒着来画,不会受大脑固有的思维的束缚,更容易画出逼真的画作。

世界是三维的,加上时间就是思维的。请注意,这些维度仅是数学描述的工具罢了。观测和绘画的同时,创造了被绘画对象的投影,将对象变成了二维的。如果要把画作恢复出来,就需要借助人的观察。然而再观察,也无法完全恢复了。电子运动的实相投影,产生了波动的影子。波动影子如同是二维的科学画作。借助薛定谔方程,将波动视图进行叠加,也无法完全恢复电子运动的本然。所以说电子云并不是电子运动的实相本身,其中包含了投影的信息,包含了观测者的信息。物理学仅仅是关于捕风捉影的学问,关于影子世界的学问罢了。

原因可简单用一句话来表示:因为它就是那幅画面本身。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所有的秘密都在其中。

自我已经包含在了那幅画里,自我和画是合一的,天人是合一的。对于科学画面而言,薛定谔方程已经包含观测信息在里面了,已经包含观测者在里面了。波动影子是电子椭圆运动的投影。本征态叠加形成了叠加态,薛定谔方程就是描述叠加态的。

古人有一合相的说法,就是多相和合而成这个客观世界。叠加态就是一合相,薛定谔方程本质上就是一合相,就是影子的叠加。把无数个波动的影子进行叠加,把无数个本征态进行叠加。而傅里叶变换时相反的过程,把一个任意的波形进行分解。

观测者观测原子系统,创造了坍缩,而坍缩仅仅只是权且起的名字罢了。观测创造了本征态,创造了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本身已经包含了主体的信息在里面了,如何排除主体信息呢?如果不排除主体信息,如何获得电子运动的实相呢?如果没有大就没有小,没有动就没有静,没有主体信息就没有客体信息。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的。电子云已经包含主体信息了,已经包含观测者的信息了。然而排除掉主体信息,还是电子云的模样吗?正如排除了手指,琴声能在琴上自己出来吗?排除了琴,琴声能在手指上听吗?

我们来看看科学画面当中是否真的含有主体信息。

时间:这个科学画面是最基本的。时间当中含有主体信息吗?时间是由于心去观测外在事物的产物,是人认知的一种错觉罢了。日月轮回,让人有时间的错觉。时间也是离不开观测的,离不开主体信息的。狭义相对论中,接近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时钟会变慢,这也是离不开观测的。古人讲: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样讲也是有道理的。

空间:空间也含有主体信息。空间也是主体认识客体实相的产物。相对论中,空间弯曲也是由于观测的结果。黎曼几何也含有主体信息。

长度:长度也含有主体信息。相对论中,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长度会变短。

速度:速度等于长度除于时间。长度、时间都含有主体信息,速度自然也是如此,光速也是如此。光速含有主体信息,离不开观测者。光速不变,是在观测者眼里不变。不仅仅是速度,动还是静,都离不开观测者。前面我们探讨过风动幡动的公案、芝诺悖论、惠施飞鸟之影公案等。我们已经知晓离开主体,没有动,也没有静。

质量:相对论中,物体运动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接近于光速,质量变得无穷大。由此可见,质量和速度有关,而速度和主体信息有关,所以质量也和主体信息有关,也就是说质量和观测有关,质量和心有关。

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用空间信息、时间、质量来进行描述,这些科学基本画面单元都是含有主体信息的,薛定谔方程当中也必定含有主体信息。然而主体信息如何排除呢?心物为一元的,答案是无法排除。按照康德的说法,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物自体。科学家所描述的五花八门的电子云,虽然复杂而美妙,然而里面却含有主体信息。如果去掉主体信息,电子云还能称之为电子云吗?

大家看看在蒙娜丽莎那里能否找到达芬奇的影子,找到达芬奇的心呢!!!达芬奇的心投射在上面了。

(5)心如何投射

我们已经知晓,心是你的上帝,心是工画师,心是道。古希腊的神庙上有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实际上是认识我们的自性本心。

我们认识到心的投射,投射骰子的机制,不仅仅是应用在物理学上面,弄清楚粒子的工作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启发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对别人对自己不要轻易的评判,特别是下一些不好的定义。

比如这个人就是比较扣门的,不友好的,有什么性格缺陷。对别人定义了,限制了,实际上也限制了自己。对方必定会投射过来不好的一面。面对你。

《道德经》中讲,老子三宝,第一是慈,第二是俭,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如果我们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那种心,投射出去,所有的骰子面对自己都是好的一面。

想象当年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那时候傻乎乎的特别的快乐。看到哪一个人都说别人好,根本不会想到别人的不好的地方,特别阳光。

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湛若水,有心性图说。湛若水和王阳明先生齐名,我有解析过他的心性图说。也正式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传习录素解》。近期和一个好友聊到心性的东西。聊到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诚。有些人心里面怎么想就怎么投射。比如看到那个人胖,那就直接说你好胖啊,别人肯定不开心。有些人自诩真实,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投射。口无遮拦,并不是口吐莲花。嘴巴像机关枪一样。说出来极其难听的话。其实说难听的话那个人后来也说,其实说完是为了发泄,说完自己也不舒服。如果瞎投射,虽然看似真实了,是被小我,被假我所控制,并不是带着觉知的高我去投射的。已经是扭曲了。

而真诚就不一样了。真诚就像儒家所说的正心,诚意那样。会说,你怎么长得向杨贵妃啊,你发福啦等。朋友给我很大的启发。

什么是心呢?商纣王为了看比干的玲珑心,居然残忍地挖出来了。

佛陀在《楞严经》中有七处征心的记载。《楞严经》是最后一部传入东土的大经。房玄龄的后人组织翻译的。据说,在地球上如果还有一个人能够看懂这一部经,宣说这一部经,人类就不会灭亡,就会有希望。佛陀巧妙地七处征心。心不在外,心不在内,心不在中间。心是投射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意在于电子,电子就是一物。意在于中微子,中微子就是一物。心投射,以波的方式去观测光,就得到光的波动性。心投射,以粒子的方式去观测光,就得到光的粒子性。光的实相是非波动,非粒子的。正如我们的心是非善非恶的。

《金刚经》中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年六祖大师去黄梅求法的时候。五祖传法给六祖,当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大悟,已经得到了禅宗的真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是把这个自性本心给指出来,让人看到归处。心如行云流水,不会停滞在一物。因为心是可以灵动投影的投射的。

民国的中医大师张锡纯,融通了中西医,为得道的高人。他论说心极其精妙。脑并不是心,我们说进入走心时代,并不是走脑。中医讲,肝肺藏魂魄。可以说五脏六腑加脑和合而生心。人的五脏六腑加脑,这是心的硬件基础,物质基础,而生出妙明的真心。

我们知道上帝如何投掷骰子了,我们如何控制投掷生命的骰子,让我们是生活的赢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