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7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作为大会的策源地,北京也在积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自2021年开始,北京正逐渐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近四成,贡献率近七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为1733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6%,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995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3.9%。

目前,北京市正在逐步深化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等,培育新一代数字化出行、新型数字化健康服务、智能制造、数据支撑的研发和知识生产、数字金融、数字能源服务等新兴产业集群;建成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努力建成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数据原生基础设施,数字化场景得到充分应用,成为城市数字智能转型示范高地。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梳理出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样板。

标杆1:数智化转型

八十余个大模型北京约占一半 高效“算力网”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

随着ChatGPT掀起大模型发展热潮,人工智能产业风头正劲,迄今已有八十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近期北京市连续出台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等多项支持政策,释放明确信号、搭建伙伴平台、聚拢行业资源,助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数字中医大模型示范应用、多模态智慧金融大模型示范应用、自动驾驶大模型DriveGPT示范应用……近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北京市首批10个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应用案例,均由技术供给方与场景需求方联合研发,使得大模型技术能力可以深度结合不同行业需求特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更加深度融合。

以百度集团、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基于电力行业NLP大模型的设备运检知识助手示范应用为例,项目面向复杂电网专业场景智能化需求,基于“文心”大模型联合训练电力行业NLP大模型,已在电网设备、ICT客服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试点验证。初步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小模型技术,电力行业NLP大模型在电力专业分词任务上,F1指标提升9.27%,达到92.376;电力行业NLP大模型在电力营销敏感实体识别任务上,F1指标提升13.28%,达到94.947%。基于该项目成果,百度将联合国网智研院持续开展电力大模型共训,共同推进电力深层认知智能提升,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

根据《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北京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048家,占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总量的29%。根据白皮书,北京核心区域的产业集聚能力较强,已经形成了全栈式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在专利授权数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机构中,北京总部机构30家;我国已有24家企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10家企业总部在北京。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核心基础能力和资源。在首都,一张高效率的“算力网”正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近年来,北京市提出建立协同高效的算力中心体系,建设2个市级算力中心、多个区级算力中心,形成全市“2+15+N”人工智能算力格局。

今年2月,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成立,落地中关村门头沟园。据了解,该中心一期算力规模达100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计算速度),可为企业和科研单位等提供昇腾AI澎湃算力服务,实现“政、产、学、研、用”全流程的打通。目前该中心已首批签约企业及科研单位47家,预计算力使用规模超过248P。未来还将持续扩容,短期算力规模将达到500P、远期达1000P,力争成为北方智能算力枢纽中心。

今年5月发布的《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到,将新增算力建设项目纳入算力伙伴计划,加快推动海淀区、朝阳区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形成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能力。

而多个北京算力中心本身,也引入了AI节能、间接蒸发冷却等多项高效节能“黑科技”,推进“双碳”绿色发展战略落地,加快节能降碳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打造绿色数据中心集群。炎炎盛夏,北京电信瀛海算力中心,机房设备依然“冷静”运转。“我们接入10台间接蒸发冷却冷水系统机组,设备对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大幅降低,系统全年都能节能运行。”北京电信“双碳”专家王迪介绍道,该项目应用了国内首个数据中心二氧化碳载冷系统,节能40%以上。在亦庄次渠智算中心,北京电信运用冷媒直冷技术,年平均节能率44.8%,减少碳排放2000余吨。

标杆2:5G+融合应用

5G用户数近4000万, 随时随地感受高质量5G应用

标杆3: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协助治理85万人超大社区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韧性治理

输出高效的城市级运行管理智能解决方案,让城市更聪明,一直以来都是北京数字化建设的的重要方向之一。回天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社区”,常住人口超过85万人。但是近年来,这里的居民却感到“没那么堵了”。原来,通过引入城市大脑,北京“回天地区”部分路口利用智能算法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长,帮助居民实现“少堵十分钟”。据测算,试点路段单个红灯等待时间平均下降10%以上。

不止是交通方面,回天地区居民在“城市大脑”的帮助下,感受到越来越便捷的生活。2021年7月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社区建设工程”,其中明确表示北京的数字化社区建设以“回天地区”为试点。回天城市大脑指挥调度中心正式运行,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三个领域建设九个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服务社区百姓。

据北京未来科学城科技公司回天大脑项目负责人张东元介绍,“回天城市大脑1.0”包含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交通出行3大领域,9个场景,以及基于“回天有数”的城市体检、行动计划、周报日报三个专项成果,并在部分试点投入使用。其中以精细到户的人口数据化采集与管理办法、智能门禁系统等已经成为回天地区的疫情防控、群租房治理、垃圾分类等诸多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基于“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形成的一整套闭环的事件业务办理流程与反馈机制,正逐步得到社区居民和基层工作人员的认可,在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这套系统的智能管理和指挥下,区内正在逐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未来,作为回天社区的普通一员,当您清晨起床开始新一天工作的时候,搭载有智能传感器的城管巡查车、外卖车、快递车已经分布在回天的各个街道、小区,对周边各类环境数据进行采集,为您实时监测环境状况;疫情之下,当您和亲人、孩子安于家中,共享时光,小区的门禁的智能门禁系统,会24时小时为您记录每一个出入小区的车辆、面孔;当您出门,智能交通为您疏堵;当您归家,有共享停车为您找位;作为回天社区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有日报为您精准推送所辖社区的最新动态,人口流动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周报及月报,为您总结社区运行趋势、安全态势、有哪些数据反应出居民生活的最新形势……

面向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发展,构建宜居、韧性的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已成为普遍共识。在数字化时代,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北京正在借助政务云等数字技术的力量,逐步实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回天大脑”的项目实践为城市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城市韧性治理,可以促进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治理能力的提高,增强地区居民获得感,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标杆4:车路云一体化

全无人自动驾驶车驶上街头 车路云一体化功能逐步推进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可以打到“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最炫酷的出行方式了。打开手机App,像呼叫网约车一样预约一辆无人车,上车并在后排就坐后,屏幕上首先显示起点和终点,点击“开始行程”后,在语音提示下,做好安全准备。车辆启动后,屏幕实时显示车辆位置、车辆下一步行动及周边情况。与此前的无人车相比,这种“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驾驶座位上并不设安全员,方向盘则引导车辆行驶而自动旋转。

不仅是车辆方面,北京的路也在变得越来越智能。依然以亦庄为例,在亦庄新城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百度已建成332个数字化智能路口基础设施,示范区交通建设优化效果目前已实现单点自适应路口车均延误下降28.48%,车辆排队长度下降30.3%,绿灯浪费时间下降18.33%,4条双线干线绿波道路车均延误减少16%以上,大大提升了群众日常驾车出行的效率。

北京是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北京市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2020年9月,北京市正式设立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示范区统筹“车、路、云、网、图”等各类优质要素资源,瞄准L4级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运营。2021年4月,成立全国首个以管理政策创新为核心的先行区,系统构建了“2+5+N”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政策体系。通过示范区与先行区建设,有效加强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推动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截至目前,已累计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超600台,累计测试里程超1000万公里。其中,百度等企业在推动全无人自动驾驶规模化运营上优势明显。凭借在自动驾驶领域十年来的技术积累,百度Apollo已获取自动驾驶专利族3477件,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目前,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全场景运营示范工程统筹“车、路、云、网、图”等要素资源,示范区全域内60平方公里、329个路口、双向750公里城市道路实现了车路云一体化功能全覆盖,超高速无线通信EUHT专网助力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

当前,北京数字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千行百业借助数字化转型突破新增长点。近两年来,北京先后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北京市数据中心统筹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助力构建数字经济新体系。本次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全面展示北京以及全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并在高端讨论中碰撞出新的观点,促进全国数字经济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前瞻

未来北京还将有哪些数字经济城市标杆?

北京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策源地。北京率先提出布局北斗产业2.0,在北斗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已有基础上,加快发展北斗时空信息产业。目前,北京市经信局目前正在牵头编制未来三年推进北京市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北京打造成为北斗时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泛在服务、深度融合、智能应用的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大模型方面,国内迄今已有80余个大模型公开发布,其中北京约占一半。当前,北京正加快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北京将加强政策创新和标准引领,在政务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率先落地应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