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客气地讲,但凡到印度做生意的外企,都没有一个能“完整”走着出去,不是在罚款,就是在罚款的路上,以至于很多企业纷纷吐槽:“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前有小米被罚48亿,不还允许人家上诉,后有出现上海电气集团经过8年的官司才拿到了所谓的尾款,这使得各国对印度感到极度失望,甚至有人直言印度是故意设立“国家级杀猪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印度,近年来成为各国投资的首要对象,庞大的人口市场吸引着外企前往,即便是知道在印度会遭遇“杀猪盘”,也依旧阻挡不了外企们的热情。很多中企也同样如此,直到小米被罚48亿,将近10年净利润被罚光之后,所有中国企业才明白,这场“杀猪盘”等的就是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近日郭台铭创办的鸿海集团在印度宣布,将推出与印度公司Vedanta的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前后投资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当时消息一出来后,引发印度的狂欢,甚至不少印度人在社交媒体上说“这是属于印度制造业的胜利”,认为印度制造已经找赶超中国制造。

不过鸿海集团前后在印度设立工厂,招聘工人,各种设备一切准备好之后,印度政府就开始各种“找茬”,要求鸿海集团能够将半导体技术全部交给印度政府,同时为了不让鸿海集团一家独大,印度政府又引进意法半导体公司,希望能够稀释鸿海集团的控股权。但是看到鸿海集团不答应之后,印度政府彻底翻脸,直接宣布将不会把补贴给到鸿海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郭台铭精明了大半辈子,没想到在印度这块地上栽跟头,印度不仅拿到鸿海集团各种设备和成熟生产线,还省下补贴款,可谓是一举多得,最后鸿海集团一气之下,直接宣布离开印度,而印度公司立刻将鸿海集团股权吞并。

然而面对印度精心准备的“杀猪盘”,各国企业纷纷中招,但印度唯独奈何不了比亚迪,根据印度《班加罗尔》的报道,印度政府原计划花费20亿人民币购买比亚迪1000辆电动公交车,但是印度却提出要求:只付10%的首付款,等到电动汽车全部到了之后,再将剩下的尾款给到比亚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丝毫面子都不给印度,直接要求印度全款支付,先付钱后发货,最后印度只能规规矩矩地付款。而比亚迪的做法或许会成为各国企业的共识,毕竟谁也不想“一分钱都带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