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怕痛,但痛的感觉会让人记住,包括人之所以喜欢辣,也是一种痛觉。而投资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必然,逃避错误,也就等于逃避利润,所以真正要做的是接受和迎接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纠错和改善,这样利润也就来了,也就有了提升空间。
不犯错,不成长;不失败,无利润
在学校上学,公司上班,包括自己做研究,做学问,创业者,这三者最大区别是什么?玉名认为是对错误的态度,学校也好,公司也罢,鲜有包容错误的,这样导致很多创新,离奇的想法,最终被压制了。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学校要考试,公司要考核,哪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做别的思考。但如果是要做研究,做学问,创业来说,就真的是需要你奇思妙想的能力,有时候还会因为“无心之举”而收获,说白了,反而是功利之外的很多事儿,决定了成就。股市行业研究也是如此,很多时候,真的是考验投资者试错、尝试、研究的能力,不犯错,不尝试,根本就不可能把握到机会。比如说,我们会发现地产的产业链都是跟随地产周期兴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失败者?失败者认为他们比市场更精明。失败者习惯以阴谋论看市场,认为市场中有某种秘密系统和指示,可以凌驾于个股价值之上,来左右市场。失败者不采用止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终究是对的。——这个不是说针对某一类股民,而是说用于自我检讨,玉名坚信我们犯错的时候,实际上是市场在提醒我们于补课和反省。说白了,这不是市场算计我们,或者说有某种资金,就是盯着你手中那微不足道的筹码,而是我们没有按照正确的做法去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败是投资的一部分,输得起,是学会投资的必经之路;就好比,所有学轮滑、滑冰、滑雪时,我们都是先学会摔倒,说白了,能摔倒后不受伤了,才会放开去做很多事儿。投资也是如此,不可能不经历失败,失败后不伤筋动骨,总结经验,然后继续战斗,这样才能成长;所有的努力和犯的错,都是有价值的,而且有些错误是需要改变的,不全都是运气因素,必须要解决,才能博弈,否则就应该规避,毕竟我们要承认自己的能力圈是有边界的。比如说金融超额收益就来自于新增社融增速等因素,这些都依托于实践后补充认知得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明显处于经济弱周期

比如说股民博弈新兴行业的(新能源、新能车、芯片/半导体、创新药/疫苗等),绝大多数都是看上了行业上涨时的巨大空间,这是正确的,毕竟拓展天花板收益;但忽略了,所有博弈新兴行业的基础是源于有底层逻辑的股息模式《手把手教会弱周期、长周期的盈利工具(股息模式)》),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长期思维绝不是靠所谓的死扛,死守,恰恰是最务实的,要活下去,活得好,现金流的产出就非常关键,有了这个保证才会有好的生活,好的心态,也才会有好的投资。很多股民,只看到了某一个节点的操作,忽略了投资组合,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股息模式是投资组合关键的底层逻辑

还有,股民会觉得选股就是选到个股,然后就是闭眼买了就有了收益了;其实这是错误的。通过反复实践,股民应该明白了选股的意义是明确博弈个股的节奏和行业规律,然后按照对应的因素来制定契合度高的策略,这样才能产生利润。以波段行业为例,是起伏跌宕的,可以选择行业周期的相对低点,守候一个大的景气周期,这样的意义是遵循行业大周期;而如果是熟悉个股的,实际上是可以利用大跌后的波段节奏来进行反复操作,这样看上去同样的个股,操作截然不同,却都是合理的,遵循相关规律。接下来,我们具体针对几个博弈过的行业,从错误和实践中总结起来的经验,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