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sir新媒体,匡sir随笔,匡赶林,专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以及个人品牌IP打造、情感、婚恋、历史、美文创作与分享,知识进阶,各类学习课程应有尽有!

1982年,阿根廷空军用20万美元一枚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一艘价值2亿美元的驱逐舰和一艘准航母,眼看战争形势就要逆转,阿根廷竟然发现,买不来导弹了……

在19世纪时期,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了马岛之战,这样战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深度关注,在这场战役里,不仅伤亡惨重,还摧毁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马岛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它是正处于大西洋的群岛,马岛的全名叫马尔维纳斯群岛,由于地广人稀,所以世界各地有很多人定居在这里。

阿根廷在1811年宣布正式独立,根据过去的资料显示,马尔维纳斯群岛是属于阿根廷的管辖地区。在阿根廷独立后,对于马岛的主权有了明确的定位,由于这里有各个国家的人在这里生活过,所以这个岛屿的主权最终属于谁,谁也不清楚。

一直以来,英国对马岛都是虎视眈眈,终于在1833年,英国按耐不住了,由于多个大国在那时发展起来了,加上英国的实力有了大大的提高,就想利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强行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

说干就干,英国政府很快组织了一支军队前往马岛,在与阿根廷和谈的过程中,阿根廷拒绝把主权让给英国。

然后英国采取了强制措施,把岛上的阿根廷人全部驱逐出去了,阿根廷打不过,只好暂时作出了让步。但这并不代表阿根廷就放弃了马岛,他们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把他抢回来。

终于,阿根廷有了机会。英国在二战中受到了重创,兵力大减,阿根廷便趁着这次机会向英国提出了马岛主权的问题,但是英国并不想将马岛让给阿根廷,便直接拒绝了。

他们为此还争论了很多次,由于有联合国在他们之间周旋,英国和阿根廷之间还算和气,没有发生大冲突。在之后很长的的一段时间里,两国很默契的没有提起主权归属的问题。

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往往存在很多契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根廷的经济严重下滑,民众之间的冲突基本上没有断过,所以,有很多人对阿根廷政府提出了抗议,他们经常在街上游行,对此,阿根廷政府感到压力山大。

为了让人们的目光不再放在政府上,阿根廷总统便提出:趁着英国的军事力量变弱了,一定要将马尔维纳斯群岛夺回来,至于恢复经济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于是,阿根廷便派出谈判大使去和英国谈判,但英国的态度非常强硬,直接拒绝了和谈。由于英国被其他事情绊住了脚,便撤回了驻扎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兵力,英国的这一行为无疑是给阿根廷有了可乘之机。

很快,阿根廷的部队开始动了,英国发现阿根廷的动向后,英国政府十分愤怒,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阿根廷居然有了强占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心思。

随后,英国政府立马采取了对应措施,将谢菲尔德航母派去了马岛,自此,马岛战争爆发了。

英国和阿根廷交战了很多次,由于阿根廷的武器没有英国的先进,于是英国很轻松的打败了阿根廷,没办法,阿根廷为了夺回主权,只好向其他国家求助。

1982年,阿根廷花了20万美元买来一枚飞鱼导弹,以此威胁英国撤兵,但英国根本不惧阿根廷,认定阿根廷只是唬唬人而已。

狗急了也会跳墙,看到英国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强硬,阿根廷被逼的没办法,心一横,毅然下令攻打谢菲尔德航母,这一下,英国的一艘价值两亿美元的驱逐舰和一艘航母被阿根廷的飞鱼导弹击中了,最后沉没于大海。

虽然英国最终赢了,但并不高兴,因为他们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海上力量,为此损失惨重。

英国的这艘驱逐舰是一型防空驱逐舰,本是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武器,现如今毁于一旦。

阿根廷彻底的惹怒了英国,派出了大量的援军前往马尔维纳斯群岛,当西方的其他国家看到这个状况后,都避之不及,拒绝继续售卖飞鱼导弹给阿根廷,没了导弹的加持,以目前的军事力量,阿根廷根本打不过英国,最终,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马岛争夺战以英国的胜利结束。

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作是新时代的潮流,从这里可以看出战斗机和核潜艇在战争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根廷不该在英国腾不开手时偷袭英国。

虽然最后是英国惨胜,但是对于阿根廷来说,这场战争既是失败也是胜利,至少他们重创了英国,把英国引以为傲的驱逐舰炸毁了。由此可见,海军战舰和导弹能在战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马岛战争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