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以生态之名回望泰顺发展之路、解读泰顺立县之本,在追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优转化路径。

何以立县、以何立县?纵观“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泰顺,大山无疑是最大资源、最大禀赋、最大潜力,向“山”要效应、靠“山”谋发展、变“山”向未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发展、绿色赶超、绿色制胜决胜战就此打响。泰顺县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找到发展优势所在、机遇所在、发力所在,全面开启“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新征程。

特别是锚定“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部署,曾经山高路远的泰顺登高望远,过去困守深山的泰顺奋勇攀登,把享誉全国的最佳生态优势、生态建设的绝佳历史机遇,变成泰顺加速发展、加速赶超、加速崛起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能,撬动引爆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2019年,泰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思想领航,久久为功催生“生态蝶变”

2003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泰顺调研,明确提出了依托生态、发展生态的系统论述和精准把脉,一语中的概括指出泰顺发展的优势所在和未来所向,让泰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有什么、发展靠什么、未来干什么,这一干就是20年,这一干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凭借着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松劲,以前所未有的底气豪气勇气志气推动生态创建、生态创标、生态创牌、生态创优,打造出更具辨识度、更有影响力的全国生态新高地、浙江生态大屏障。

高地之高,在于生态创牌辨识高耸。泰顺几乎包揽所有国字号生态创建品牌,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金名片纷纷落地,生态之县桂冠实至名归。

屏障坚挺,造就领先领跑亮眼战绩。泰顺县域森林覆盖率超过四分之三,县界出界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空气环境质量等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国首批“碳汇城市”、全省第一批清新空气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金字招牌加持净土、加星问鼎,诠释浙南养生地的独领风骚。

泰顺飞云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飞云湖

规划领动,全域赋能催动“绿色崛起”

“生态好,不是一时一刻,而要始终如一”。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泰顺格外珍惜珍视得天独厚的好生态,为了生态持续向好,他们更是坚定不移抓搬迁、抓守护、抓创建,让山区发展的一池春水总能激荡起赶超崛起的最美涟漪。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生态大搬迁畲族风情园搬迁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生态大搬迁畲族风情园搬迁点

行走穿梭在泰顺的乡镇村居之中,一座座搬迁安置小区拔地而起,当地人把它习惯地唤作“生态搬迁小区”。为了守好满目苍翠、腾退出更多生态环境资源,泰顺搬迁集聚执着路一走就是20年。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重要指示精神,泰顺先后迭代升级“一镇带三乡”(2003年至2010年)、“无区域生态移民”(2011年至2016年)、“生态大搬迁”(2017年至2021年7月)、“共富大搬迁”(2021年8月至今)等系列搬迁模式,实现“10万+”群众进城集聚。

这样的集聚不仅换来了十万山民的进城入镇,也换来了万千群山的“美丽蝶变”。一幅贯穿县、乡、村三级的山城生态建设“作战图”“施工图”清晰绘就。泰顺2004年起编制实施《泰顺生态县建设规划》《泰顺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泰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年—2015年),2017年开展《浙江省泰顺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5年)》和《浙江省泰顺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5年)》编制;同步编制实施《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泰顺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泰顺县“中国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系统集成压茬推进生态建设。

“鸟类大熊猫”黄腹角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类大熊猫”黄腹角雉

与此同时,泰顺聚焦县内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分级分类实施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地从严保护,立足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最大资源,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9-2030),颁布实施《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暂行)》,实行生态系统分区管理策略,将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森林公园等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域列入禁止准入区,实施最严格的保护管理。同步加强校地合作,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交流,泰顺作为温州唯一县级承办方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交流推广经验打响国内外知名度。

生态建设步履铿锵,生物多样四海享誉。生态创建的一“子”落下,也换来了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满盘皆活。如今的泰顺,就好像是一座“步步是景、处处如画”的最美大花园,一场惠及城乡的环境提升年专项行动浩浩荡荡,纵深推动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和美乡村、未来乡村等建设,新时代“千万工程”也催动山乡绿色发展、绿色赶超、绿色制胜。泰顺先后创成省示范文明县城、省“无违建县”、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力夺“大禹鼎”、力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县,率全省之先实现国家生态乡镇全覆盖。

与此同时,当地深入实施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率全省之先创新“一优先五捆绑”制度设计,构建以环境保护为核心、以生态贡献为标尺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完善以资源要素为动力的考核结果运用体系,引导资源要素向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更加优越的区域转移。当地同步促动改革向生态建设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旅游主业化发展拓展延伸,向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各领域渗透,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新高地、生态文明先导区、绿色经济标杆县。

生态领跑,坚定落实催促“加速赶超”

思路决定出路,优势助推胜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逐梦未来,泰顺更加坚信:只有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生态立县”根本根基,深情作答“生态立县怎么立、旅游兴县怎么兴、产业强县怎么强”时代之问、发展之问、未来之问,泰顺这颗浙南高山上的璀璨明珠、共同富裕里的最美山城,就一定会绽放出别样精彩,几代人坚守生态铿锵足音,终将唱响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最美交响。

泰顺县生态产业——万亩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县生态产业——万亩茶园

这样的美,靠的是生态制度保驾护航。泰顺全面总结生态建设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抓责任、责任抓”“抓制度、制度抓”“抓具体、具体抓”的推动体系,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好各级出台的生态保护制度和规范要求,同步依托综合科考、数字赋能、交流合作等摸清生态家底、筑牢生态红线,以更高标准抓生态、更高品质优生态来推动生态文明迈向新高度。

“像保护眼睛一样守护绿水青山,守好绿色家园。”每年进入保护区巡山核查,每月都到检测点位走走看看,这样的巡护和发现之路,往往是荆棘丛生、崎岖陡峭,但山区干部走得异常稳健。落实好村庄社区共管协作,压实好各方责任,泰顺从高从严开展生态保护守护。聚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泰顺坚定实施县域环境问题严查、严管、严整、严治、严督、严抓“六严狙击”,全力护航“全域整洁、全域干净、全域美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聚力生态转化泰顺“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步履铿锵。依托优质生态赋能特色产业和品质生活,泰顺不断丰富时尚新体验和“顺礼”好产品,强势引爆加速“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特别是让泰顺“矿、泉、水,山、茶、花,红、桥、村,泰、顺、人”等稀缺资源和特色专属别具新鲜味,更有好前景。

泰顺高山上的网红旅游景点——云岚牧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顺高山上的网红旅游景点——云岚牧场

放眼如今的泰顺,生态守护初心不改、生态建设步履铿锵、生态发展蓄势强发,生态领域全域共护、全民共建、全员共享,正在点燃引爆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引擎动力,为打造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浙南明珠、最美山城”增添力量。“生态立县”加速立入人心、历久弥新,必将耸立成泰顺加速赶超、加速崛起、加速制胜的不朽丰碑!

来源:泰顺县网信办(新莓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