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前,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两次手持硫酸泼向动物园中的黑熊。

造成3只黑熊、1只棕熊和1只马熊被硫酸烧伤。

最严重的一只黑熊眼睛失明。

然而21年后的今天,他却成了中科院副研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位表示:刘海洋的所有录用程序都是合规的。

“以一个正常人的常识判断,一个20多年前的事情为什么现在拿出来说?如果犯了错以后就不能找工作了吗?”

前后的变化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恐怕最厉害的导演也拍不出这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的开始,2002年1月,在清华读大四的刘海洋携带事先准备好的火碱溶液(氢氧化钠)进入北京动物园熊山展区。

但是第一次狗熊并未去接触化学液体。

一个月后,2月23日下午,刘海洋再次携带硫酸溶液来到熊山展区。

这一次他直接把硫酸泼向了狗熊。

腐蚀液体碰到熊瞬间起了反应,熊毛冒起阵阵白烟,狗熊疼得在地上打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有只黑熊的嘴巴和眼睛被溅入硫酸。

据动物园兽医后来介绍,黑熊舌面及上腭部分已全部坏死。

双眼由于全部被硫酸灼烧也很有可能失明。

受伤后这只熊已经完全不能进食,只能依靠输入葡萄糖、生理盐水、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维持生命。

而给熊输液需要先注射麻醉剂,长期注射麻醉药又导致整个肌体的衰竭。

一句话,这只熊已经不可能痊愈。

治疗费用共花了14万,北京动物园收到社会各界为伤熊捐款共计323159.99元,还为这个熊熊建了一个雕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彼时在现场,游客们一片惊恐以为遭遇了恐怖袭击,刘海洋也混在人群中打算离开,但最终被警方抓获。

民警质问他作案动机。

刘海洋说,书上说黑熊的嗅觉灵敏,自己便想试验一下。

当年2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依法对刘海洋实施了刑事拘留。

3月26日上午,在拘留30天后,母亲作为担保人为刘海洋办理了取保候审。

母子俩搬到了京郊的一个地方,对公安机关随叫随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信息不算发达,但也因此,一旦有恶劣事件曝光,便会引起极大的恐慌。

人们无法相信,一个名牌学校的大学生,会单纯为了实验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

也担心他取保候审会不会流窜作案,今天泼熊,明天泼人?

清华大学也表示,此事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同时给学校的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但一年后,随着案件的开庭审理,以及更多细节的曝光,外界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就是刘海洋原生家庭的曝光。

在他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分居了。

虽然一直到刘海洋3岁才正式办了离婚手续,但3年时间里,母子二人和父亲没有任何来往。

刘海洋对父亲的记忆仅限于知道他姓刘。

但因为母亲是公交车司机,凌晨4点上班,深夜才回来。

刘海洋和母亲相处的时间也很少,从小都是姥姥带大的。

老年人行动不便,看护方式就是把刘海洋锁在屋子里。

5岁上学以前,刘海洋从没有出过门。

靠近窗户也不行,因为怕出现意外。

5岁10个月,刘海洋进入了离家很近的西颐小学。

因为从没有和人接触过,刘海洋在小学的生活并不愉快。

不过他也不在意,同学曾说,从小到大刘海洋不爱交朋友,只听母亲的话。

就连憋了尿只要母亲没发现,他是不会自己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不惹事只学习的孩子在学校倒很受老师喜欢。

虽然成绩不够拔尖,但胜在令人放心。

当然受到老师的重视,多少在学习上也会变得更勤奋。

1998年高考,刘海洋以62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机电系。

他自己想报生物系,但是母亲要求学机电。

很明显,刘海洋就是一个妈宝男。

所以当时的人们也相信,他硫酸泼熊没有恶意,不是反社会人格,只是内心深处对于生物学的好奇。

但是他又不通人情世故,只会一味照着书上的观点去做。

审讯时刘海洋也交,自己大一听过法律课,知道伤害野生动物是犯罪。

但是圈养的不属于野生动物,书里也没说用硫酸烧动物是不是犯罪。

所以才对动物园的黑熊下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他说的还真没错。

当时对动物的法律根本没有虐待动物这个说法,虽然狗熊是二级保护动物。

这就像曾经的电影《犬王》,导演能够名正言顺的炸死军犬一样,事后只能追究经济损失。

公安部门也是以“损害财物罪”申请批捕的刘海洋,不过检察机关没有通过。

念其无知加上学习成绩优秀又能悔过,免于刑事,不留案底。

剩下的处罚就由清华大学校内考虑了。

考虑也考虑了很久,可以看看当时新闻报道的标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2002年9月开学前,校方按照《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第六条第14款的规定,并参照《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细则条例》第十八条及第十四条第2款,决定给予刘海洋留校察看处分。

事情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

一直到20年后的今天,刘海洋成了中科院的重量级专家,这段往事再被人提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猜测这段时间清华大学一直遭受攻击,像是被针对了一样。

似乎最近真的是有人在带清华的节奏,但是刘海洋的这件事网络上倒也一直有提起。

主要还是一种意难平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曾经残忍到拿硫酸泼熊的人,凭什么这么风轻云淡。

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只棕熊和1只马熊被硫酸烧伤,最严重的一只黑熊眼睛失明。

这么严重难道留校察看就可以了?

人都会犯错,错了可以原谅,也可以给机会,但是其他犯错的人有同样的机会吗?

如果没有那就是双标。

不过也有人认为,浪子回头金不换,衣锦还乡做贤人。

刘海洋的动机是做实验,而且事情发生在20年前,不能用现在的法律追究过去的事。

也应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现在做了科学家,正好用才学来弥补当年的错误。

对于一早已尘埃落定的事情,确实很难评个对错。

说刘海洋没有付出代价的,是基于他现在的身份,但那时候他是学生,留校察看已经是一个很严厉的处分。

说他手段残忍,但是除了这件事,他这一生还都挺善良的。

说他今天能泼熊后天就会泼人,似乎更没有依据,反倒这些年他研究出了很多科研成果。

可是说他是个好人,想必狗熊第一个不能同意。

本来被圈养在动物园已经够悲惨,平白无故还被人泼了硫酸。

当然,如果当初有案底,后来又努力学习了,还能保证会成为一个科学家吗?

或许这个也是大家真正想讨论又不太方便讨论的问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刘海洋曾经犯下的错误?

我觉得还是得分开看待。

我们的法律一直是主张治病救人。

不是为了实施惩罚,而在于实现教育。

这也决定了对犯错的人,法律天然会给予一些仁慈,不会一犯错,就不给机会。

从最后的结果看,刘海洋经历了留校察看的处罚后,努力学习成了独当一面的科学家。

这也算是实现了教育目的,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并且推动了司法进步,加快了对动物的保护进程。

但是其罪可赎,其情又实在难免。

如果这样的案子能翻篇,是不是任何一个高智商高学历人才都可以免于责罚。

其实川大女生地铁事件,包括之前的人大颜值打分案,虐猫虐狗案都是如此。

司法机关做出的惩罚合理,但在感情上远远不足以平民意。

也因此,我认可抵制刘海洋的担忧,也支持支持刘海洋的人。

因为我们生而为人要遵守法律,但也不能只把法律作为最低底线。

就像罗翔说的,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标榜自己尊纪守法,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

我也觉得,现在把21年前的案子翻出来说,其实没有价值,但有意义。

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要进步。

法律要进步,要更周全的保护动物,不论是野外的还是圈养的,更公平地面对一起事故,不论有没有舆情干扰。

人也要进步。

我们这些看似平平安安长大的成年人,智商和情商,思维和心理多多少少都不是对得很齐。

这需要弥补需要去不断健全人格。

至少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使命,我们可以了解,但一定记得不要打断它的爬行,即使是一只小白鼠。

人品大于能力,良心贵过黄金。

在成为一个天之骄子之前,首先要先学会做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

有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

我想说,可以改。

而我们给的是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扶摇直上的机会。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当年“硫酸泼熊”的清华学生,已成中科院副研究员,单位回应》,澎湃新闻,2023.07.05

《硫酸泼熊事件后续:清华学生刘海洋被提起公诉》,人民网-京华时报,200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