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人在活着的时候可以肆意去做任何事情,可一旦身死便万事俱休,什么都没了。

所以国人不喜欢世事无常,更畏惧勾魂索命的黑白“无常”

然而只有真正去了解黑白无常,才能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看破一些人生哲理。

鬼差无常的历史渊源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就有神鬼之说,也因此诞生了“鬼文化”

那时候的人们还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对事物的探知多是依靠做梦,在梦中见到自己去世的亲人,醒来后却消失不见了。

人们分不清梦境和现实,更无法解释梦里的事情,便认为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也就有了最早的“鬼魂”之说。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人死之后魂魄会脱离躯体,去往未知的地方。

出于心理上的害怕,人们开始畏惧死亡,畏惧死后可能发生的事情。

在此基础上便衍生了鬼差使者,负责将那些留恋尘世、不愿意归入地府的鬼魂带走,也就是最早的无常鬼差。

“无常”一词由来已久,《周易》有载:“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是说人生中的起起落落都是正常的,这里指变化无常的意思。

到了西汉末年,佛教陆续传入中土,有关“无常”的解释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大般涅槃经》中有偈语:“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意思是说,无论再亲近恩爱的夫妻也不能终生相守,无论所有人或关系,最后都难逃伤感的别离。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体现了生死变化,世事无常。

渐渐地,“无常”就带上了生死的意味,成了对人们死亡的惋惜词。

但也仅仅只是一个形容词,并没有和阴间地府里负责勾魂的鬼差挂上等号。

在此之前,中国神话早就有了勾魂摄魄的鬼差,因为时代的演变,民间对阴间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

从最早的黄泉幽都,到后来的泰山府君、阴曹地府……总之随着阴间“机构”的不同,鬼差的形象和职责也大不相同。

东汉时期,能排得上号的鬼差一大串,其中就有专门负责宣告人类死亡的鬼差。

他们通常会在人弥留之际出现,拿着一个记载人类寿命的小本本催流程,有点类似影视剧的生死簿。

大概意思就是说:

“你要死了,快跟我走吧。”

这时候的鬼差穿着服饰并不统一,他们或是穿黑衣,或是穿黄衣,穿红衣和白衣的也有,但都会骑着高头大马。

这点在唐前志怪小说中就有描写:

“朱衣吏、乌衣吏、黄色单衣人……自出看,见二乌帻吏迳将至渚。”

这里的鬼差只是负责将亡者的魂魄带至阴间,至于带来之后怎么分配,后续会被安排到哪里之类的问题,并没有详细的说法。

阴间就像是一个新的世界,亡者都要来这里报到重新生活。

直到后来佛教的传入,有了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一说,人们才惊觉:

“好人和坏人不应该在一起。”

所以阴间地府就从之前的“有收无类,给所有的亡者们一个家”,变成了“中转站”。

死去的鬼魂们先集中到阴间,再根据生前的行为划分,好人转世轮回,再度为人,坏人打入地狱,不得转世。

阴间地府的转变,也导致了鬼差职能的转变。

从最开始的“温和告死”变成了“暴力勾魂”,譬如“见鬼持弓矢”“鬼以镖镖其头”“鬼手中出一铁锤”……

弓矢、飞镖、铁锤,成功将鬼差升级为了“凶神恶煞”的形象。

发展到唐朝的时候,阴间鬼差从最初的一人行,变成了两人一组,他们统一穿着紫色的制服,勾魂手法也不似从前那般粗暴,却更“缺德”。

鬼差们不会立刻将人的魂魄勾去,会反复捉弄他们,看那些将死之人为了活命各种哀求祷告,就像猫捉老鼠一般玩弄着世人。

有的人为了延长寿命花了四十万钱贿赂鬼差,鬼差收了钱,同意帮其续命三年,实际上却只让对方多活了三天,美其名曰“人间一天,阴间一年”……

人们有多畏惧死亡,就有多畏惧鬼差,鬼差的形象越恶,越能反映人们的生死观。

这一时期,有关阴间和鬼差的说法在民间盛行,《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出现了:

“无常大鬼,不期而至尔。”

无常大鬼指的便是勾魂的鬼差,此后,“无常”就正式成了鬼差的代名词。

白无常的发展由来

虽然现在人们一提起鬼差,首先想到的就是黑白无常,但实际上黑白无常的形成时间很靠后,是由寻常的无常鬼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元末明初,各种小说中已经陆续出现了无常鬼的身影,但却不是后世熟知的黑白无常。

就像《西游记》的原著小说里,冥界负责勾魂索命的鬼差,也只被称作“勾司人”:

“美猴王见两勾司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美猴王的魂灵儿索了去……”

此外,这一时期的无常鬼还从原本的勾魂鬼差新添了别的“业务部门”——走无常。

因为亡者太多,只靠鬼差两地跑根本忙不过来,便雇佣了一些人间的活人帮忙干活。

直到清代时期,民间盛行小说《玉历宝钞》。

这是一本教化世人积德行善的小说,文中第一次出现黑无常和白无常的人物形象,只可惜小说没能流传于世,具体怎么描述的不得而知。

清末小说家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也引用过无常,关于元春的判词就是《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

到了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发表过一篇名为《无常》的短篇小说,里面就提过《玉历宝钞》,还说黑白无常就是佛教引入中国后的本土化产物。

由此推理,黑白无常的形象大约就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至于为什么是黑白两无常?民间也有各种说法。

一是阴阳说,中国自古便讲究阴阳对立,黑白无常便是对立一阴一阳。

二是时间说,人间分白天和黑夜,无常到人间来勾魂也应当区分时间,白天由白无常负责,晚上由黑无常负责。

既迎合了时间变化,又能黑白倒班,不至于全年无休。

最通说的应该是善恶分:

“人生确随无常,黑白对之,故黑白无常,黑者恶之,白者善之,善恶之分乃无常之有常也,以此理方可对之。”

人们按生前的行为分为好鬼和恶鬼,死后待遇截然不同,所以就需要区分勾魂。

白无常负责勾好人的魂魄,他平时里总是笑眯眯的,头上戴的长帽也写有“一见生财”四个大字。

好人见了也不会过于害怕,毕竟去了地府还能再转世投胎做人。

黑无常则凶神恶煞,负责锁拿恶鬼下阴间,帽子上则写着“天下太平”,毕竟只有恶人下了地狱,人间才能太平。

黑白无常各司其职,尽心维护人间和阴间的秩序,广泛的活跃在各种小说和影视作品当中,成了大众皆知的存在。

黑白无常的传说故事

随着黑白无常的形象固定,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也孕育而生。

传说黑白无常生前是一对好兄弟,白无常原名唤谢必安,黑无常叫范无救,两人自幼一同长大,情同手足,后来还一同在府衙当衙役。

和其他鱼肉百姓的官员不同,谢必安和范无救一片赤子丹心,行侠仗义,为老百姓做实事好事,从不贪图功名富贵。

二人在当地的口碑极好,深受爱戴。

后来县上有强盗横行,两人不顾危险,缉拿擒获了作恶的歹人。

不料回府衙复命的路上碰到了暴雨,谢必安为了不耽误公务只好回家拿伞,叮嘱范无救在亭子避雨等候。

谁知雨势太大,积水一路淹没了亭子,范无救不想失信于好友,便在原地苦苦等候,直到被雨水淹没全身也不曾离开。

等谢必安赶回亭子的时候,范无救已经被雨水冲走,谢必安悲痛不已,当即在亭子悬梁自尽,追随好友而去了。

他们的故事被阎王爷得知,深感两人重情重义,便破格将他们留在阴间当差,封为黑白无常。

所以黑白无常生前都算是好人,即便后来做了鬼差,也依旧不改昔日的初心。

传说中,黑白无常一次去人间索魂,当时正好赶上元宵节,百姓们都聚在街头看戏,演的都是惩恶扬善的戏码。

原来当时社会恶人横行,好人苦无出路,求助无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戏上。

戏唱完后,众人纷纷赶回家中喝酒吃饭,庆祝良宵。

只剩下黑白无常没有地方可去,一个老汉见此便热情地邀请他们回家做客。

等到酒足饭饱后,黑白无常问老汉,可知道哪里有一个叫猪仔的人?

老汉回答说自己的儿子便是猪仔,黑白无常大惊,原来猪仔阳寿将尽,他们此次就是为了抓他回阴间。

可想到老汉的一番热情招待,实在不忍心抓他的儿子。

说话间老汉的儿子姗姗来迟,原来他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腿脚不便的老人,便不辞辛苦将老人背回了家。

直到深夜才赶回家中,连节日都错过了。

黑白无常更觉得老汉父子都是好人,不该有如此结局,便问他们当地可还有其他姓猪的恶人?

果真有一个叫猪公的年轻人,因家中有钱有势就欺男霸女,作恶多端,官府都拿他没办法。

黑白无常认为善恶有报,便将猪仔和猪公换了阳寿,锁拿了猪公的魂魄回了阴间,阎王翻阅生死簿后发现不对,质问二人为何如此?

黑无常说:

“此人杀人放火,横行乡里,正是十恶不赦之人,抓拿他有何之错?”

阎王无话可说,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将猪公灌了迷魂汤,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由于黑无常的形象更凶恶,所以关于他变成鬼差的故事还有别的说法。

据传黑无常生前好逸恶劳,沉迷赌博,还不服管教,后来将家中的钱财全部输光,父亲恼怒之下失手将其打死。

谁料黑无常做了鬼还不消停,继续在人间游荡,气的父亲要提刀收了他,痛骂儿子生前作恶,死后还要打扰乡亲。

原本父亲还为他的死难过,可儿子若是继续作恶,他反而不难受了,只觉得儿子该杀。

父亲的这番话骂醒了黑无常,他发誓绝不再作恶,自愿下十八层地狱受刑去了,还做了很多好事。

后被阎王赏识,封作了黑无常,也即《黑无常改恶从善》

关于黑白无常行善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里,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恶鬼凶差,更像一对不惧天地的游侠,事有不平,不平则鸣。

比起早期的凶恶鬼差形象,黑白无常已经是“进化”好了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生死观念上的进步。

结语

国人敬畏鬼神,并不是他们真能带来福祉,而是他们本来就是力量的化身。

因为人们畏惧死亡,所以才会编织象征着死的存在,于是便有了因果轮回、阴司地府、黑白无常。

可就算黑白无常再可怖,人们依旧给他们杜撰了相对美好的传说,当了解了他们生前的故事,似乎也就没这么可怕了。

同样的,当鬼差不再可怕,那生死也就容易淡然了。

这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心理安慰法,也是中国式神话的浪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