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记者 张晓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当我们每天在一日三餐中享受美食时,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却饱受 “食不下咽”的痛苦,而这个怪病已经折磨其十年,每餐只能吃流质食物,严重影响生活。近日,她终于在温医大附一院消化内科通过量身定制的内镜手术铲除病根,即将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这位13岁的女孩小何,来自永嘉,出现反复吞咽困难10年,每餐吃饭难以下咽,感觉胸骨后有东西顶着,吃多了还会出现食物反流以及胸骨后的疼痛不适感。后来小何开始以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为主,随着病情发展,还经常犯咳嗽。近1年来,她的病情明显加重,连喝水都感觉困难,甚至引起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这个怪病严重影响她的生活学习,只好休学在家养病。父母很揪心,这10年里带她四处寻医,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近日,小何的父母经多方打听和医生推荐下,找到温医大附一院消化化内科陈坛辀主任医师看病。经食管造影检查报告,陈主任发现小何的贲门处鸟嘴样狭窄,患罕见的贲门失弛缓症,而且食管中段还长出一个巨大囊袋(即食管憩室)。也正是因此,导致她无法正常进食,日常只能吃流质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贲门就好比食道和胃之间的一个阀门。贲门失弛缓症就是控制食物进入胃部的阀门坏掉了,只会收不放,食物无法顺利进入胃部而被滞留在食管,导致患者出现下咽困难以及反流等一系列症状。而食管憩室,如袋子一样往食管外面膨出,导致食物潴留食物,也会产生类似牛反刍一样的食物反流。” 陈坛辀主任介绍,贲门失驰缓症是少见病,发病率约十万分之一,而食管憩室也是少见病,这两种疾病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更是少见。

如何有效解除小何的病痛,又要保留完整的食管结构,这个难题摆在了陈坛辀主任的面前。于是,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陈主任为小何精心制定了个体化的微创治疗方案,即通过一次内镜下的两种手术方式,切断食管括约肌和离断憩室横隔肌肉,来解除两种疾病。小何父母听完专家详解的手术方案,表示理解及充分信任。

7月6日,陈坛辀主任医师团队经过精心准备,在内镜中心的麻醉师和护士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内镜下粘膜下隧道肌切断手术(POEM)和黏膜下隧道憩室间脊切开术(STESD),整个手术过程不到40分钟,患者几乎没有出血,无并发症出现。术后24小时,小何即恢复饮食,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没有明显的下咽困难和胸骨后哽咽感。3天后,小何到了出院的时间,医生告之出院10多天之后,她就可以正常饮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感谢医生,女儿将要脱离苦海,今后想吃就能吃了。”7月10日,小何出院时,父亲握着陈坛辀的手激动不已,同时赠上锦旗以表谢意。

据了解,国内外报道的内镜下同时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例极少。专家提醒,此病发病原因不明确,多是先天因素,因此,患者如果出现长期进食困难或进食时间超长、吞咽困难,甚至食后便吐,切莫以为是胃口不好,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排查原因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