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和美国之间关系的紧张,中国通过《对外关系法》等法律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不容干涉其内政。然而,法国却在此时敲响警钟,其意图令人难以捉摸。尽管中国同意耶伦再次访华,但中国不太可能再次掏钱拯救美国。

与布林肯访华不同的是,耶伦的访问态度非常友好,美国在宣布此次访华时详细阐述了如何维护中美关系。这种改变让我们感到困惑。据中国财政部表示,根据美国之前发布的财政数据,美国面临着约2万亿的财政缺口,经济上处于危机之中,对中国如此友好的目的只是让中国成为购买中美长期债务的接盘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面临的财政缺口非常巨大,大多数国家无法提供支援,这基本上需要通过发展来弥补,但是没有国家愿意成为发债的替罪羊。

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经济仍相对良好的中国,但他们这次的计算出错了。中国为了维护中美友好关系,每当美国面临危机时,中国总会全力帮助他们。然而,他们的做法伤害了中国的心。

现在他们希望中国成为接盘侠,拿出4万亿来拯救他们的财政危机,但他们基本上不够格。为什么这么说呢?

布林肯访华期间,美国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心思也特别多。他们甚至计算起飞机降落的时间,还将原本两天的访问时间拖延到了四天,更令人气愤的是他们将访英和访华合并提及,显然没有重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耶伦访华通告内容非常多,显示出美国前所未有的焦急,而中国对此次访华只是简单说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并明确表示我们不会成为这个发债的替罪羊。

美国在通告中明确表示一定会尽力维护两大经济体的关系,消除误会,并表达对自身经济增长的信心。

然而,中国已通过美国之前发布的经济数据发现了他们的财政空缺,怎么可能跳进这个大坑呢?此外,美联储不再处于降息周期,无论是哪个国家来填补这个空缺都有一定困难。

在以前,美国如果发债,是由美联储印钱购买的,毕竟那时美国的经济前景非常好,国际上也有众多大客户,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与以前不同,美联储不再降息周期,反而处于加息周期。这样一来,很多国家不敢冒险购买,因此美国只能选择发行短期国债。今年六月,美国财政部发行了近5000亿的国债,可能后续还会有更多。

这样做风险非常高,就像网贷一样,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所负担的外债将越来越多。因此,国债可能解决短期困境,但无法解决长期贫穷。

美国面临的财政空缺危机相当严重,如果他们不能及时找到购买国债的国家,下半年他们可能会经历银行轮番倒闭的危机。

他们现在最好的办法可能是吸引海外买家,多买一些长期美债,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己接盘,无需再找其他国家。

一般国家无法应对美国当前的危机,所以他们将矛头对准了中国,而耶伦此次访华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他们试图通过软硬两手逼迫中国为他们提供财政缺口的资金,但中国此次已做好充分准备。

我们都知道美国常常使用这种手段。如果中国真的帮助了他们,最终他们未必会感谢中国,甚至可能让中国承受损失,他们以前出尔反尔的事情也不少。

因此,我们对待耶伦访华这件事应该谨慎,不应放松警惕,毕竟中美关系尚未达到撕破脸皮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