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九墩塘畔三眼看世界(20)

本文执笔为《之我精神导论》、《量子真相与哲学探略》、《熵的桎梏与绝对世界》作者。

熵的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熵的桎梏
李占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占春
李占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占春

【1956】时间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时间是光、空间、灵魂之我——三者相互关系及相互效应,时间是以效应方式彰显并发挥作用的。宇宙即是阴阳和阴阳效应,阴阳是变化、效应是存在,存在是永恒的永远。那么,时间即是宇宙阴阳效应的影子,也是铸就永恒永远的最基本要素。就我们人类而言,时间是以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生命的周期及生生不息作为参照系来存在的。就宇宙而言,时间是以光行走而设定的光年计算及参考来存在的。参阅——【1923】【1931】

【1957】意识和肉体组成了“我”,如果肉体死亡后意识体会是“我”的“灵魂”吗?“死亡”是否是“新生”?

灵与肉组成了生命,但是灵与肉的主人是我——灵魂之我,思维意识情感及精神世界之王和主宰,宇宙意志与生物能量场聚集之精华。当生命停转的时候,之我将携带部分生命信息回归宇宙。死亡不是新生,死亡是【灵魂之我】的飘离——来自宇宙、回归宇宙。

【1958】量子芝诺效应被证实了吗?如果被证实了,这个效应应该怎样看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讯: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等和清华大学马雄峰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了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在实验中演示了图像的反事实传输,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这项工作是量子通信领域的全新尝试。在此,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我们所谓量子信息传递的概念,真是在进行信息的传递吗?这个信息难道就是我们经典世界定义的信息吗?是不是信息的影子呢?或者,我们看见或测量到的——所谓量子,只是量子的影子?或者我们观察到的都是【场】的影子,不然为何叠加、不确定呢?我们测量所见——好比大海的波涛和浪花——那硕大无底的【海】——我们并没有见着身影。那海是什么,也许正是暗的世界——暗物质与暗能量——就在量子浪花的后头和下面?最后,我们引出一个词——【量子影】,也就是说我们测量所见都是量子的影子——并非所谓量子的真容,那影子背后则是【深深的海洋】——所谓量子依附的【态】——暗物质暗能量,我们经典世界——也是【暗态】的浪花和波涛。所谓量子叠加——就好比【量子影】上下翻腾的——那对左右翅膀。参阅——量子探略:【从芝诺效应俯瞰飞鸟之景】

【1959】如果万物的尽头是消失,那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存在的意义是效应。宇宙即是阴阳及阴阳效应,阴阳是变化、效应是存在,存在是永恒的永远,宇宙即是变化的永恒永远。万物固然要遵循宇宙规律——阴阳及阴阳效应;万物没有什么尽头,尽头是我们人类的制造和粉饰,我们喜欢把变化的转折或关口,称作尽头、死亡或消失之类的阴森恐怖,其实那是我们人类的狭隘和恐惧所致,没有绝对的死亡或绝对的消失,有的只是阴阳及阴阳效应而已。至于万物或客观世界,它们在属性上都是缘起性空的,存在的意义——是践行阴阳效应这个使命,事实上也是宇宙意志在背后使然,故而,存在的意义也是在践行宇宙意志。参阅——【1956】

【1960】人类创造的东西,是不是本来就在世界之中内蕴着?

的确,人类的创造就蕴藏在宇宙里。那么,这玩意究竟是什么样子或形式呢?我们以为,所谓创造的精华,即是数及数的效应的精粹,它应该置身在宇宙里的某个角落,极大可能是藏身于暗空间世界,因为那儿我们难以观照,这样,暗空间与我们客观世界就有所隔离,从而保护保障了这些数及数效应精髓的存在及完好和完整。话说,这些精髓来自哪儿呢?来自宇宙的意志,这是意志所决定的不二法门。而人类的创造,即是发送关联量子与暗空间世界局部某点发生关联及纠缠,从而曲线获取相关信息或启示,进而再通过大脑加工处理总结组合推理推演出有效的数及数效应,并将它们转换翻译破解成可以阅读理解的信息,直至完成得出有关创造的结论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