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桌面上零散的文具,没有冒的钢笔,各式的墨囊,尺子,混乱的书籍……抽屉里面除了塞着个大书包,还有窝窝囊囊的一团团纸,玩具,饮料瓶,红领巾,衣服……书包里面五花八门的书,没有合上面的作业本,皱褶的试卷,废纸,工具书,铅笔刨,蓝墨水……

“同学们,请拿出作业本”每当老师下达这样的指令,教室里便会发出高出正常环境好多分贝的噪音,移动板凳的“咣当”声,用力从抽屉里拉书包的“嗤嗤”声,孩子们叽叽咕咕的抱怨声,……教学通常被这些环节浪费掉时间,老师通常会在这种情况下感到焦虑,课堂也因此无法做到高效。

“孩子们,本节课我们不上课,现在请大家拿出书包,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掏出来。”孩子们迷惑的看着我,“快点呀,把书包清理干净,什么东西都不要留在里面”一双双眼睛里流露出为难,“书包里面那么乱,怎么拿啊?”“没事的,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废纸暂且扔在地上。”教室里热闹起来,每个孩子都开始行动了,“把清空的书包给我检查一下”一部分孩子拿着清理并不彻底的书包,羞赧的给我看,我接过书包,帮他们倒反过来,把所有零散的垃圾,玩具……都控了出来。书包空了,“现在我们把书包放在地上,找出语数外等课本”,“把他们放在板凳上,按顺序找出语数外的辅导书,再按顺序找出相关的作业本”,“按顺序把书,练习册,作业本整理平整放入书包,接下来整理文具,……”“最后把整理好的文具,工具书,……放在书包合适的位置。”“书包整理好了,把它放在一边,把抽屉清理干净,”“把整理好的书包给老师检查一下,然后放入抽屉”“最后我们要把清理出来的垃圾打扫干净”

忙活了一阵子,“现在看看自己的书包、课桌……有什么感觉”“感觉书包变小了,”“感觉书包变轻了”“感觉心情好好”……

“从明天开始,早到校后要我要检查你们的书包,过关才可以进班,以后会坚持检查,直到养成习惯”。

这天以后,孩子们慢慢的用心起来,做事情效率也有所提高。

整理书包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却是细心的体现,是有条理的安排,是积极的学习状态,它能够端正孩子们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改变拖拉,散漫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