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是茶道本身充满了诡辩逻辑,并不是一般人能够鉴别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道,就是品茶的美感之道,也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美感仪式。看似无懈可击,但其中充满了很多诡辩逻辑。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会不习惯茶道的慢节奏,以为毫无用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美感在里面。或许,城市人已经被快节奏的生活给同化了,工作和生活加快了节奏,甚至被时间卡得死死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空闲。他们需要慢节奏,需要调整身心,学习茶道正好可以修身养性,但是,他们并非那么认同茶道,而是认为茶道本身就是耽误时间,没什么意义。

为了应对快节奏的生活,很多商家制造了茶饮料,用塑料瓶子封装,放在超市里售卖。只要几块钱就可以买到,买到之后拧开瓶盖就能喝,没必要非得走茶道的一系列流程。方便快捷的同时,给人们带来了美感享受。并不能说超市里卖的瓶装茶饮料味道不好,也并不能说没有什么文化涵养,甚至茶饮料比茶道弄出来的茶还要好喝,只不过人们不愿意承认,或者人们承认了,只是卖茶的商家不愿意承认。说白了,还是负责茶叶买卖的资本推动市场发展,同时控制舆论导向,一方面要给超市的茶饮料以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要给茶道以推广的空间。毕竟,茶道并非只是喝茶,还有修身养性的因素在里面。人们学习茶道,就要耐住性子,放松身心,专注于每一个环节,最终喝上自己泡的茶,就算是一种享受了。

学习茶道要认真,要遵守每一个环节的规定,还要弄得恰到好处。从烧水、洗茶碗,到最终冲泡成功,其间有着复杂的流程,也有很多道具。展示茶道的人不像是喝茶,倒像是表演。也就是说,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表演,是在展示茶道的美学特征,并非为了实用而展示。于是,茶道就成了一种表演,一种吸引人们过来,遵守刻板节奏的颇具美学和自恋意义的所谓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节奏并不一定美,茶道的慢节奏也是如此,很可能是老年思维迟钝的表现。在封建社会,茶道已经流行,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必备功课。只是,这种表演性质的茶道也只有文人士大夫们可以学习,毕竟他们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可以用夸张的动作,配合优雅的音乐表演茶道。倘若一个农夫,干了重活,热得不行,非得要喝茶,这个时候还是超市里的茶饮料比较好,一点都不烫,拧开就喝,口味还不错。要是等着表演茶道的人泡出一杯茶来,恐怕农夫早就渴死了。劳动人民需要实用的茶水,而不是茶道的表演。统治阶级的人喜欢茶道,喜欢这种兼具了泡茶任务的表演。可见,茶道也分接受的阶级,分市场接受度。

人们要修身养性了,就要学习茶道,而不用修身养性的人,却并不会欣赏茶道,甚至根本不知道茶道是什么东西。随着市场的推广,超市的茶饮料日渐增多,可供人们开盖速饮,也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等到方便快捷的茶饮料占据市场很大份额的时候,茶道的生存空间就被大大挤占了。或许,以后茶道会逐渐消亡,或者像现在一样保持一种修身养性的属性,做市场推广,就跟太极拳的市场推广一样。不过,茶道的慢节奏早就被资本抛弃了。资本需要的是快节奏,是人们全身心投入,而不是像茶道那样慢悠悠地做事。茶道本身有很多规矩和讲究,而这些规矩和讲究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也都会束缚人的身心发展,要人们遵守的同时,性情变得柔顺,变成一套严格程序和规矩内的活动,思想也会大大受限,进而沉迷到茶道布的局中,不能自拔。尤其是一些有着自恋属性女人,一旦学会了茶道,就像是学会了封建社会的女德一样,不但觉得很陶醉,而且觉得是一种享受,但在别人看来,已经身陷其中,自恋并且无法摆脱了。

茶道就是一个局,进入之后的人会被程序和规矩束缚,也会在这种束缚下被调教,变得专注而和顺,却不会关注茶道之外的事情,即便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也仍然要沉醉其中,似乎已经忘掉了烦恼和忧愁,却不知道只是自己沉醉其中,而身边的人和事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茶道可以调节心情,驯服人的内心,却让人自恋,被束缚,甚至被规矩操控和奴役,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自我欣赏,没什么进取之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资本是对的,推动茶饮料的普及,而不会推广充满诡辩意义的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