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其技术来源为英法联合研制生产的一型远程巡航导弹-斯卡普EG,由欧洲MBDA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生产,主要进行远距离打击。在2011年的叙利亚战争中,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战斗机阵风和幻影2000就挂载了这型武器出击,总共发射了12枚,对叙利亚的战斗机机库、地面雷达、防空指挥中心、桥梁等进行精确打击。

技术参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技术参数,导弹体长5.1米,导弹翼展3米,导弹直径0.48米,导弹重约1.3吨。导弹射程超过300千米,在给法国的最初版本中,最远可击中560公里处的目标,采用小型TRI60–30涡扇发动机,发动机最大推力5.4千牛,最大飞行速度0.8马赫,采用了串联聚能穿甲弹,采用了惯性制导,加全球定位和地形匹配,加红外末端制导,打击精度约5米左右,可同步回传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暴阴影整个弹体相比较斯卡普没有太大区别,采用了模块化舱段。分为前、中、后3个舱段,分别为导引头舱、战斗部舱和发动机舱。导弹内部搭载了GEC马可尼公司的红外成像导引头,INS惯导与弹载计算机,顶部则装有GPS天线,侧面则有数据链天线,这样能够实时匹配所获取和接收到的信息,根据定位系统和接收机随时机动变道躲避敌方防空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形整体采用隐身化设计(这也是风暴阴影最大的优势),弹头位置较尖端,中段过渡平缓,外形有些类似于箱型。这样能够增大弹体应用空间的利用率。导弹外壳可能采用了类似于美制AGM–158的碳素纤维弹体,这种材料耐热耐应力拉伸效果更好,能够承受更大的重力加速度,能够让导弹做出大过载的高机动动作,规避敌方防空系统,在2018北约攻击大马士革时,叙军的山毛榉防空导弹花了大力气,在空中进行了四次将近90度的机动变道才拦截了一枚风暴阴影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弹战斗部由英国国防评估与研究局.英国航空航天公司皇家军械分部和汤姆森-索恩导弹电子(TME)公司合作研制,是一个直径450mm,450公斤的BROACH硬目标贯穿双战斗部,第一级是采用150公斤大锥角药形罩的聚能穿甲战斗部,第二级则是300公斤的聚能穿甲战斗部,打击威力超过2000磅的航空炸弹直击,这样的设计能够威胁冷战时期的永备性防御工事。

后续应用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北约武器弹药,那势必得在乌克兰战场应用一下,2023年5月英国开始向乌克兰提供风暴阴影,乌克兰将其应用在升级改进之后的苏24M/MR攻击机上,这也是乌克兰空军唯一能够搭载风暴阴影导弹的机型,苏25和米格29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导弹1.3吨的重量已经超过了这两型飞机的有效荷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12号,乌克兰军队出动了1架经过改装的苏-24战斗机和一架担任护航任务的米格-29战斗机,由苏24挂载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打击了位于卢甘斯克市区的一个俄罗斯军事基地,在这次打击中一共向预定目标发射了1枚美国制造的ADM-160诱饵弹以及2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乌方称打击摧毁了大量俄罗斯军用物资,同时还击伤了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维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暴阴影造成的最大一次伤亡发生在2023年的5月29日,乌克兰方面通报称,乌克兰游击队提供情报称:四辆载有俄国军事人员的大巴车在一天前抵达马里乌波尔Yurivka村的俄军兵营,乌克兰空军用英国提供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对其进行精确点射,乌方称约100多名俄军死亡,400多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6月22日,乌克兰当天凌晨发射导弹袭击了连接俄罗斯控制的赫尔松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的琼加尔大桥,造成了桥墩部分钢筋裸露,迫使其部分交通改道,这座大桥是1783年克里米亚半岛并入沙俄帝国后,建造的第一座横跨琼加尔地峡的桥梁,被称为通往克里米亚的大门,经评估之后桥梁能够通过小型民用车辆,工兵部队对其进行了抢修,这次打击成功迟滞了俄罗斯对赫尔松的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乌军得到这型武器之后广泛用来打击俄军远距离目标,6月份时俄罗斯曝光了一段视频,是俄军使用铠甲S1型防空系统拦截风暴阴影,在锁定了导弹之后俄军发射了两枚57E6E拦截弹,但都没有命中目标,导弹在俄军面前眼睁睁的打击到了地面并发生剧烈爆炸。不过也有部分观察员说两枚拦截弹成功让导弹进行机动变道,导致这枚风暴阴影打击了空地而非预定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份俄罗斯再次发布一部视频,同样也是由俄罗斯铠甲S1型防空系统负责拦截风暴阴影,不过这次的结果却不大一样,俄罗斯防空系统这次通过咬尾动作准确命中了这枚飞行中的风暴阴影,这也是开战以来铠甲S1击落的第二枚风暴阴影导弹,铠甲S1使用的57E6E拦截弹最大速度能够达到3.82马赫,用来尾随追击高亚音速的导弹还是简简单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7月9日下午乌军发射了2枚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打击对准了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核电站发动,一旦被乌军得逞极有可能造成包括核泄漏在内的多种人道人道主义,好在一枚被俄军击落并缴获,但导弹的所有关键部件都保存完好,另一枚则是被俄军击落的苏-24战斗机,还未发射的完整暴风之影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击落这枚导弹之后俄罗斯哥萨克“巴尔斯”第11志愿分队与“沙皇之狼”特种部队,快速抵达掉落点进行搜索,意识到大事不妙的乌军对这个方向进行了火力打击,不过俄军还是设法完成了任务。目前该枚导弹正被运往俄罗斯国防部第46中央研究所进行拆解研究,俄军事专家将“破译”这种导弹控制系统算法,同时将破译结果与俄防空部队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军使用这款导弹造成俄罗斯较大损失的最新事件发生在2023年7月11日,乌克兰武装部队袭击了俄第58集团军指挥所。此前俄军将一家酒店改为指挥所,被北约侦察系统发现之后通报乌克兰,随后乌军对该地使用风暴阴影进行打击,据当地民众说酒店发生了剧烈爆炸已经塌方,该消息得到了马里乌波尔市长顾问安德留申科确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界猜测英国一共援助了乌克兰300枚以上的风暴阴影,不过因为乌军符合条件的投送平台过少和俄军的防空系统过于密集,乌军发射的导弹大部分并未对俄军造成决定性损失。作为回应俄罗斯宣称自己一共击落了超过30枚以上的风暴阴影导弹,这个数字统计的有多少水分谁也不清楚,只能是等到战后复盘才能真相大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