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闽中地区的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是著名的小吃之乡,全区27万人,约6万人经营沙县小吃,门店超3.2万家。“实说实干、敢拼敢上。”近年来,沙县区立足特色产业优势,集聚资源要素,整治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再出发。

夯实农业基础,激发产业振兴发展活力

味香可口的板鸭、甘甜醇厚的冬酒、芳香扑鼻的红边茶……一场共享茶园签约仪式暨寻味俞邦农特产品推介会,在“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举行。山货、土货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选购。

以壮大小吃业等优势产业为导向,沙县区重点提升小吃原配料基地、茶叶果蔬、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持续做大沙县小吃业,带动就业30余万人,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约505亿元;推广蔬菜高产高效技术,播种面积9.7万亩,产量17.7万吨;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预计产量约4.8万吨,产值1.9亿元。

在做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夯实基础产业,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种业振兴,培育水稻、辣椒等新品种212个,全区水稻、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2%。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2年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约2.2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4%,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33%,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围绕特色产业和基础产业,沙县区出台系列措施,推进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沙县区果蔬种养示范基地6.65万亩,建成小吃物料加工基地9个;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全面推广农用北斗终端,12家服务主体完成机插秧服务超5000亩,机收服务2.3万亩;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茶园改造、品种改良、茶庄园一二三产融合等20个子项目建设。

  集聚资源要素,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动能

沙县美味楚食品公司是一家沙县小吃配料生产企业,前几年,公司存货积压、流动资金困难。2022年,邮储银行沙县支行为公司办理了无还本续贷1000万元,并发放个人经营性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活水,沙县区会同金融机构推出“福宅贷”“福林贷”“福田68贷”“振兴贷”等信贷产品,有力盘活农村林地、土地、房产等资源资产。2022年,对接国家开发银行,落实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总投资5.7亿元;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完成水稻种植保险面积12万亩,参保白玉菇600余万袋。

一方面是金融保险助力,另一方面是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22年度,沙县区安排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100万元,谋划实施项目134个;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全区土地出让收益2300万元,区本级用于农业农村金额1565万元,占比近69%;增加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区本级共安排2000万元,实施项目53个。

在用地保障方面,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新编市镇国土空间规划,预留10%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用地。稳慎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流转宅基地509宗,腾退宅基地1354宗,盘活农村闲置宅房2436宗。

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近年来沙县区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农民培训力度,在过去的一年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7期,组织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12期;建设4所农民田间学校,遴选254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选认科技特派员74人、驻村第一书记48人。

 整治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石头房、微乐园、小庭院……沙县区南阳乡最小的行政村竹山村利用宅改契机,重新编制村庄规划,留存了村里10多座石头房原有的红色文化、村落文化,让有着600年历史的小村庄从“山旮旯”变成了“金土地”。

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摆在乡村发展的首位,从小处着手,避免大拆大建。仅2022年,沙县区就完成“五个美丽”投资8400余万元,其中创建美丽乡村庭院503个、美丽乡村微景观171个;整治农村既有裸房,完成裸房整治400幢;加强农村风貌管控,累计完成村庄规划应编尽编61个。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经过多年的持续推进,沙县全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25%,各乡镇均配备吸粪车或与第三方签订服务协议。通过纳厂、集中、分散等三种技术路线,推进污水治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应治尽治,补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短板,污水处理站实现全覆盖。

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方面,经过多年实践,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委托保洁公司承担村庄环卫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区171个行政村均建立垃圾治理常态机制。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通过发动农村妇女参与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沙县区逐渐形成了村庄长效保洁机制。2022年,全区进村入户宣传2.3万余人次,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万余吨。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方面,制定管护责任清单,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纳入乡镇绩效考评范围,形成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