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夏管凭经验

现在夏管看数据

如今的北大荒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早已变成了生动实践

智慧农业

深入到了农田管理的方方面面

广大种植户

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

胜利农场

智能生态站 服务玉米田

近日,笔者走进胜利农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看到,由智能太阳能杀虫灯、孢子捕捉仪、虫情测报灯、土壤墒情传感器等组成的智能生态站,矗立在田间地头,为周围800余亩的试验田提供全方位农情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趋势,这个农场开始加快对示范基地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目前,农场的种植户可通过手机,实现与田里的远程监控系统连接,动态监测墒情、苗情,让夏管变得既精准又轻松。除了虫害,各种病害也会影响作物生长,比如玉米锈病、炭疽病和霉斑病等。而智能生态站安装运行以后,种植户可以实现孢子病菌的可视化、网络化、标准化,从而让病害分析更加方便精准。工作人员也只需要在计算机前,便能准确掌握玉米孢子病害的动态,及时为种植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病害防治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这个农场围绕建立玉米种植高产示范区为目标,通过推广数字智慧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让大数据为农业赋能,驱动了农业生产向智能化转变。

马兴珠 袁忠兴

八五一〇农场

智能农机发力 地方农民享福

近日,在八五一〇农场与密山市白鱼湾镇合作的“双百双千”示范田,整齐划一的玉米长势十分喜人。天空中,一架大型无人机在发出“嗡嗡”的声鸣后,从尾翼喷洒出雨雾般的药水,所到之处,玉米叶被蒙上了一层轻轻的薄雾。田埂旁,农场农服中心技术员胡开萌正手持遥控装置,聚精会神地看着无人机的飞行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架植保无人机一次可载荷30公斤生物制剂,具备智能作业功能,能自主规划航线,返航添加制剂后,还能自动回到中断位置继续喷洒,操作轻松简单,且不会重喷、漏喷,一天作业面积能达到300亩以上。”胡开萌向好奇站在一旁的当地农民介绍道。今年,这个农场以全程托管的方式管理白鱼湾镇部分土地,带动当地农业生产从散户种植向规模性现代化种植转变。“他们农场的技术人员这些天使用无人机给玉米喷洒农药,一亩地差不多分分钟就完成了,比我们传统利用四轮车喷药简直是省事太多了。”当地农民露出羡慕的神情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这个农场充分发挥机械、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全力做好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始终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在智慧化管理上先试先行,引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化,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任梦

军川农场

“千里眼”远程诊断 无人机“出手”灭虫

近日,在军川农场科普管理区水稻科技样板合作示范区内,1台植保无人机距离地面3至5米的上空,正有规律地进行着植保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现场观察作业情况的农场农技人员介绍,在开始植保作业前,他们会参考平台监测、分析、反馈的田间害虫存量等数据,为农作物进行精准配药,提高农药利用率,防止药剂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农技人员口中提到的平台,正是这个农场大力倡导使用的智能化夏管平台。“多亏了这个平台,现在我们的防虫灭虫特别精准。前两天,我发现水稻叶片上有虫子,用手机拍下来后传到了平台上,平台会自动识别出是什么害虫,并为我提供了科学应对方法。有了这些技术支持,我相信今年粮食丰收指定没问题。”站在地头,看到害虫被消灭的农场种植户冯连军信心满满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个农场水稻已生长至九叶期,广大种植户正按照智能化夏管平台提供的数据,科学合理安排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实现定向清除田间害虫,达到作物补充营养、防病健身的目标。下一步,农场还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互联网+农业智能管理”平台,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农机精准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全过程“智慧”管控。

王婉莺 李成祥

文字编辑: 赵阳

审 核: 丁宁 张永刚

平面编辑:张芳玮

统筹:张永刚

监制: 刘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