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从中央气象台的降水监测数据上看,目前我国的两大降雨活跃区已经初现端倪:一部分是长江以北的雨带,从四川盆地延伸到淮河流域,在这条雨带上,昨天到今天重庆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已经暴雨倾盆。另一部分则是东北地区,也出现了点状或是块状的暴雨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广东福建下局部暴雨

对于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暴雨带来说,这里的暴雨是由于西南季风在副热带高压北侧集结所致,是典型的季风主雨带影响。而在东北,这里的暴雨相对零散,其实是冷涡激发出的激烈雷雨。在降雨监测图上也可以注意到,广东福建台湾三省也出现相对零散的大到暴雨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较东北或是长江流域的暴雨,广东福建等地的暴雨就相当“局部”了,暴雨出现的范围非常小,仅仅局限在广东汕头和福建漳州的一小部分区域内。像是福建,漳州市的漳浦和云霄两县,暴雨也仅仅下在相当小的范围内,两县的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都仅仅纪录到大雨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广东汕头,国家级气象站中汕头南澳纪录到了比较显著的降雨,从凌晨起出现降雨,11时出现了1小时20毫米左右的降雨,24小时总雨量接近50毫米的暴雨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散装台风胚胎靠近

虽然说暴雨相对局部,但突如其来的降雨依然给部分地区的交通和生活带来了一定不便。这些降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据气象数据分析,这是由于一股散装台风胚胎的影响。什么是散装台风胚胎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没有完全形成台风的热带扰动系统。6月29日下午,从卫星云图上可见,在我国南海上有一簇云团涌现,这正是台风胚胎93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胚胎93W在我国南海上活动,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注意到,台风胚胎93W结构零散,没有明显的风眼和台风级别的风力,甚至看不出旋转的迹象,表明它本体非常孱弱。即便如此,台风胚胎的外围云系和其拉扯起来的水汽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等地,导致了局部暴雨的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未来或有新台风生成

根据超级计算机的预报,南海上的散装台风胚胎将在南海上缓慢移动,在未来几天发展成为新台风的可能性低,但因为它的存在,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也不排除还可能有相对局部的大到暴雨突袭。我国华南沿海的香港天文台在6月29日下午发布特別天气提示指出,南海东北部的热带扰动仍然相当松散,预计该系统会移向广东东部沿岸,并逐渐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中央气象台在中期天气预报中提醒,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面和南海海域可能有1个台风生成。这意味着,进入7月,台风活动可能有进一步活跃的迹象。至于它会不会对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造成更大的威胁,还请大家关注最新的气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