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市场规模将达到841.4亿元,2020-2025年CAGR为22.2%。据36氪研究院预测分析,科技赋能下的美妆行业将迎来爆发,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一万亿元左右。

美妆产品的研发过程是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材料学、环境科学等学科技术碰撞融合的过程。科技将为美妆行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和提升。其中,以生物科学为主的前沿技术将持续助力美妆创新产品研发生产。

01

美妆 X 科技:合成生物原料创新

在开发功能护肤品领域,原料创新在美妆消费品领域已成为新一轮驱动力。从知名头部品牌到小众新锐品牌,均不断加强上游合作,增加投入研发。

美妆原料生物提取局限是周期长、存在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合成生物学改变了原来传统的获取物质的方式,更低能耗、低成本和绿色环保,所以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原料的创制上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图片来源:全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全网

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的绿色生物制造可制备美妆、护肤、医美领域的生物活性原料。利用生物质的原料,微生物细胞或者酶在生物反应器当中,将此原料转化生产出化妆品的原料或产品。这些原料通常包括油性的、粉状的、水性的,表面活性剂、添加剂等,可用于护肤、毛发、彩妆,并且含有美白保湿、抗衰、控油、清洁润肤、修复等功效

02

美妆健康合成生物原料及产业链

无论是原材料厂商、技术平台公司、还是下游的品牌厂商,都在尝试布局新技术。

在我国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里,已经有非常多的可以通过绿色制造,如传统发酵方式或者是合成生物技术来制造。比如麦角硫因、透明质酸、依克多因、玻色因、胶原蛋白等活性原料

同时,我国已经涌现一大批以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用于美妆、个护、医美等领域的生物活性原料、天然原料国货企业,或一些头部企业进入合成生物美妆个护产品赛道。而国际美妆品牌同样关注绿色可持续趋势,加大上游绿色来源的功能护肤原料合作及研发。

合成生物美妆个护领域产业链,图片来源:DT新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成生物美妆个护领域产业链,图片来源:DT新材料

对此,DT新材料整理了合成生物美妆个护领域产业链。据调研,介于市场绿色理念及功能探索的需求,合成生物原料企业通常会收到终端品牌需求,进而探索可行原料合成生物研发,而产品功效、批次、质量也会针对品牌不同的要求而不一样。

从终端社会责任趋势及下游需求出发,消费者探索美白、抗皱等高端功能贪多。合成生物上游技术开发并供应功能原料,如透明质酸、氨基酸、依克多因、麦角硫因、胶原蛋白、银耳多糖、角鲨烷、红景天苷、鼠李糖脂等。最终与下游品牌合作,进行配方开发及销售。

03

我国个护美妆领域合成生物原料布局企业

我们看到许多选择化妆品领域从事管线研发的合成生物学公司,以及相关的技术布局公司,国内,如上市企业华熙生物、嘉必优、水羊股份等。嘉必优,近些年大力布局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中的 “高附加值功能活性分子”的技术优化、新技术开发及新型活性分子的探索。

在新星合成生物学企业中,化妆品方向上的研究与布局依旧是热门领域。

蓝晶微生物,有着美妆新功能分子上的管线;弈柯莱生物引航生物,均布局了β-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中科欣扬布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布局有美白抗氧化天然成分管线的光玥生物等。

8月24-25日,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3),将进一步分享合成生物美妆个护产业分享,并于现场搭建合作洽谈平台,欢迎参与交流。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生物基能源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