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三个地方叫做地狱之门。一座位于我国昆仑山脉深处的死亡谷,因这里经常发生灵异事件而被命名为地狱之门。另一个是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为了探地而在俄罗斯帕钦地区挖的一个深12262米的深洞。据说,当时施工人员在地下时,听到鬼哭狼嚎,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阴间,所以又被称为鬼门关。

第三个地狱之门位于中亚土库曼斯坦的达尔瓦扎地区,这里也被称为“最接近的地狱”。这是沙漠中的一个深坑,直径70多米。熊熊的烈火在坑中燃烧了很多年,与《圣经》中描述的魔鬼撒旦控制的“炼狱火湖”非常相似。

其实,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前苏联科学家的杰作。坑里燃烧的并不是《圣经》中描述的硫磺火,而是当地丰富的地下天然气。

如今,坑里的大火已经燃烧了50年,造成数百亿美元的天然气损失。这不禁让人疑惑,火坑为何造成如此大的资源浪费和损失,为何不扑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

1.沙漠中的天然气之国。

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里海东南岸,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汉、伊朗接壤。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也在里海眨眼。

土库曼斯坦的领土虽然不小,达到了49万平方公里,但其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几乎占了其领土的五分之四,属于沙漠上的国家。

幸运的是,土库曼斯坦不仅获得了资源丰富的里海的份额,而且其广阔的沙漠下还埋藏着惊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其中,天然气储量高达24.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

此外,土库曼斯坦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古书中记载,“日行千里,八百夜”的血色宝马就出自这片土地。这种被称为“飞马座”的马,作为中土友好关系的功臣,多次被土耳其政府赠送给我国。

达瓦扎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中部。这是土库曼斯坦阿哈尔州的一个小村庄,约有350名居民。他们绝大多数是土库曼族塔克族,至今仍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而被称为“地狱之门”的大火坑就在这个村庄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里的土库曼斯坦)

第二,是谁打开了“地狱之门”。

20世纪90年代之前,土库曼斯坦是苏联统治下的一个共和国。1971年,苏联人来到达瓦扎,打算开采这里丰富的天然气。勘探过程中,地面突然塌陷,形成了一个直径70多米、深度50多米的大坑。天然气等有毒气体不断从坑底冒出。由于洞口开口较大,很难收集和储存这些天然气。为了防止瓦斯积聚形成爆炸,影响村民安全,他们点燃了泄漏的天然气。

这些隐藏在沙漠深处的可燃气体,遇到明火就会立即燃烧起来,瞬间将整个火山口变成一片火海。苏联人原本以为,等坑底的天然气耗尽后,火就会被扑灭。但直到苏联解体,这个坑洼里的火始终没有熄灭。

苏联科学家也曾多次来到这里探测火灾,希望能够扑灭大火,但坑口温度高达60度以上,坑底温度达到上千度度,让人无法下到坑底。而且,“地狱之门”地处沙漠,用水来灭水是不现实的。于是有人提出用沙子填坑来灭火,但经过试验并没有起作用,因为如果盖不严,随着天然气不断泄漏,很可能会造成大的火灾。爆炸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眼看扑灭大火不太现实,当地政府认为,与其让它烧成废物,不如将其开发成旅游资源。打着“地狱之门”的旗号,吸引外国友人前来观光,还可以赚取外汇。无论如何,土库曼斯坦充满了天然气。

从此,随着五十年不灭的“地狱之门”越来越为人所知,大量的外地游客来到这里,当地村民也靠着这里过上了小康生活。关于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康罗尼斯的探险照片)

3。进入火坑的冒险家。

“地狱之门”也吸引了不少探险家。2013年冬天,44岁的世界著名探险家乔治·康罗尼斯来到这里挑战“地狱之门”。他穿着铝制耐热防护服,利用钢缆慢慢滑入地狱之门火坑,最终成功下降到30.48米的深度。根据防护服上的测量仪器显示,当时的环境温度已经达到了1000度,然后他从墙上挖了一些泥土和岩石,把它们带回地面,留给科学家研究。他也成为挑战“地狱之门”深度记录的保持者。

如今,土库曼斯坦的“地狱之门”火坑仍在燃烧,倒塌的勘探架仍躺在坑底,被大火持续燃烧。它告诫我们,人类虽然强大,但不应该与自然争夺利益。因为一旦地球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将是无法挽回的。

(参考资料:《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坑洞:燃烧了40年的“地狱之门”》《金色的土库曼斯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