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说,月球南极是很神秘的,甚至NASA无理表示过要阻止中国去月球南极

而在印度当地时间的7月14日14时35分许,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月船三号月球探测器搭载其LVM3-M4(GSLV-MK3)运载火箭从斯里赫里戈达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2号工位升空,开启大约40天的奔月之旅,计划降落在月球南极附近的一片区域中。

但这是印度探月的新篇章?还是继月船2号登陆舱“维克拉姆”号失联的又一次冒险之旅?由于印度缺少月球中继卫星,NASA会不会从中作梗也不好说,月球南极是美国人一直不想让别人触碰的地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在2019年发射的月船二号探月计划,在落月的最后一刻宣告失败,当时的着陆器“维克拉姆”号失去联系后坠毁在了月球的表面,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残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发射的月船三号进行了改良,但不多,月船三号在质量上重了一些,大约为3.9吨,而之前的月船二号是3.85吨,相差不多,着陆器依旧是“维克拉姆” (Vikram) 号。

而比较‘要命’的一点是月船三号探月计划的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设计使用寿命均为一个月昼(14地球日),也就是还都不到半个月。

至于发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印度现在做的事情,其他有实力登月的国家早都做过了,大家也比较熟悉过程,但有一点比较奇怪,就是印度的月船三号在近地点进行变轨加速度后,利用‘弹弓’效应将轨道延伸至月球轨道上的时间,需要经历约4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几次探月发射都是几天或二十天就能到达月球轨道,印度为什么要花费40天这么久?

大家看这幅图,这是印度月船三号探月计划的火箭,对于航天迷来说,任何能飞出地球的火箭都是很酷很Nice的,理论上都代表着先进文明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是印度的这个大火箭,级别为M3-M4,结果就是一个问题:动力不足。LVM3-M4火箭长43.5米,起飞质量642吨,起飞推力约1051吨,其LEO运力为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力为4吨,地月转移轨道(Lunar Transfer Orbit,LTO)运力2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火箭是印度现役运力最大运载火箭,起飞质量642吨,比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起飞质量456吨足足重了将近200吨,但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仅4吨,我们的是5.5吨,更别说我们的长征七号了,质运双参数达到了597吨和7吨的卓越性。

又沉、又没劲,就是这次印度月船三号的火箭效能属性答案。

但或许是为了控制成本,印度月船3号虽然在性能上进行了权衡,但在整体任务花费上却大大降低了,耗资61亿卢比,约合5.4亿元人民币,与我国嫦娥四号花费差不多。

这个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单独和美国对比起来,差距甚大,据美国2024重返月球计划的耗资信息而言,美国新一代火箭要耗资230亿美元,这差距达到了几十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印度要搞如此一场“慢而累”的探月计划,也不是没有目的的,月船三号探测的地点略有不同,将尝试在月球南极区域作为落月地点,在悬疑类的科幻节目中,曾提到过月球的极地存在可以穿越星际的时空门,当然这一点我是找不到任何科学证据,但是如果印度这次任务成功了,将创造一个首次记录。

那就是月船三号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月球南极探测的国家,但前提依然是在40天之后,火箭能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并成功实现他们研究的“新功能”——自主降落。

也请注意,这个功能并不是意味着多么黑科技,相反是个玄学功能,意指‘落到哪算哪,不挑地方’,根本技术壁垒在于印度没有月球中继卫星,而偏偏要去月球的南极区域,在那里地月传递的信号极容易受阻,届时轨道舱也完全不能再给着陆器当贴身联络员了,如此便不可能全天候链接信号,索性就由它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猜印度这次花了最实惠的价钱想体验一次最卓越的成功,虽然风险很大,不可预测的代价更高,但只要落月时不是掉在坑里或恰好撞到尖锐的石头牙子上面,那么一旦接到落月成功信号,届时不可否认的是,将出现印度完成人类月球极地首次探测壮举等报道。

那庆祝方式一定是空前的,我猜印度军队的摩托车会加满油,开启多人载重模式。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叫——ISRO,一旦这次40天的‘弹弓之旅’成功,也会让印度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探测器受控落月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