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的战略意义到底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在中国你甚至都不需要问国防部,看似和军事不相关的生态环境部就能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为了保护环境,严禁一切洋垃圾的进口,但有个例外,废旧的二手航母除外,核善中国人表示依然可拿过来换几个不锈钢脸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标志着中国进行生态保护的决心,同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实施方案》,相关主管部门也多次发文要求严禁洋垃圾入境,打击洋垃圾走私。

为实施起来有据可依,生态环境部还给出了一个《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将各类废物指名道姓进行拒收,然而在目录的结尾,面对可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动结构体时,务实的中国人表示都是废船,除了航母,除了航母,还专门强调两遍。

最严环保网开一面,垃圾只收航空母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国生态环境部这个清奇的角度,就不难看出航母别说是生龙活虎,就是死了化成白骨,也依然是价值满满令人敬畏垂涎。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作为昔日红色巨人的重要军工中心,依然保有着大量的战略级武器,核弹、战略轰炸机、以及核动力航母,美国答应保护乌克兰的安全,作为交换,乌克兰需要销毁苏联时代留下的各类武器,其中绝大多数乌克兰人自己看着处理就行,但唯独上述三样,美国亲自威逼利诱要看着败家子将它们拆成废渣才甘心。

航母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也体现在世界各国对自家航母的命名上,英、法、美、印都不约而同地用颇具威望的国王和总统名字来命名航母,将其当做国家权力和主权的象征。

那为什么中国不用国家领袖来命名航母呢?难道是因为不够重视吗?

当然不是,不用领导人的名字作为航母名称,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教员风格,在49年进北京城前的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禁止给领导人祝寿;禁止用领导人的名字作城市、街道、工厂和建筑物的名称及地名,以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以防止骄傲自满的现象。

教员在世时的人民币也从没出现过领袖头像,取而代之的是各族劳动人民。

今天我们的航母以省域命名,不仅暗含国际法,航母巨舰是国家移动的海上领土,还暗示着各位,这种大件将来一定少不了,不然各省军迷闹意见。

关于如何打航母,中国的民间大神这些年给出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战术,这其中最登峰造极一劳永逸的流派,当属给航母甲板洒油~

既然航母的战斗力都来自其上搭载的各型战机,有人就灵机一动献出妙计,如果往航母甲板上倒一种不易清除的油,战斗力它不就没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提问一经出现,立即登上了问答网站的热搜,瞬间引爆了军迷的群嘲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加大药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提问,堪称军事版的何不食肉糜,航母作为现代战争中常规武器的集大成者,兼具战术和战略的意义,不要说突破航母编队,就是单单在大洋深处发现航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今天我的身边依然有不少人对于航母抱有两个极大的误解:

一是认为“航母目标大,容易被发现”;

二是觉得“我们有东风快递,航母编队再厉害,一轮导弹齐射给它扬了简直不要太简单”。

航母的确很大,大到你只要站在它身边抬头望一眼,就能感受到窒息的震慑,但这个尺寸和广袤的大海比起来,依然小的像一粒沙,福建舰的甲板面积约为19500平方米,而太平洋的面积是1.8亿平方千米。

在大洋上发现一艘航母,甚至比你在篮球场上找根腿毛更费劲。

航母动辄上千公里的作战半径,让距离成了它最好的隐身涂层,如果航母在北京,那么它派出的歼15舰载机所掌控的区域,大概是在福建福州一带。

航母虽大,但绝不是活靶子,它所扮演的真正角色是黑暗森林里,悄无声息的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张航母宣传画,由世界第四大军火商美国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制作,它被悬挂在五角大楼的海军办公室里,画面上的尼米兹航母下方有一行字,写着”90000吨外交“。

当中国没有航母时,美军强迫中国的集装箱船 “银河号”在国际水域接受检查,可是并没找到莫须有的化学武器。

当中国服役辽宁舰时,美国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当山东舰服役时,美媒突然改变了说法,称没有 “中国威胁”的证据,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杜特尔特拒绝在东盟峰会上提出海牙裁决和黄岩海问题。

当福建号下水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登上美国蒸汽弹射的航母,并向美方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技术问题,问“中国真能操作他们造出的电磁弹射航母吗?”

这个史称“岸田问舰”的诛心名场面,狠狠抽了美国爸爸的大脸。

随着中国人均航母基数的不断提升,第一岛链正从套在我们脖子上的绞索,逐渐变成了美国亲手奉上的军事人质。

造一艘航母很难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以久负盛名的美国达利安造船厂为例,其下属的造船医院,是达利安市公认的治疗骨关节慢性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最好的医疗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航母这件事儿,是建立在拥有庞大产业工人群体基础上的,是千千万万船舶工程产业链条上的劳动者,支撑起的国家雄心。

海量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仅凭这一条,很多国家都没戏。

这个始建于1898年的造船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外加国家级的重大项目投入、和苏联的遗产,才在一百年多后,终于摸到了建造航母的图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一座上千人的城镇、一个军用机场、一个大型军火库、一个大型燃料库、一个指挥中枢,外加一个超级发电站,全部都集成在一艘船上,还得保证它跑得快,时速不低于55公里、大风大浪耐久度高,全世界有航母的都算上,包括光杆航母、半修半用、甚至没有舰载机的,大概也就9个国家。

而且更关键的是,如果你要造航母,就不能只造航母,你要造防空的巡洋舰,要造垫后的驱逐舰、贴身肉盾的护卫舰,还要奶量足够的超大补给舰,看不见的水下也得几条大黑鱼,哦对了,最关键的差点忘了,你还得整上几十架负责踹门、预警、反潜的各型舰载机。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造航母这事儿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么不做,要么不停,只造一艘是嫌死的不够快。

1993年,俄罗斯总理探访黑海造船厂,询问完成“瓦良格”号需要什么时,厂长马卡洛夫回答“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我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当年那个伟大的国家已经不在~
后来有一个更伟大的国家让瓦良格号涅槃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不明白中国为什么给自己拥有的第一艘航母,刷上“16”的舷号,那是因为这已经是建国后,人民海军所提交的第十六个航母计划,前十五个虽然无人知晓,但在海军人心里,他们每一艘都拥有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