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盒饭中,吃出一块异物,疑似老鼠头,瞬间引起了网上的热议。
巧合的是,这位网友点的是一份芋头烧鸭,结果在菜品中发现了一个疑似老鼠头样的异物。在女子爆料后,医院称事情正在调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和公安机关对接调查此事,有调查结果后会公布。
因为江西工职院的鼠头鸭脖事件,现在貌似鼠头的异物自然引起不小的社会轰动,尤其是菜品本来就是烧鸭,有不少网友调侃这次不会又是“指鼠为鸭”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网友曝光的视频来看,这个异物确实和之间江西爆料的鸭脖外观上有几分相似,但并不像江西鼠头鸭脖事件中的特征那么明显。到底是不是鼠头,这次真不好下结论。
单位食堂菜品出现异物,尤其是鼠头这样让人恶心的东西,不免让人如鲠在喉。显然这次重庆当地的市监局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压力,也汲取了江西的教训,第一时间就联合警方同时介入调查,明显有防止被舆论误伤的谨慎和担忧。
应该说菜品出现异物,无论是鼠头也好,其他异物也罢,都是食品卫生问题,有关部门照章办事,按程序检验调查,事实清楚后该处罚处罚,该澄清澄清,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江西鼠头鸭脖事件发生之后,市监局在大众的舆论中,已经失去了公信力,所以被迫联合其他部门来支撑其公信力。公信力的崩塌后果已经呈现,尽管重庆当地是市监局和江西之间并无牵连。
这种公信力的崩塌带来的后果,无疑增加了执法成本,浪费了社会资源,即便最终确定异物不是鼠头,估计还是会有不少网友和群众质疑。从网友的留言不难看出,在网友发出视频的第一时间,大家已经认定就是鼠头了。
建立公信力需要很长的事件,而毁掉它却只需要一个鼠头就够了。然而即便是江西省级联合调查组介入调查才还原了事情真相,直到现在,除了对涉事商家做了顶格处罚外,学校和市监局在事件中负有责任的相关负责人,直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重建市监局的公信力,首先就应该对破坏公信力的负责人进行重罚,让指鼠为鸭者付出代价,才能让社会公众看到有关部门“刮骨疗伤”的决心。
可以看出,在舆论的压力下,秀山县中医院已经明白了事件的严重性。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医院的工作人员称:事件正在调查,食堂是通过正常流程招标的,不是我们医院的部门,是鼠是鸭暂时还不能下结论,因为还在调查。
医院急着撇清责任,并把涉事企业推到了前头,刻意回应医院招标流程正常,也是被江西的事件所害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但至少没有像学校一样,威胁曝光者改口,而是把调查结论推给了市监局,也算是一种进步。
学校医院供餐企业屡屡发生的食品卫生事件,也同样应该引起警惕。这种封闭垄断式的经营方式,如果存在利益输送,业主单位缺乏过程的监督监管,发生问题是迟早的事。一旦发生问题拿企业做挡箭牌,显然是不够的。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一样要严肃处理,才能建立相当安全的食品卫生体系。
当有关单位可以不顾事实“指鼠为鸭”,自然就会有群众“指鸭为鼠”。当真相已经不被人相信,鼠既是鸭,鸭既是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