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 者

李晓琳时代教育智库法律咨询顾问,法学硕士,参与多地多所民办学校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转设服务,在民办学校章程设计、法人治理、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在上期文章中分析了答案是肯定的,但要符合相应的情形和条件。那么,工作岗位的调整往往伴随着工资的调整,民办学校能否单方对“三期”女职工(含女教师)调岗并调薪?如何才能合法合理的进行调岗调薪?笔者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实操经验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职工晋职、晋级、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结合上述规定,女职工在与学校的合同存续期间,若由于“三期”原因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工作岗位的调整往往伴随着工资的调整,而变更劳动合同的工作岗位和薪资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实质性内容,除了满足合法性、合理性原则外,还应坚持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的原则。因此,民办学校不能单方降低“三期”女职工的工资,如要降低工资,需要与女职工协商一致,经过女职工的同意,或者符合单方调岗调薪的规定。

那么,劳动合同、规章制度如何约定条款,学校才可以单方调岗调薪?

结合前文分析,调岗调薪的基本原则是协商一致,也就是上期文章中讲的依“约”而调的情形。比如在女职工入职时,学校与其签署《岗位调整协议书》(或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惩罚性调岗、利益制约关系下的调岗、长期离岗状态下的调岗、入职初期的“轮岗”、特殊情形下的“待岗”、晋升性质调岗等,且劳动合同的岗位约定尽量宽泛。建议在劳动合同或《岗位调整协议书》中可以对调岗的情形进行如下约定(甲方为学校,乙方为女职工):

1、乙方同意,甲方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及乙方的工作能力和表现,对乙方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薪酬标准做出调整。

2、乙方不论何种原因连续X个月或一年内累计X个月未到岗上班,重新到岗上班时甲方已安排其他员工替代乙方原岗位的。

3、乙方的近亲属在甲方或甲方的关联学校工作,可能不利于甲方管理或可能损害甲方利益的。

那么,若在女职工“三期”内调整其岗位,调整后的岗位工资标准低于原岗位工资标准的,建议差额部分可与女职工约定为“三期补贴”。一方面确保合法调岗不降薪,另一方面方便学校在女职工“三期”结束后取消该补贴,使女职工工资标准实现“薪随岗变”。

对“三期”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体现了国家对女职工在特殊时期的权益维护。受生理因素影响,当女职工不能完成“三期”之前的工作量时,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为其减轻工作量,或者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为其调整到合适的岗位上。但须注意,“三期”女职工调岗一般不得降薪(协商一致降薪除外),否则会有较大的法律风险以及道德舆论风险。

声明 |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教育新政密集出台,对民办学校的规范办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在法财税方面遇到诸多困惑和问题 。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发现,民办学校的问题主要密集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实现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利益诉求?

2.民办学校举办者如何实现控制权?

3.民办学校举办者如何避免被认定为挪用办学资金而遭受处罚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4.民办学校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学校主体适用的税收政策有何不同,有哪些税收优惠可以享受?在金税四期财税处理核查更加严格的大环境下,涉税风险如何规避?

5.民办学校如何对办学资金进行管理?如何避免因缺乏制约机制导致财务管理混乱或造成管理漏洞?公私账户混用导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6.在民办学校招生锐减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节省成本开支促进学校经营的良性循环?如何建立完善内部制度节省开支?

如果您的学校正为上述问题所困扰, 我们将为您排忧解难! 多年以来,我们致力于担当办学人和管理者规划民办学校未来的好参谋, 既服务于民办学校的整体战略规划和局部策略制定,又可以就特定法律、财税专项事务提供专业意见,从而提升学校决策的有效性。 作为办学人和管理者身边的法律财税贴身顾问,我们的精诚服务,将为民办学校的安全运行和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欢迎拨打下方电话或添加微信咨询:

·曹老师:13656640119(同微信号)

·李老师:18305176030(同微信号)

爱我,就请给我一点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