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无贵贱,人心有高低;腕间存道义,谈笑品茶香。钟表茶馆,讲述表友自己的故事,我是老面。

有个小品牌,近年来提升很快,二级市场也由低迷逐步提振。表做得的确不错,但是国内团队却不给力。有一次她们宣传新款,我一位朋友想买,联系了官方人员,对方一是不知道国内售价,二是过段时间告知不进入国内,那宣传个什么劲呢?
前些天好友对我讲:有表友在该品牌订了一枚表,到了交表的日子被告知:要推后,有新政策。什么政策没说,无外乎搭售滞销高价款呗。表友很气愤,是啊,换谁都生气。最终就是不再买他家的表。
朋友聊天时讲,这不是品牌的问题,是中国区的事情,瑞士那边表做得不错,可就是国内代理出幺蛾子,不断消耗品牌形象。把市场一步步做坏。本来就小众,还这样,真是尴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种说法,作为非商业民族,我们没有契约精神,没有法制观念,没有公民意识。可能这种说法太过绝对,但在现实生活中,把上面的三个“没有”改成“缺少”,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聊到这里,想起了所谓的“贵族品牌”对消费者的所作所为。花钱买表?没那么简单,先审你。填表吧,把你扒个底儿掉,看你有没有资格买他们的表,有没有资格排队,有没有资格戴他们的表,还有就算您买到他们的表了,怎么处理自己的表,他们也有“严厉”的规定。。。

以前呢,国内刚刚有“跪式服务”,大家义愤填膺,纷纷声讨。现在的“跪式消费”却让一些人欣然接受还自觉面上光彩无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能力消费高端腕表的人在国内太多了,很多人站着挣钱,站着消费,不受媒体影响,不被道德绑架,不被品牌洗脑,有自己独立的审美和意见。这样的人对于品牌来讲只是过客,不会被长久地收割,不是他们的重点。

品牌需要的是,长久不断地被割,被他们洗脑,随他们摆布的消费者。且要培养出这样的国内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鉴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哪怕此类人群占很小比例,也足够他们收割了。深层次原因不说了,这些买办算是把国人琢磨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生活中,有位品行高尚的腕表收藏家,早就是上面品牌VIP,只因讲了几句公道话,就被该品牌拉黑。可见他们怕的是什么,求的又是什么。一个腕间的小玩意儿,真的不至于,装得太过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看表吧。先给表友们介绍一个独立制表品牌Laine。在去年10月钟表茶馆介绍了他用古董计时机芯改造的腕表(点击链接即可打开):经典古董计时机芯改装腕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图中能感觉到表盘,表壳的设计略显生硬。

之所以介绍这个品牌有两个原因,一是L兄推荐,Laine在香港已由Swiss Prime Brands代理,国内表友订表,交流会方便些;二是曾经有朋友问我Unitas 6498机芯最小可以做到多大表径及具体品牌。我知道的是40.5毫米表径,至于品牌却一下想不起来了。直到L兄提醒才想起来Laine做的表就是40.5毫米表径。

图片来自官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aine GG3有三种图案由专业工匠用老式机床手工完成。螺丝和宝石穴及夹板倒角都经过手工抛光。表壳厚度11.3毫米,表耳间距20毫米。这对几乎所有表友都是友好的尺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枚机芯,资深表友们真的是太熟悉了,也是见得太多了。用这枚机芯改装的品牌,独立制表师(品牌)也很多。然而,改得好的,改得好看的却是寥寥。

比如从板路上看,一眼看穿基础机芯;或者改变夹板走向却间距过大反而不美;对藏家关注的擒纵轮,摆轮夹板却不做修改美化;摆轮不进行升级等等。

机芯性能,稳定性都没得说,但是要做好看,脱胎换骨,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orsti Laine祖籍芬兰,在瑞士成立品牌。这枚机芯经过精心修饰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表友们可以欣赏下他的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该品牌的Laine V38自动腕表由Vaucher 5401提供动力,钨金属珍珠陀刻有花纹。该款腕表直径为38毫米,厚度仅为9毫米,防水30米,适合喜欢更小表壳尺寸的消费者。同样有三款表盘,各种颜色,三种指针可以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芯数据:直径30.00 毫米,机芯厚度2.6毫米,动力储备48小时,零件数160,29钻,摆频3 Hz(21'600 A/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官网显示的价格,两款腕表均是税前11500瑞士法郎。香港的售价是8-10余万港币。预订到交付需要数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