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都在接受心理咨询,那么什么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

在6月15日的直播中,我们特别邀请到许子为老师围绕大家关注度较高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一解答,本文基于当天直播内容整理。

讲师介绍

许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用精神分析解构压力

NOTICE

精彩预告

7月3日18:00许子为老师直播间

一起聊聊“双标”那些事

↓↓↓ 立刻一键预约↓↓↓

Q1:取向是个啥?

意思是,我们主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路上有条河,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到对岸? 最直接的可以是跳水里游过去;或者也可以等,等攒了一拨人,大家一起凑钱买票坐船过去;也可以打听一下哪里有桥,从桥上过去;或者打听到下游5公里有座桥,那就多走5公里从桥上绕过去。取向就是假设,是对意识或者简单点说是对“情绪是怎么出现的”这个问题不同方向的假设。

Q2:心理咨询都有哪些取向呢?

主流的心理咨询有三大取向,也叫三大流派。但它们之间没有谁的方法更对,是不是有效果以及起多大的效果,取决于每个人当时的资源情况。顺便说一下,一个人的外部现实和内部现实都是资源。

第一个是精神分析取向。它有3个小的分支,一个是古典精神分析,通常是来访躺在躺椅上,咨询师在来访头部的斜前方落座。所以也被叫做躺椅式的咨询。然后是当代的精神分析。这种通常是2个人90°或者180°坐在沙发上进行的。从咨询频率上来说这两种都是高频的,比如一周5次或者更多,一般是一周3次以上的频率。而最后一种是动力学取向的精神分析,它是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出现的,通常频率更低,一周1到2次。共同点是,它们都会使用自由联想这类技术,精神分析认为自由联想能把无意识的一些东西呈现出来。比如,做躺椅咨询的时候,有的人会觉得看不到咨询师但能听到声音挺好的,最低限度的减少了对自己思考的干扰。也有的人会觉得不行,我得坐起来,我得看得见和我对话的人才会安心一些,不然总觉得怪怪的。这些不同的感觉就说明自由联想已经在发挥作用了。

第二个是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这个流派的基本假设是,认为意识基本是由行为或者刺激引发的。因此改变行为可以为情绪带来改变。

第三个取向是人本存在主义取向。这个流派主张整体论,而不是还原论。

先简要的说一下3种取向的不同,如果大家感兴趣后面再展开谈谈。在整体论的这个部分,人本存在主义和当代精神分析是类似的。它们都主张当只有分析的时候,意味着只看到了部分的人,而不是整体的人。而当代的精神分析更注重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当代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整体的人是存在于关系里的。

概括性地聊,大家可能不理解流派之间的区别,我再展开说说它们具体的区别。古典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情绪是由驱力和防御的相互作用导致的。

先说驱力孔子说“食色性也”吃饱肚子和性的满足是天性使然。这个天性可以理解为驱力,一股天生的内在的力量推动我们做什么事情。

再说防御。防御是为了让天性适应社会规则产生的。比如人有大小便的动机,但现在是在城里人来人往的,那我们会自我约束,找个厕所去解决这个“自然的呼唤”。这个防御叫“讲文明”。但如果是在野外,茫茫戈壁或者深山老林,我想要满足需求,可能也是可以变通一下的。这就是另一种防御,叫“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如果在驱力和防御的灵活性上有些阻碍,就出现了我们说的冲突。古典精神分析认为解决冲突的核心在于帮助发现和表达潜意识里没被关注到的情绪。潜意识找到了直接的出口,就不用拐弯抹角地用症状表达了。有点经济学上成本最优的意思。

再说说当代精神分析。它更注重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整体的人是存在于关系里的。当代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母婴关系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而更前沿一些的观点认为,这个关系是从怀胎的时候就开始了。

有些研究发现,孩子的一些天性的形成和妈妈怀胎时候的节律是有关的。比如一个妈妈怀孕期间,早上会早起,然后做点早餐,喝杯咖啡,出门赶车上班,也许路上还会跑几步,这些行动都会刺激妈妈的身体产生对应的一些神经递质。这些物质通过血管输送到妈妈全身,当然也会通过脐带让宝宝也感觉到对应的反应。这些神经递质有的管兴奋,有的管平复。妈妈工作日每天都这样,慢慢的孩子会形成对应的天性,比如到了早上差不多妈妈要起床的时候它也会开始兴奋,有时候比闹钟还准,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最早的母婴关系的基础。

然后到孩子出生的以后,孩子开始和主要照顾者建立关系。这些关系一开始都是二元的。然后孩子长大一些了,行动能力增加了,能翻身了,会爬会走了,TA开始发现了另外一个人的存在。于是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进入三元关系,比如发现了妈妈后面还有个爸爸,这时候就初步建立了一个人的所有关系的原型。

我们用拆分的视角看,不管多大或者多小的圈子,所有关系都可以拆成二元或者三元关系。比如在咨询室里,哪怕只有2个人,其实也是有三元关系的。因为谈论的内容通常都不会单纯只有自己,往往都会涉及至少是自己和另一个人的事情。这时候就有3个人:来访者,故事里的人和故事外的咨询师。

接下来我们看看认知行为流派。前面提到这个取向的基本假设是,意识基本是由行为或者刺激引发的,改变行为可以改变情绪。这一流派的著名人物贝克认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这个取向认为,情感、信念、反应的循环影响了人的情绪。核心假设是,人的反应是基于认知的,认知改变则行为改变。

最后说说人本存在主义。它主张整体论,而不是还原论。不像古典精神分析那样,认为完全只有防御和驱力构成了生活的全部,它认为人在全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也不会感觉幸福。比如排便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以后,人可能会觉得很舒适,但不一定觉得自己幸福。这个取向认为,幸福在积极的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里产生。所以存在主义心理咨询的焦点是关注存在的焦虑,解决个人因为生活没有意义而产生的惊慌、恐惧感。

Q3:那么,不同的流派大概会怎么思考问题呢?

可以举个例子,让大家比较直观的体验一下,不同取向的思维方向都大概啥感觉。比如一个人说“我刚跟人吵了一架,很生气!”

不同的流派大概会这么问。

经典精分:之前也有谁也这么对你么?

当代精分:听声音和原来差好多的,很少看你这么生气,发生了什么吗?

认知行为:你在生气的时候,脑子里冒出的想法是什么?比如谁对谁错?或者有人故意和你发脾气?

人本存在:为啥是现在生气?生气的时候你是觉得自己更重要了还是更不重要了?

先说明一下,这个例子只是个极简的版本,用来体会一下不同取向的风格,不一定是它们工作感觉的全貌。

刚才的例子里,经典精神分析的取向把注意力放在情绪的来源上了。它的假设是现在的情绪可能是叠加形成的,所以开启了联想模式,看看有没有过去的人或者事影响到了现在的情绪。

当代精神分析取向的注意力在共情上,这个人一直是很少这样生气的,那她和让她生气的人或者事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所以这里的问题指向了关系。

认知行为取向的注意力在认知上,所以它的提问是顺着情绪对应的认知是什么展开的。

最后人本存在首先关注的是此时此地的反应。它思考的方向是,为什么刚刚发生的事情现在还在生气呢?是什么让这样的情绪延续到了现在呢?

Q4:哪些人不适合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

可以参考3个原则。

①现实问题比较急迫的,优先解决现实问题;

②当希望理解自己的时候,精神分析比较合适;

③相信自己的直觉。听了刚才几大流派的思考方式,哪个你觉得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从优先级上说,精神分析首先关注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如果我不想知道为什么,就想给找个人给我出几招,告诉我可以怎么办的话,可以考虑认知行为的取向。

处理现实问题就相对单纯,什么类型的问题找什么样的专业分支,比如矛盾涉及抚养权归属,财产分配,可能找律师更有效。还有身体症状能找到生理变化对应的,找医生比较快。比如同样是疼痛,有的可能是皮外伤,骨折,或者内出血,这种找医生。如果检查发现身体没任何异常,但就是痛可能考虑心因性的因素。比如手套样麻痹这种症状,就是典型的癔症压抑问题导致的。

Q5: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特质和能力?

可以从输入和输出两个角度谈谈。

输入是说的感受性或者叫敏感度,也就是感受情绪的能力。

输出是对感受性的描述。也就是把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也叫命名。通俗来说输出和词汇量还有理论的学习有关。

先说说输入。它反应在一个人是不是能体会到细微的感觉。比如一个人说“我很好”,但一脸苦相。或者一个人说自己经历了一段非常难受的时光,但却是带着微笑在讲的。或者听起来好像是在讲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经历。这都意味着不同的意义。这些东西是不是能被咨询师识别出来。或者更直观一点的,作为听的人,你会不会觉得哪里怪怪的。如果有,说明在直觉上已经具有优势了。

再说输出,以命名这个概念来举例子。比如我心跳很快,脸很红,感觉上气不接下气。结合不同的场景我们可以得出非常不一样的命名。

①我刚跑完步,这个叫身体应激,正常反应。

②我刚跑10步就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而且我昨天晚上没吃饭,这个叫低血糖反应。

③我刚偷了别人的电瓶车,后面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追上来。这个叫恐惧

④我刚开完会,在会上被人当众羞辱了,这个叫愤怒

⑤我刚和日思夜想的女神表白成功,这个叫兴奋或者幸福

一个咨询师在工作里也是这样,一点一点找寻情绪的蛛丝马迹来了解和靠近另一个人。所以在感受上的敏感,在表达上能细致和精准对应到理论或者概念体系,是一个咨询师比较核心的工作能力。

Q6:是不是只有某些性格和经历的人才能做咨询师?

关于性格或者经历对咨询的影响是个很宏大的主题。可以先说结论,我认为不存在对咨询有阻碍的性格特点或者经历,因为人足够复杂,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特征。说2个人来印证一下。

科胡特是自体心理学的先驱人物,他对自恋的研究非常深刻。但他同时也有非常自恋的特点。他干过一件非常有争议的事,别人写论文说明自己的理论或者临床技术是有效的,都用的是自己和患者工作的脱敏案例信息来佐证效果。他是在去世以后被发现有些案例用的是自己的经历。单就写论文引用自己的例子这件事来说,可以看出来他的自恋是起了相当作用的。有点王婆卖瓜的意思,对吧?但这不代表他的技术无效,后来也在其他人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验证了他的技术是有效的。

另外他的文章是出了名的难啃。比如《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这本书,一共270多页,前100多页他都在各种解释和回应对他的批评和质疑,但基本看不到多少他的立论和观点。就在我以为他这本书就不是主要谈观点的时候,他又冒出几句总结性的观点。整体读起来前半本书就好像是在大量水文小说里掺了一点观点似的。

但他同时又是个非常细腻和严谨的人,不然谁会写半本书来回应对自己理论和技术的质疑,对吧?我手边正好有一些材料,读一小段大家体会一下科胡特的细腻。

“我们从许多严重的自恋人格障碍的分析中也可以观察到,人类的一些最为痛苦的感觉,都与失去人性的存在感有关。我认为,之所以人格中有如此扭曲的意识,是由于在年幼的孩子所处的环境中,缺乏有人性的人类存在。这些有人性的人仅仅是出现在孩子周围都会给他带来安全感,带来一种归属感和参与感。比如,这些人的嗓音,气味,他们所表达的情绪,他们烹饪食物的那种特殊气味,他们进行人类活动时发出的声音。所以当一个人从国外旅行回来,母语便有一种神奇的安抚作用……只要我们可以获得,我们就不知道自己对它们有所需求。”

这里的嗓音,气味,情绪,烹饪的细节,都透露出科胡特是有大量生活细节观察的,同时他也非常有洞察力,一般我们说“生在福中不知福”。但这话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他的说法更有人文关怀,有点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完不会觉得受到了冒犯。

第二个人,我想到了安娜弗洛伊德。1938的时候二战还没结束,她是犹太人血统,当时在维也纳她受到关押,好在一天以后放了出来。然后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她和她爹,弗洛伊德一起从维也纳逃到了伦敦。但是战争的阴云还是如影随形。1941年伦敦遭到轰炸,英国政府强制要求疏散孩子到郊区,但因为战争动员的考虑,孩子的父母没有在疏散的考虑之内。当时没人关心孩子们面对这样的分离会导致什么后果。安娜当时算是刚刚在伦敦站稳脚跟,也没什么钱。但她拿出几千英镑租了一套房子来做婴幼儿避难所。这是件非常冒风险的事,因为房子资产目标太大,一旦被炸就啥都不剩了。但她还是决定做这样的事。

5年时间里她接收和安置了190多个孩子,最小的刚出生几周,大一点的10岁,大部分是1-5岁的孩子。这期间条件很艰苦,政府的保障物资也不太够,人手也不足。但她还是招募到了同事(基本没工资的),并且坚持做研究和观察。她号召所有岗位的同事都来做儿童观察和记录,把观察所得按孩子归类汇总,最后形成了一整套新的理论,创立了自我心理学这个分支。而且她持续发声,也去联合国做演讲,说明这种疏散儿童的做法对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她的观察结论是3个:

①儿童对战争的破坏新和攻击性的反应和成人不同;

②儿童常常对战争的破坏感到兴奋而不是害怕。比如能一个哑弹落在了育儿所的院子里,孩子们都觉得很稀奇,想围上去看。相反只有育儿所的工作人员吓得不轻,赶紧叫回孩子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③破碎的依恋给孩子的压力远远超过战争的破坏性带来的混乱。最后英国政府取消了疏散儿童的政策。

在这个过程里她还发展出了另一套不同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直接观察法。经典的精神分析是倒推的,从成人的症状去反推和联系童年经历。而从安娜开始,有机会直接观察儿童期的经历,并看到分离带来直接的影响。

后来沿着这个方法,约翰鲍尔比,丹尼尔斯特恩,安斯沃思发展出了依恋理论这个分支。

回到开始的问题,安娜可能正是因为自己的和故土分离的经历,才会在战时做出这么担风险又责任重大的事情。冒着被轰炸的风险,去自费租房子,创办战时育儿所。同时期也有很多其他的育儿所接受转移的孩子,当时职员的待遇都差不多基本就是管饭而已,没多少钱。因为工作量大,又里里外外都是孩子,很耗精力,所以职员的离职率很高。干着干着人就不来了。但安娜的育儿所是同时期离职率最低的,其实她这里的工作量还更大一些,至少人家其他的地方不用写观察笔记。但大家是排着队来这里上班的,因为觉得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想借由这两个人的例子说明的是,性格和经历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咨询师,有时候找对了适用的方向,还能成就咨询师的能力。

编辑 | Nemo、大白

NOTICE

精彩预告

7月3日18:00许子为老师直播间

一起聊聊“双标”那些事

↓↓↓ 立刻一键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