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太极拳接班人郝为真是一个传奇。本来他想学吴氏太极拳,但师父不愿意教他,就胡乱教了他一招。直到半年多后,他的师父才决定将他的绝活全部传授给他。那么,他到底给主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49年,郝为真出生于河北永年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生活难以为继,他很小的时候就去叔叔的粮店当杂工,经常帮忙装卸粮食。时间一长,他两只手就能举起一百多斤粮食,大家都称赞他是个大力士。

河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民风粗犷,自古就有习武的习惯。郝为真也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贫穷,他想拜师,但却买不起仪式。所以闲暇之余,我只能跟着别人练武术,打拳打脚。

当时,永年同乡杨露禅已经在陈家沟学会了陈氏太极拳。他回来后,轰动了永年县。不仅是习武之人,就连不常出门的老人或牙牙学语的小孩,都传言杨露禅从河南学来的太极拳是无敌的。就算你有千斤之力,他随便一挥,就能将你甩出十余丈远。总之,说到当时杨露禅的太极拳,有各种各样的传说,越流传越神奇。

正因如此,永年成为太极拳中行的发源地。在这样的环境下,继杨露禅之后出现了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吴裕祥。

吴玉祥出身名门望族,吴氏家族几代人都曾在军队担任过武官。吴玉祥这一代,其大哥吴承忠考举人,任河南舞阳县县令。二哥吴汝清是进士,在朝中为官。只有他被选为秀才,在家一边孝顺母亲,一边以习武为乐。

然而,吴玉祥虽然只是一个读书人,但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许多官员想聘请他为幕僚,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只在村里办了一所私塾,教几个学生打发时间。杨露禅的次子杨班侯曾师从吴玉祥,所以吴玉祥与杨露禅关系密切。两人经常讨论武术,探讨武术的奥义。

吴玉祥也向往太极拳。杨露禅知道他的思想,想要教导他。但这门武功毕竟来之不易,所以杨露禅只愿意传授给他大意。精髓部分,无论如何也不肯教他。

吴玉祥无奈,只得前往温县赵堡镇向陈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陈庆平学习太极拳。从那时起,他就在那里刻苦学习。哥哥吴承明见他痴迷太极拳,机缘巧合下送给了他一张太极宗师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论》。

从此以后,吴宇翔一边努力学习,一边与《太极拳论》相比努力学习。同时,他也十分注重练习,经常招募技艺高超的拳手比武,检验练习的效果,最终练就了吴氏太极拳“通气”,并传授给了侄子姚氏。明,让他名声大噪。永年太极拳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为真非常崇拜李亦畲,所以每次给他家送米时,他总是先把水箱加满,然后把院子打扫干净才离开。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李亦畲注意到了郝为真。他发现郝为真身材高大、健康、衣着得体。最难得的是他诚实、勤奋、朴实。于是,当郝为真再次送米的时候,李亦畲就和他聊了几句。知道他真心想学太极拳,李亦畲就教他“懒绑衣服”动作。

虽然只是耍花招,但郝为真却很高兴。从此,一有空他就刻苦练习。

一开始他希望李亦畲能多教他一些功夫,可惜李亦畲似乎没有再教他的意思了。于是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自己所学的这一招,乐此不疲。

这天,郝为真到李家送米时,恰巧遇见了李亦畲,于是上前打招呼。

李亦畲突然问他半年前教给他的动作有没有练习过。随后郝为真在李亦畲面前仔细演练了“懒领带”。

李亦畲没想到,当时他只是随意指点一下,他居然坚持苦练了半年多,而且动作非常标准,让人忍不住佩服他。于是,他决定完成他的心愿,教他武术。

当然,有人说李亦畲这样做并不是随意的。之前之所以只教他一招,其实也是为了考验他学武的毅力和对吴氏太极拳的热情。看到他一招就能坚持半年,我终于知道这孩子确实有一颗坚持的心,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教他。

不过,除了毅力之外,李亦畲还非常看重自己的人品。因此,他持续考验了郝为真两年,在确认郝为真确实是德明人才后,才将自己的绝活传授给了他。同时也给了他《太极拳论》以及他学习太极拳时领悟到的深刻含义。

李亦畲懂得“穷学文,富学武”的道理。再加上郝为真是他唯一的徒弟,所以李亦畲在郝为真成功后出钱给郝为真开了一家粮店,并让郝为真来经营。郝为真也很勤奋。他不但能吃苦经营粮店,还不忘苦练武术。这样一来,他的太极拳就更加精湛,更加全面。

当时,很多武术高手听说郝为真的名气后,都找他比武。出乎意料的是,比赛过程中,并没有看到他摆出架势,对方却已经倒在一尺之外。

事实证明,郝为真最擅长的是发力。据说,如果有人把手向上推,他如果向上推,就能把对手扔到屋顶上。如果他向下发力,对方就会像金元宝一样倒在地上,很长一段时间都爬不起来。如果他向前推进,对手就会被弹开十英尺远。如果他反击,对手就会像陀螺一样旋转,被抛在后面。因为郝为真学过真功夫,所以每当有武林高手来找李亦畲比武时,他都会让郝为真先与对手较量。郝为真从未被击败过,这不仅让李亦畲非常满意。由此,郝为真在武术界赢得了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名叫葛福的男子听说吴式太极拳威力很大,就为李亦畲准备了丰厚的礼物收为弟子,并坚持拜李亦畲为师。李亦畲推脱不了,就请郝为真代他传承技艺。

葛福原为清河县著名拳师。他的八方锤非常精美,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所以他颇为得意。因此,当李亦畲安排郝为真教他太极拳时,他非常不满。李亦畲知道格夫对自己的技术感到自豪,于是他请郝为真当场与他比试。

练功出身的格芙,跟着郝为真来到了院子里。两人互相鞠躬后,格夫大喝一声,快步上前,一拳打在郝为真脸上。郝为真并不惊慌,侧身用右手接住了格夫的拳头,顺势击落,但格夫脚后跟却稳不住。郝为真再次轻轻一抹右手肘,格夫不但失去了力气,还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因失败而深信不疑的格夫,从此再也不敢低估郝为真,潜心向郝为真学习武术。

有一次,郝为真出城时,一个认识他的壮汉悄悄走到他身后,把手放在他腋下,想逗他痒痒,逗他笑。没想到,壮汉的手一伸,郝为真的双臂就被轻轻一夹,壮汉感觉自己像是被铁钳夹住了一样。

还有一次,郝为真在乡村看戏,那天观众满座。他听到人群中有个孩子在哭,担心孩子被踩踏。于是他拨开人群,将孩子拉进怀里,并举起双臂护住孩子。这样一来,无论周围的人如何拥挤,郝为真的气度都不会落下,孩子也会得到他的全力保护。

吴氏太极拳厉害,但吴宇翔和李亦畲都出身名门望族。那时候,武术只不过是贵族的一种爱好。吴宇翔和李亦畲都不屑于以武术大师的身份出名,所以吴氏太极拳一直都是单传。

出身平民的郝为真很理解那些穷苦的武术爱好者想学艺术却付不起学艺费。因此,他在招收徒弟的时候,从不关心报酬和家庭地位,只看重对方的人品和悟性。因此,吸引了很多武术爱好者前来拜师,他也总是一一传授。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张老贞、范念祖等徒弟都成为武林中的太极拳高手。也因为他的传播,吴氏太极拳成为河北地区武术爱好者争相习练的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初年,郝为真到北京看望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建侯。经杨建侯介绍,结识了“天下第一手”孙禄堂。因为两人都对武术非常痴迷,所以聊得很投机。

郝为真在北京期间患了痢疾。郝为真一开始没当回事,没想到痢疾越来越严重。孙禄堂得知后,不仅为他求医求药,还见他身体虚弱,身边没有朋友,便将他带回家精心照顾。

康复后郝为真非常感动。为了报答孙禄堂,他在北京呆了几个月,向孙禄堂传授吴式太极拳。

郝为真晚年时,邢台天居宾馆一位姓沉的富商花重金聘请他教儿子太极拳。由于郝为真的儿子在天居客栈担任会计,郝为真不方便拒绝,便前往邢台教拳。

结果,一个叫李宝玉的年轻人听说后也想向郝为真学习。这李宝玉也是个武痴。他原本有一些财产,但因为学徒的缘故,全部卖掉了。虽然他学过一些武术,但生活却陷入了贫困,只能靠给别人磨面团来维持生计。

为了拜郝为真为师,李宝玉多次恳求天居客栈的工作人员为他求情。虽然当时带艺术老师不太受欢迎,但郝为真还是被李宝玉学习武术的诚意所感动,于是接见了他,让他把所学的内容演练一遍。

郝为真见李宝玉确实有一定的武术造诣,就收他为徒,跟沉富商的两个儿子学习武术。

几年后,沉姓富商的两个儿子因不能吃苦而没能学到吴氏太极拳的精髓。相反,李宝玉日夜苦练,成为一代太极拳宗师。这个故事在邢台流传后,“沈家花钱,李宝玉学拳”成为当地的典故。

1920年,郝为真去世,享年71岁。由于他生前弟子众多,吴氏太极拳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直到现在,吴氏太极拳在太极拳流派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