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睢县位于豫东商丘市,其城南15公里有个乡叫河堤乡,河堤乡有一条自东向西连接马庄、王庄、姜庄、闫老家、张小庄、汤集等多个村庄的村村通公路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给附近的村民,尤其是“一老一小”出行造成严重影响,被当地村民戏称为小康路上的“伤心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后水坑频现、多年失修的“村村通公路

2023年6月29日起,恰逢雨后,我们驱车慢速通过这条不足两公里长的乡村路,体验百姓出行不易。姜庄学校以东部分以直径60公分的中小坑为主,深度15公分左右,细数一下,达89个之多;而姜庄以西,以直径1米左右的大坑为主,最大的大过2米,深度超过30公分,数量不多,30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心水坑路近景,拍摄日期2023.6.29)

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坑遍布这条百姓出行路,它带给村民的绝不会只有“伤心”,多名老人在此路上摔伤,民意沸腾。

86岁高龄的郇金金,姜庄学校老校长,2020年骑三轮助力车,过坑侧翻,摔晕在这条路上,半小时之后,被人发现救起,险些酿成大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志功摔倒多次的大坑,拍摄日期2023.6.29)

汤集村常刘庄组常志功,79岁,在郇广东、郇广西家门口大坑摔倒多次,踝骨摔伤,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72岁的许廷军也摔倒过两回,致腰部受伤。

最近的一次,端午节前,朱庄寨村民到汤集走亲戚,摔倒在大坑里,满身泥泞,哭笑不得,回去换了衣裳,不得不一家亲戚走两回。

除去老人,每天约有百十名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通过这条路,前往姜庄学校就读,天晴稍好些,雨雪天里所有的家长手心里捏着汗,把心提到嗓子眼接送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庄学校外景)

这条路,成为了周边5000-6000名百姓的“心病”。据村里老人介绍,2014年,这条宽2.4米,厚10公分的乡村路才建成,不久后就破烂损坏成这个样子了,偷工减料是其主要原因,按照村村通公路修建要求,至少3.5-4米宽,15-20公分厚水泥路面,但硬生生的被减成了10公分厚,其中缘由不详。

由于出行困难,以汤集村为主的老少村民多年来多次向村委、乡政府反映,但得到的永远是人大主席和村支书的那句话“没有计划,还要等等”,近10年过去了,英雄已经暮年,但那个坑还是那个坑,有些人已经淡漠了曾经很有名的“要想富,先修路”理论,更多人已经麻木忘却了这路才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该被重点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集村村民聚集一起,反映行路难问题)

我们将汤集村百姓要求修路的强烈诉求反映给河堤乡政府,乡党政办公室任主任回复:知道‬这个事‬,群众‬多次‬反映‬过‬,正在积极努力的协调此事,我们‬会给‬领导‬汇报‬。

21年前,汤集就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而如今又是远近文明,却是因为一条永远也修不好的路,试看15公里外繁华的睢县县城,那诺大美丽的东湖西湖,让人醉眼迷离,不敢攀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睢县东湖西湖美景,来源网络)

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农村公路扩投资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将进一步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扩大农村公路有效投资,稳定农民就业,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乡村路是一条条希望之路,一头连接着碧水青山,一头连通着亿万民心,它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是串起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