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美国媒体预测了几个大国在2023年将新生产的战斗机数量,以表明哪一类战斗机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以及数量增长最快的战斗机种类。

据预测,美国在今年将生产交付了48架F-35,而中国却将交付了112架歼-20、歼-10C和歼-16,数量是前者的两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美国军事观察杂志网站指出,战斗机目前仍是国家军事力量最具标志性的象征。作为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的武器,战斗机将继续被所有主要军事强国大量投资和生产,可以发挥从空中预警、进攻性电子战、防空压制、核武器打击、反运输以及空对空战斗等各种作用。

从海湾战争到利比亚战争,战斗机作为主力打击武器,决定了近几十年来许多战争的进程,这使得战斗机和先进防空系统的采购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优先事项,特别是在欧洲和东北亚等地区。

但是,战斗机的扩大生产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而且产量变化特别缓慢,因此一支庞大的战斗机部队需要花费数十年时间才能组建。所以,任何一种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都是最昂贵的武器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测:F-35将生产48架

由于F-15EX战斗机的生产进度遭到延误,因此F-35成为美国军方目前唯一能够保持生产的战斗机型号。该机也是西方世界目前唯一生产的第五代战斗机。

尽管F-35A被宣传为“21世纪的最佳战斗机”,但仅仅是西方势力范围外的其他国家缺乏同类产品。不仅如此,F-35远非机动性最强的战斗机,也不是最适于空对空作战的战斗机,而是旨在以“经济实惠”的方式提供隐身能力,使其能够非常广泛的部署。因此,该战斗机的生产规模将超过目前西方所有战斗机,几乎垄断了西方国家的战机市场,特别是在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测:歼-20将生产42架

除F-35外,歼-20是当今唯一投入批量生产的第五代战斗机。美刊指出,尽管歼-20同样强调隐身能力和先进航空设备,但作为一种更大的双引擎重型战斗机,主要将用于高端空中优势任务,与F-35截然不同。

美刊认为,随着歼-20的进一步改进,最新型号将对包括F-35在内的其他战斗机形成明显优势。相比之下,F-35不是作为非空中优势而研制的战斗机,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都不那么理想,也不能携带大型雷达。因此,尽管F-35和歼-20都具有分布式孔径系统等领先其他战斗机的技术,但歼-20凭借更大的尺寸获得了绝对优势。歼-20的远程空空导弹也优于F-35,迫使美国投入巨资加快开发AIM-260导弹,以弥补差距。

美刊指出,歼-20的生产规模也十分可观,估计已经达到当年F-22预期计划的生产数量。此外,歼-20的改型变种也超过其他五代机,包括基本型、改进WS-10C发动机的歼-20A、双座型歼-20AS和改进WS-15发动机的歼-20B等,其中歼-20B凭借全新发动机,已经成为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测:歼-10C生产42架

美刊指出,歼-10C从2018年开始服役,是中国空军从2010年代中期大量采购的三种战斗机之一。据估计,巴基斯坦的订单导致部分产能被转移前,每年的采购量可能接近50架。

歼-10C战斗机采用轻型单引擎设计,具有“四代半”的水平,整体性能方面被认为是单引擎战斗机中最接近F-35A的对手。歼-10C的隐形性能不足,但在可用率、维护简单性、飞行性能和先进武器方面得到了弥补。美刊指出,歼-10C被认为具有低运营成本和低维护要求,有利于大量部署。不仅如此,演习证明这款四代机仍然非常强大——在模拟交战中经常击败苏-35和歼-16

美刊认为,与歼-16或歼-20等重量级战斗机相比,歼-10C的航程相对较短,雷达尺寸和武器有效载荷有限。尽管如此,歼-10C还是提供了一种能力,使中国战斗机部队在航空电子设备、武器装备和飞行性能方面以较低成本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数量上取代了歼-7和歼-10A战斗机。与潜在竞争对手的绝大多数战斗机相比,歼-10C在各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测:苏-30/34/35将生产40余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凭借苏-27系列的性能优势,仍然一度保持了能够对抗北约的能力。但是30年后,俄罗斯空军仍然只能依赖苏-27的改进设计,包括苏-30M2/SM、苏-34、苏-35等等,这是由于俄罗斯在第五代战斗机运营方面遇到了困难。

上述苏霍伊战斗机,都是在伊尔库茨克(苏-30SM)、新西伯利亚(苏-34)和共青团(苏-30M2和苏-35S)生产的。它们之间虽然具有非常不同的能力和相对较低的零件通用性,但作战方面具有高度互补的能力。尽管如此,这些苏霍伊战斗机的采购规模仍然低于美国和中国单个战斗机,事实表明,与苏联时代相比,俄罗斯空军的战斗机规模已经小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测:歼-16将生产28架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量引进了早期型苏-27,以及增强型的苏-30战斗机,并在国内生产苏-27以及后续的国产改进型。美刊指出,利用中国在电子、武器和复合材料技术方面的进步,苏-27的衍生型号不断超越俄罗斯原版,最终形成了2014年开始作为“四代半”水准的歼-16问世。

美刊指出,歼-16缺乏苏-34和苏-35的强大发动机,但在大多数其他指标上都超过了它们。歼-16最显著的优势是更多地使用了复合材料,安装了AESA雷达,以及最重要的网络中心战能力和先进武器,尤其是兼容为歼-20开发的先进导弹,如PL-15和PL-10。

美刊估计,歼-16的采购速度大约是俄罗斯苏-30系列的两倍,约为每年28架,该飞机采用标准双座配置,性能在空中优势和对地打击之间实现了很好的平衡。但是,随着歼-20的成熟和交付量扩大,中国对苏霍伊衍生型号的投资将有所减少。(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