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夔在行刑之前大喊:嵩贼误我。的确,他是被严嵩坑了。俺答顺利地来到了京城,可京城守军只有四五万人,与名册上的数目相差甚远,而且这四五万人里,老弱就占了一半,还有一半在大臣家里当差役。好在各路勤王兵马纷纷赶来,但是他们来得也着急,干粮也没带多少,朝廷也发不出来足够的粮食,战斗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嘉靖催促诸将出战,他以为援军来了,还是可以一战的。要是不打,百姓必然遭殃。丁汝夔也不知道该不该打,于是去询问严嵩的意见。严嵩说:若是在边境上战败了,或许可以掩盖,但是现在是在京城,天子脚下,若是战败了,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到那时,谁来承担这个罪责?鞑靼抢夺之后自会离去。
那要是皇帝怪罪不出兵怎么办?严嵩答应他,一定会救他,这事放心。于是丁汝夔就真的冒着违抗皇命的风险,就是不出战。鞑靼在京城周边抢掠八日,然后离去。百姓都怪罪丁汝夔,嘉靖也非常生气,给丁汝夔定罪,这个时候严嵩不吱声了,说好的没事的呢?说好的救我呢?丁汝夔被判斩首示众,妻子流放,儿子被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汝夔在被审讯的时候,幡然醒悟,自己揽下罪责,为职方郎王尚学求情,不想无辜之人受到牵连。因为按照律法,打了败仗,谋划失误,职方郎是要连坐的,总之就是跑不掉。而王尚学劝丁汝夔出战,是丁汝夔不听,所以临死前一定要替王尚学求情。王尚学被贬,得以免死。
临死前,丁汝夔大喊:嵩贼误我。可惜已经晚了。隆庆即位后,丁汝夔得以昭雪,追复原官。其实嘉靖和严嵩都想找个替罪羊,说实话,就以明军的战斗力,打也多半会战败。不管怎样,嘉靖脸上都挂不住。总要有人承担这件事。在俺答退兵的时候,仇鸾想捡漏,袭击一下,结果俺答中途折返,明军不战而溃。就这战斗力,真是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不是不打的理由,因为不打,百姓就要遭殃。总之,丁汝夔注定了要当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