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的第十个年头,菜鸟终于亲自下场:在今天举行的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官宣推出自营快递业务“菜鸟速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鸟速递由过去服务天猫超市的配送业务,升级为全国快递网络,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服务。同时,它在全国近300城提供晚到、破损必赔,不上门必赔,在途拦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个100%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菜鸟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在线亮相,进行了回归后的首次公开发言。他表示,经过菜鸟十年的发展,智慧物流已经成为每个订单包裹背后的支撑力量。面向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始终支持菜鸟智慧物流发展,持续投入建设物流能力。

“如果把物流和电子商务看做是一支球队的最强双人组,那么它们在过去20年里,联手呈现了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的精彩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菜鸟以开放性物流聚合平台的身份出现,整合通达系快递公司,用技术手段提升运力。多年前马云也曾说过:“阿里不做快递,不会抢快递公司的饭碗。”那么这一次,菜鸟为何要做出这个决定?

事实上,这一切皆有迹可循。早在6年前,为支撑天猫超市等阿里内部自营业务的发展,菜鸟开始着手搭建落地配网络,当时这一网络的品牌名叫“丹鸟”。

而在2021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集团首席执行官万霖也有过这样的表述:该平台化的就平台化,能自营的坚决自营。“坚决”一词,果断而有力。

眼下,经过多年发展,菜鸟的网络架构已趋成熟,全国性的干线运输、转运网络落地。近两年,它除了物流终端服务网点“广撒网”的布局,还卖力地“卷”起了服务:力推多种方式送货上门,比拼顺丰和京东。在半日达的战场上,又是菜鸟打响了提速第一枪:3月31日,天猫超市在杭州启动半日达。

在菜鸟今日的表述里,菜鸟速递是适应市场上对高质量快递需要而生;而在快递专家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的眼中,菜鸟速递并不会与通达系等经济型快递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对快递市场来说是一种有益补充。

就消费者而言,快递时效上的快慢直接与购物体验挂钩;对电商平台来说,高时效则是揽客、留客的“杀手锏”。自建物流,还有利于接到更多淘系平台外的订单。显然,这是一件多方获益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节点上,自营快递的推出,也意味着菜鸟在IPO前向市场开讲一个新故事。

3月底,阿里启动新一轮组织变革,形成“1+6+N”的组织架构,菜鸟是六大业务集团之一。5月18日,菜鸟公开上市的时间计划,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完成。

根据阿里最新财报显示,在几大业务板块中,菜鸟已是当下营收增长最快的子集团,其中过半营收依靠跨境业务。而未来上市后,独立面对快递业的风云诡谲,能否沉淀出持续性增长的能力,业务结构模式是否有更大想象空间,是它在资本市场上需要解决的课题。

当然,众所周知,企业的资产越重,经营风险也就越高,对运营、人力、现金流等都是考验。从这个角度讲,“菜鸟速递”四个字,也是一种胆量和魄力的体现。

此外,菜鸟正在进一步整合“通达系”资源:6月6日,斥资39亿元拿下申通25%股份;此前,菜鸟供应链已与其一致行动人阿里网络、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股圆通速递20.65%。

人事方面,现为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文彬,之前是菜鸟的CTO;而现任圆通速递总裁的潘水苗,曾是云锋基金的执行董事,2019年被马云派到圆通。

“四通一达”里的“两通”和菜鸟有深度联系,阿里持有中通、韵达的股份也极有可能转给菜鸟,进一步提升后者估值。

一切都是在为加速上市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十年前的5月,在阿里联合“三通一达”等企业组建“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启动仪式上,马云解释了取名为“菜鸟网络”的原因:笨鸟先飞,飞了半天还是笨鸟,而菜鸟还有机会变成好鸟。”

万霖则在今天的峰会上透露,在国内组建自营快递业务外,菜鸟还会加快国际快递和海外本地快递的建设。“未来十年智慧物流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菜鸟计划建设一张智慧物流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期待,下一个十年,“单飞”后的菜鸟,终于完成了心中目标——建成全球领先智慧物流网络,完美蜕变为“好鸟”?

文 | 童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