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波接一波的造车热潮。随后,汽车行业随即掀起了抢人大战。不少传统车企的人才,纷纷流向造车新势力。

然而,由于员工跳槽,还引发了一桩又一桩的商业秘密纠纷诉讼。比如,小鹏汽车、威马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2019年,特斯拉指控一名前工程师嫌窃取与Autopilot(特斯拉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商业机密,后跳槽到了小鹏汽车。

当时小鹏回应称,不隐瞒任何东西,一直努力协助该案调查。但至今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小鹏汽车有滥用商业机密或其他不当行为。

威马汽车与小鹏汽车,可谓是“难兄难弟”。吉利集团以威马汽车侵犯了其商业秘密为由,将威马汽车告上了法庭。

如今,该案件迎来了新进展。

根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与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专利权权属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换而言之,威马汽车胜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吉利的上述被驳回,是因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诉争专利系张雪魁在与原单位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正如前文所说,员工跳槽下家后被前公司起诉的情况很多。但如果因员工曾在两家公司均任职过,就去起诉商业秘密侵权。这是不合理的,属于强盗逻辑。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人员流动属于正常现象。

此次,威马汽车胜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借此,威马汽车不仅可以力证自己的“清白”,也证明了造车新势力有造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