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禾豆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禾豆”)源自上世纪80年代的台山市,由台山水禾投资公司投资创办。这家工厂利用得天独厚的天然水源及气候条件,以传统制酱工艺,专业生产优质酱油和豆酱。每一瓶酱油都经历半年以上的日晒夜露,味道更香,品质更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禾豆酱油、豆酱的生产过程充满了童年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传统手工艺逐渐被自动化流水线所替代,每一分钟,都有成百上千瓶的酱油源源不断送向市场。传统的酱油铺以及其特有的甜丝丝的味儿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从此,“打酱油”已经变成了一种回忆,甚至是代表着两代人之间的文化代沟。

然而,在如今这个自动化流水线的时代里,水禾豆依然坚持用科学技术传承古老的酿造工艺。为了保证每一颗黄豆的充分发酵,每隔三天就要用木棍把酱翻晒一次,让缸底的酱更均匀地晒到阳光。一个工人一天最多只能负责300缸,如此巨大的人力、时间成本,却收益甚微。因此,市面上多数商家都放弃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中华传统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禾豆食品地处台山、开平交汇点幽静而秀丽的山谷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为酿酱提供上好的水土条件。良好的气候环境是优质酱油必需。走进水禾豆酱园的大门,没有想象中的现代化厂房的吵闹,最高的建筑只不过两层高的青砖平房,乍一看还以为是乡间民房。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的酱香味,小鸟吱吱喳喳的叫声,山野间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让人仿佛穿越回到了旧时光。

走上厂房的顶层,迎面而来的是露天晾晒场——上面整齐有序地排列着6000多口缸。若是晴空万里,工人们一大早就要将场内每一个斗笠盖子移开;若是阴云密布,就要马上紧盖好每一缸,不让雨水侵蚀。这种古老的做法,在自动化流水线的时代里,呈现出另一种时间的风貌。日复一日,水禾豆的工人们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工艺的生命力。

时至今日,水禾豆的每一口缸皆是从民间逐一收回。这些浸润了几十年酱油的老缸,所酿造的酱油色泽明亮、入口醇香。酿足月份的酱油,入口会先咸,咽下后会从喉部回甘起来。这些都是时间带来的独特口感。

水禾豆的产品理念——“不添加增鲜剂、防腐剂、色素”,如今依旧在每一口缸里发酵着。全面现代化升级,用科学的技术传承、发扬中华古老的酿造工艺。水禾豆酱油、豆酱的生产过程充满了童年回忆和文化代沟的感慨。

作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水禾豆现有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真正符合国内与国际的食品安全标准。水禾豆秉持着“做良心食品,企业才能走得更远”的经营理念,务求经营公司和生产食品都要达到“健康”“真诚”“良心”等标准。古法工艺对环境、人工、气候有非常大的要求,比起普通酱油,它的酱香味浓郁,在口味上更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所谓“精品酱油,出自古法瓦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水禾豆食品有限公司具有三产融合的发展优势,通过农业生产的大豆制作成为古法酱油调味品,向农产品加工业渗透,发展加工业的同时销往各地,拓展到农业相关服务业,拓展延伸农产品功能和提升附加值,如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品牌展示、文化传承等,使得企业发展愈加壮大。

同时,水禾豆食品有限公司还在水禾豆基地开民宿,供旅客居住就餐,充分发挥了三产融合的优势。二产向三产拓展的工业旅游业,以古法酱油调味品的生产过程、工厂风貌、产品展示为主要参观内容开发的旅游活动,反之以三产的文化创意活动带动加工。通过创意、加工、制作等手段,把农村文化资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产品。(陈力华 伍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