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暴出现之后,人们不堪其扰。一些人经受网暴之后,选择轻生,并非不会逃避,而是逃无可逃,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那么,网暴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让人们做出了决绝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暴是网络暴力的简称,是暴力的一种,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人身安全权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按理说,网络是网络,生活是生活,不可能纠缠在一起,只要断了网,就可以免除网络暴力,没必要计较太多,也没必要非得选择轻生。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逐渐离不开互联网,甚至一天不接触互联网,就觉得生活少了什么,没滋没味的。于是,互联网开始支配人们的生活,甚至开始影响人们的思想,产生互联网文化。

互联网文化有去中心化的特质,消解权威属性,产生很多分散的信息。看似如此,其实并非真的如此。网民们分散在世界各地,都有观看和发言的权利,也都可以随便发言,看似比较民主,其实并非那么民主,资本投入互联网平台,开始引入很多商业运营模式。不管是卖货的还是做自媒体的,都要积攒流量,把流量变现。而很多流量都是一些闲人们积攒起来的,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偏低级趣味的审美格调,喜欢扎堆凑热闹,喜欢胡乱评论。如此一来,这股流量就要被资本把握。为了成功引流,资本设计了搜索引擎排名,看看哪些事件能够高居热搜榜首,以此引导很多流量。除此之外,网络平台还要引导人们搞留言、评论等,让流量有一定的归属。同时,平台还要让自媒体作者和留言的粉丝互动,在直播间互动等等,以此增强用户黏性。即便是卖货的平台也要弄一些主播直播卖货的套路,还要主播发一些个人拍的段子,以此实现引流。

在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时代,人们似乎忽略了资本的作用,资本并不是主持公平和正义的工具,而是以牟利为主要手段,促使人们消费。为了不断盈利,资本会支配网络流量,也会让网络流量迅速变现。如此一来,很多网络流量就成了盈利的工具。资本会无所不用其极,不仅引导流量,还要分配流量,让人们购买流量。在热搜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会遭遇网暴。并非只是当事人做错了,而是有人进行了恶意揣测,恶意留言,恶意诽谤,恶意人身攻击。于是,当事人受不了,就要选择逃避,却发现无处可逃,到处都是流言蜚语,到处都是指指点点,甚至周围的人也开始说三道四,于是,他们选择了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在资本的推动下,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让人们离不开,也让人们不能回避了。是不是资本的作用力太大?当然不一定,而是有权力做背书,权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资本迅速发展,尤其是网商迅速发展,会让互联网平台变成赤裸裸的商业平台,不然只是引导流量而不变现,互联网平台就撑不下去,资本家也不会答应。于是,互联网平台开始出现很多卖货的,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自媒体,让人人都做媒体,看似很理想,其实并不理想。自媒体人并不能随便发图文和视频,而是要经过平台审核才能发布出去。平台审核的时候比较严格,会过滤关键字,过滤图片和视频信息,一旦触犯某些条款,就要封禁。可是,网暴却不会被封禁。很多网络暴力产生的时候,正是巨大流量产生的时候,平台会对这些蹭流量的人放开限制,甚至要推波助澜,让流量产生更大的汇集,也让流量产生更大的效应。要是用审核自媒体的力度来审核网络暴力,似乎可以做得很好。完全屏蔽掉一些虚假不实的具备人身攻击的信息,就会避免很多网络暴力的产生。但为什么不呢?

因为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很多时候网络暴力产生的流量是巨大的,运营商正需要引导这股巨大的流量,也正需要把流量变现,哪里肯轻易制止和封闭呢?此外,还有网络水军这股力量,被称为灰色产业链的一环。网络水军拿钱之后,就可以在网上攻击别人了,当然,要使用一定的黑客手段,发动集群攻击,其实已经涉嫌犯罪,对当事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一些被网暴者选择轻生,就是受到了网络水军的攻击,才做出了决绝的选择。那为什么封不住呢?因为网络水军也是一股流量,并不能完全被封禁。也就是说,在网络平台背后的大数据运算没有封闭大股流量的代码,而是要辨析,引导,但这种商业操作很容易让网络水军的攻击得逞。此外,网络水军利用境外服务器攻击当事人,已经屡见不鲜,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予以制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很多发动网暴的人都会受到追究,因为每个人都有实名认证,即便利用黑客手段攻击的人也会被追究。其实,网暴的背后是经济在起作用,是资本和权力勾结起来的引流和变现,并非不能封禁,而是故意放开。或许,以后会有封禁网络暴力的一天,也让人们在一定限度内脱离互联网的干扰,而不会被互联网文化洗脑。当然,也有人线上发动攻击,线下骚扰,更是涉嫌犯罪了,必须予以惩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