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章、以笔为剑,应该是对一位文人的赞美之词,而周立波就被这样形容过。不过同样名为“周立波”,一个虽被誉为“出口成章”,却因口中无德,落得身败名裂;而另一位则被形容为“以笔为剑”,为党和人民献出了一切,得以流芳百世。

是的,本文要提到的周立波,不是那个在脱口秀中卖弄口才、以刻薄出彩的演员周立波,而是被称为“小鲁迅”、在我党革命事业中用自己的笔墨对反动派口诛笔伐的大作家周立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立波是益阳人,出生于1908年,得益于其父亲在私塾里任教,他也早早地受到启蒙,小学就读于著名的龙洲书院,后来考入了毛主席的母校--长沙第一中学,在此他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

国民党发起反革命政变后,周立波辗转回到老家任教,不过看到风雨飘摇的社会,他不甘心沉默,公开抨击反动派对工农的迫害,差点被杀害。

在朋友的帮助下,周立波又隐姓埋名到上海就读经济专业,结果他又因为多次参加革命行动,被怕事的校方开除,后来就在上海以翻译苏联小说和帮出版社校对刊物为生。

日寇入侵上海后,起初国民党消极抵抗,周立波又参加上海的工人罢工,积极张贴宣传标语,结果被当局现场抓捕,最后还被判刑,本来游行不是什么大罪,但因为他在牢中“毫不悔改”,一直被关押改造了两年多才获释。

从上面这段经历就可以看出,周立波有着坚定的革命思想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直到1935年初,投身左翼作家联盟的周立波,终于被引荐得以加入我党,他从此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

在上海,他配合郭沫若一起积极为抗战事业募捐,后来又在组织的安排下,担负了文艺工作者中,最为危险的战地记者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完成好任务,他陪同美军的考察军官走遍了整个晋察冀边区,一边当翻译,一边做记录,还在我军总部受到了朱老总的亲自接见,进行了深入交流。回到武汉后,周立波奋笔疾书,写下了意义重大的边区印象记和一本载满真情的《战地日记》。

这一次战地记者的经历对周立波的影响非常大,随后,他又多次担负类似的重要任务,还在周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短短两年间,他记录过国民党的江西作战,采访过新四军的项英,领导过沅陵的地下党工作,走访了湘西地方抗日运动,还参与主编了《抗战日报》,这些经历,都被他创作为大量的文学作品或纪实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周立波虽然没有在战斗一线与敌人浴血奋战,但他冒着生命危险积累的素材,也从他笔下,化成了一颗颗子弹,射向敌人,更鼓舞了士气。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立波又转向革命创作,特别是他的小说《暴风骤雨》,描述了解放前我国广大农村如火如荼的阶级斗争,声名远播,就连苏联都为其颁发了斯大林文学奖,至今还是我国中小学生的指导阅读书籍。

解放后,周立波担任过多项职务,从省文联主席到国家文联委员和作协理事,从人大代表到政协委员,但无论在什么位置,他的作品都紧贴我国基层的革命事业,反映了中国人民最真实也最真挚的情感。

周立波不仅被誉为我国新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国际上也享有不小声誉。可惜的是,在特殊时期,周立波受到了冲击,被关押及监控长达近十年,最后是在中央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才得以重获自由。

国家恢复平稳后,周立波虽然又创作过优秀的短篇军事小说,但由于在被关押期间留下了顽疾,身体每况愈下,在1979年的秋季,终因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弥留之际,周立波立下遗嘱,要求自己死后,将一生积累下的近千元稿费全部捐给国家。他的妻子林蓝也是党员,听着丈夫的遗言泪流满面,虽然悲痛,但还是严格按照丈夫的意思完成了他的遗愿。

作家周立波的一生被评价为革命的一生,或许他的事迹并不为全国人民所熟知,但也一直被纪念,他在湖南的故居已经接待了数十万访客的参观,这就是精神的传承。

希望笔者这篇短文能够传播得多一些,让更多人知道,除了那个如今被骂的周立波外,我国还有一位为革命事业奉献了全部的作家周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