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中暑去世,酷热天气,我们还要做什么】据媒体报道,7月2日上午,一49岁北京导游高温下在景区内带团游览2小时突发热射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49岁是人生的黄金年龄,这个年龄去世留下许多惋惜和疑问。

这个事件再次提醒大家,晒死人不是在开玩笑,热射病也不是吓唬人,高温天气真是会出人命的。

不过,我今天想说的是身体对环境的应激能力。

去年底,面对同样的新冠疫情,身体好的人都顺利过关了,而高血压、糖尿病、心衰、肾衰等有慢性病人,可能就倒下了。

面对极端天气也是如此。春夏秋冬,寒暑交替,本来是个自然现象,大多数人都没事,但如果身体不好,就容易发生意外。

看体型和年龄,导游的身体可能不太好,也许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其实肥胖也是一种慢性病。这种有基础疾病者,本身就是高危人群,可能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没有意识到高温的危险去做好有效防护。

慢性病对人体的危害就是温水煮青蛙,等意识到危险时,可能就逃不掉了。医生苦口婆心的让大家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减重等,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心脑肾并发症,也是为了提高身体对周围环境对应激能力。

热射病的预防措施网上到处都是,我这里就不再重复。说这个事情,其实就是提醒大家,同样高危人群别踩同样的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