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痱子成为许多人群每年夏季固定的“老友”。

痱子的成因

痱子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人体汗液分泌增多,不易蒸发,导致汗孔堵塞,阻塞的汗腺继续分泌汗液。这样淤积的汗液使表皮汗管内的压力增加,导致汗管扩张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在皮肤下出现许多针头大小的水泡,这就形成了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痱子分类

红痱(红色粟粒疹)

红痱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白痱(晶形粟粒疹

白痱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部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皮,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脓痱顶端有针头大小的浅表性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些人群易长痱子

儿童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儿童皮肤娇嫩,活动量大易出汗,尤其是婴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有一些部位出汗不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肤娇嫩的成年人

有一些人的皮肤比较嫩,汗腺导管容易破裂,形成囊胞。

肥胖多汗的成年人

肥胖的人皮肤皱褶较多,加之多汗,易导致汗液排泄不畅而形成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质虚弱的成年人

体质虚弱的人代谢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汗液排泄不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个部位均易生痱子。

痱子的预防

通风

室内要通风,尽量降低室温,保持凉爽及干燥,湿热的空气对痱子的消退不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澡

勤洗澡,洗澡时要用温水,禁用热水烫洗,凉水也不好,禁用带刺激性的碱性肥皂,洗后要立即擦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

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饱,少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可多吃青菜瓜果,饮品以绿豆汤为佳。

防晒

避免直晒:紫外线照射对皮肤伤害很大,即便不会出痱子,也可能导致晒伤,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玩耍,夏季外出活动也应避开最炎热的时间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衣

夏季服装要轻薄、柔软、宽大一些,最好是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的纯棉织物,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

对于小孩而言,不要让宝宝直接睡在凉席上,最好在凉席上铺上床单和毛巾被,这样可吸汗,避免长热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发

如果孩子头发很浓密,会影响皮肤散热,容易长痱子。可以把孩子头发剪短,但不要剃光头。因为剃头容易把头皮刮伤,引起感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稿件来源:陕西省皮防所

本期统筹:陈小瑜

本期编审: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