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傍晚,云南大理,洱海上空出现一朵旋转的云彩。云朵一边旋转,一边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幻色彩。摄影师用延时摄影记录下这一美好时刻。网友:好大一朵棉花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1

云的九大冷知识

一片云有80头大象重,为啥还掉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高还是天上有挂钩?是被强大的上升气流托住了!云“成团”在战斗,然鹅,每个云滴都是独立个体,质量、体积太小,在气流托力下不足以掉下来。同样原理也适用在冬天呼出的哈气,它与云成分相同,是不是从来没出口就“duang——”掉下来了。

最厚的云可以淹没珠穆朗玛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厚起来连它自己都害pia。当云系家族中的“大块头”积雨云发展成熟时,厚度可以达到12公里左右,也就是12000米,热带地区甚至能达到15000-18000米!想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才只有8844米,虾米?积雨云这是要搞事情啊。

天了噜,云跑起来竟跟汽车一样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跑起来平均时速36公里,最快能到50~60公里,堪比在市区正常行驶的汽车(当然不包括早晚高峰的北京市区)。一般来说,云越高跑得越快,因为对流层内高度越高,风速越大,云就被吹得跑越快啦。

飞机尾部白状雾体是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机飞过,留下长长的白色尾巴,小时候以为那是飞机在放屁,长大了才知道“污会”灰机了,真相其实很小清新。实际上,那条尾巴是水汽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由飞机释放的潮湿气体与上空冷空气结合产生。它还有个官方大名,叫做“航迹云”。

云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为云只是个安静的美男子?被套路了!当暴雨、闪电或龙卷风等极具破坏性天气出现时,云的小宇宙就会大爆发——能量总和相当于原子弹爆发时的整整10倍!产生的乱流可以轻而易举将空中飞机翻腾过来。云宝宝,你成功吓到本宝宝了!

为啥夏天下雨常常“黑云压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的雨爱自带“黑云压城”特效?这都是积雨云在搞事清。夏天水汽充沛,对流旺盛,积雨云总被喂得肥肥壮壮,最高可达对流层顶端,能妥妥把天空挡住,下起来雨来也绝不含糊;而在冬天,形成降水是雨层云,身体单薄得很,降水时只能灰着脸暗自发发小情绪。

有国家把云当作幸运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能代表运气,是咩?在伊朗,假如有人对你说“你的天空充满云彩”,表奇怪,那说明你是幸运或福气满满的人。为啥伊朗人会把云当作吉祥物?因为伊朗干热季节长,云的出现约等于雨水的到来,对沙漠性气候来说就是甘霖。

云会被闪电劈裂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道闪电划过,云被劈裂了?是错觉!一道闪电划过,路旁大树倒是会被劈裂。为虾米云不会被劈裂?因为闪电是云中或云地之间正负极电荷强烈放电而形成的,云中包含的的水滴粒子太小,实在是不足以被劈开。而树是固体,受力面积大,很容易被劈裂。

2

看云识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云分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安全与气象息息相关,从起飞、航行到降落的每一次飞行,都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气象信息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气象预报信息及实时气象观测报文是否及时、有效、完整、准确对飞机安全飞行具有直接影响。为使广大群众更加了解航空安全与气象之间的关系,宜宾机场气象台开设气象科普系列专栏。

本期带来气象科普专题——《云的分类》。

云由漂浮在空中的无数小水滴、小冰晶微粒或者由两者共同构成。它与雾基本相似,区别只是前者不接地,后者接地了。我国气象部门根据云的云底高度、外形特征和形成原因等将云分类为三族十属共二十九类

三族指低云族(云底高一般在2500米以下)、中云族(云底高一般在2500米至6000米)和高云族(云底高一般在6000米以上)。十属指根据云的形成原因和外部特征分为积云、积雨云、层积云、层云和碎层云、云层云和碎雨云、高层云、高积云、卷云、卷层云和卷积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1

PART 1

低云族

1.积云,由水滴组成,有时可伴有冰晶,主要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包括淡积云、碎积云和浓积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淡积云(Cu hum),云底平整有阴影,云顶凸起。它的出现,标志着在云团上方出现稳定的气层,表明至少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内天气都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碎积云(Fc),在淡积云形成之前或积云被风吹散时,会形成边缘破碎、轮廓不完整、形状多变的碎积云,一般表示天气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浓积云(Cu cong) 空气对流运动旺盛时(垂直速度强盛时可达15-20m/s)形成的积云,由于对流所及高度高出疑结高度很多,故云体有较大的空间向上发展,在成熟阶段的浓积云,厚度可达4000-5000米,显得庞大高耸。浓积云在中、低纬度地区有时可降阵雨。如果清晨有浓积云发展,表明大气层结不稳定,午后常有积雨云发展,甚至有雷阵雨产生。

2.积雨云(cumulonimbus,cb) ,当形成浓积云之后,若空气对流运动继续增强,云顶垂直向上发展更加旺盛, 达到冻结高度以上,此时就进入积雨云阶段。积雨云臃肿庞大,云底高度一般约在400-l000米。积雨云云顶很高,可达对流层顶(800-12000米)。常导致局地性的雷雨天气。积雨云分为秃积雨云和鬃积雨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秃积雨云(Cb calv) ,为积雨云的初始阶段,与浓积云较为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鬃积雨云(Cb cap) ,出现在对流发展极盛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雨云云底,阴暗混乱,降水即将到来。

3.层积云(Stratocumulus Sc) 云块一般较大,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有的成条,有的成片,有的成团。常呈灰白色或灰色,松散,薄的云块可辨太阳的位置,厚的云块比较阴暗。云块常成群、成行或成波状排列。层积云云块一般较大,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有的成条,有的成片,有的成团。常呈灰白色或灰色,松散,薄的云块可辨太阳的位置,厚的云块比较阴暗。云块常成群、成行或成波状排列。层积云分为透光层积云、蔽光层积云、积云性层积云、堡状层积云和荚状层积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1透光层积云(Sc tra) 云块较薄,呈灰白色,排列整齐,云块之间常有明显的缝隙,即使无缝隙时,大部分云块边缘也比较明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2蔽光层积云(Sc op) 云块较厚,呈暗灰色,云块之间无缝隙,常密集成层,底部有明显的波状起伏,常布满全天,有时可产生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3积云性层积云(Sc cug) 云块较大,呈灰白色、暗灰色,多为条状,顶部具有积云特征。是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扩展、平衍而成;也可由傍晚地面四散的受热空气上升而直接形成。它的出现一般表示对流减弱、天气逐渐趋向稳定, 但有时也会下小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堡状层积云(Sc cast) 云块细长,底部水平,顶部凸起有垂直发展的趋势。远处看去好象城堡或长条形锯齿。堡状层积云(以及堡状高积云)是由于较强的上升气流突破稳定层后,局部垂直发展所形成的。当时如果对流继续增强, 水汽条件也具备,则往往预示有积雨云发展,甚至有雷阵雨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5荚状层积云(Sc lent) 常为中间厚边缘薄,形似豆荚、梭子状的云条。个体分明,分离散处。

4.层云和碎层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1层云(Stratus, St) 云体均匀成层,呈灰色,很象雾,云底很低但不接触地面,常见于清晨。层云经常在日出后因气温升高,稳定层遭到破坏而随之消散。有时层云也会下毛毛雨或米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2碎层云(Fs) 云体为不规则的碎片,形状多变,移动较快,呈灰色或灰白色, 往往是由消散中的层云或雾抬升而成。出现时多预示晴天。

5.雨层云和碎雨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1雨层云(Nimbostratus, Ns) 低而漫无定形,云体均匀成层,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 云底常伴有碎雨云。云层水平分布范围很广,常布满全天。这种云团不打雷,不打闪。降水呈灰茫茫的水帘状,使云层显得蓬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2碎雨云(Fn) 常出现在雨层云、积雨云或厚的高层云下,云体低而破碎,形状多变, 移动较快,呈暗灰色,是由于降水物蒸发,空气湿度增大,在乱流作用下水汽凝结而成。图为雨层云下部的碎雨云,边缘破碎无定形,高度较低,云体呈暗灰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2

PART 2

中云族

6.高层云(Altostrantus, As), 这种由冰晶、雪花、水滴混合组成的云幕,呈灰白色或蓝灰色,云底常有条纹结构,多出现在锋面云系中,由湿空气作大范围缓慢斜升运动而膨胀冷却所造成,常布满全天,它常常会携带移动的气旋和暖锋。有时,它也和积雨云有关,并在积雨云消散后残留下来。高层云大约在2000-5000米的高度上。多在中纬度地区出现。它的出现表明该地区有上升空气。在天气较冷的月份里,高层云的出现预示着移动的气旋会到达,形成长期固定的降雨或降雪。夏季,高层云与风暴或热带气旋有关。高层云分为透光高层云和蔽光高层云两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1透光高层云(As tra) 厚度稍薄的高层云,或由卷层云加厚而成,呈灰白色均匀的云幕,隔云幕看太阳,如隔一层毛玻璃,仅能模糊 判定其位置,地物无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2蔽光高层云(As op) 云层较厚,呈深灰色或浅兰色,厚度变化很大,厚的部分不见日、月位置,薄的部分比较明亮。云底有纤缕状 条纹结构。常有雨、雪幡或降水伴见。

7.高积云(Altocumulus, Ac) 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薄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的云块呈暗灰色,日月轮廓分辨不清。常呈椭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水波状的密集云条。常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

高积云在约2000-5000米的高空,由水滴或水滴与冰晶混合组成。日、月光透过薄的高积云,常由于衍射而形成内蓝外红的光环或华。

高积云成因与层积云相似。薄的高积云稳定少变,一般预示天晴,群众中有"瓦块云,晒煞人","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的说法。厚的高积云如继续增厚,融合成层,则说明天气将有变化,甚至会产生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1透光高积云(Ac tra) 云块较薄,呈白色,常成一个或两个方向整齐地排列,云块之间有明显的缝隙,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能辨别日月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2蔽光高积云(Ac op) 云块较厚,呈暗灰色,云块间无缝隙,不能辨别日、月位置,云块排列不整齐,常密集成层,偶有短时降水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3荚状高积云(Ac lent) 云块呈白色,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通常呈豆荚状或椭圆形,当日、月光照射云块时,常产生虹彩,多预示晴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4积云性高积云(Ac cug) 云块大小不一致,呈灰白色,外形略有积云特征。是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扩展而成。一般预示天气逐渐趋于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5絮状高积云(Ac flo) 云块边缘部分与周围未饱和空气混合蒸发,造成云块边缘破碎,象破碎的棉絮团,呈灰色或灰白色。有的地区出现这种云,常常预示有雷雨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堡状高积云(Ac cast) 外形特征和表示的天气与堡状层积云相似,但云块较小,高度较高。常预示雷雨天气。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3

PART 3

高云族

8.卷云(Cirru Ci) 卷云产生的高度很高,一段距地约6-12千米,至少5500米高。在这样的高度上,空气温度很低且水汽很少,云由细小且稀疏的冰晶组成,故比较薄而透光性较好,洁白而亮泽,常具丝缕结构。由于卷云薄,阳光和月光可以轻易的通过,因此,作用在冰晶上的光线产生许多奇妙的现象,包括晕圈。

卷云可分为毛卷云、密(厚)卷云、钩卷云、伪卷云四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1毛卷云(Ci fib) 丝缕结构十分明显的卷云,状如羽毛、乱发常分散孤立地分布在天空,或成带与地面斜交。日、月透过云体地物阴影很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2密卷云(Ci dens) 比较厚密的片状卷云,边缘可见明显的丝缕结构。薄的能看清楚日、月光盘,较厚的仅见日、 月位置,最厚的能遮蔽日、月光,此时呈灰色。其形与高空对流有关。密卷云的出现预示天气 较稳定,但如果它继续系统发展并演变成卷层云,则预示天气将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3钩卷云(Ci unc) 具有小钩或逗号形状的卷云,其上有小团簇,下有较长的拖尾,常与地面斜交。钩卷云的曳尾 常是云体的冰晶下落的过程中,因风的切变而产生的。如图。钩卷云常分散出现,如果它系统移入天空并继续发展,多预示将有天气系统影响测站,甚至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所以群众中流传 着"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的谚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4伪卷云(Ci not) 是积雨云的衍生云。伪卷云是大块密而厚的冰晶组成的云,色白或深灰、云块中间部分较均匀, 仅其边缘可见丝缕结构,挡住太阳时,可使日光减弱,甚至全部不见太阳。

9.卷层云(Cirro stratus,Cs) 约在5500-8000米的高空。这种云由湿空气作大范围缓慢斜升运动而膨胀冷却所造成,全部由冰晶组成,云底具有丝缕的结构,能透过日、月的光,使地物有影。云层中往往可见晕圈。分为薄幕卷层云和毛卷层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1薄幕卷层云(Cs nebu) 薄而均匀的云幕,几乎看不出有明显的结构,常借晕的现象来表明有云层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2毛卷层云(Cs fib) 云体薄而不均匀,丝缕结构十分明显。有时很象大片薄的密卷云。

10.卷积云(Cirrocumulus Cc) 约在5500米的高空,云块很小,呈白色细鳞片状,常成行、成群排列整齐,很象微风吹拂水面而成的小波纹。卷积云通常是由高空层结不稳定产生波动而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色细小云块排列呈带状,有的密集成群,图右下部为密卷云。

4

云问题的四个核心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心思维一:大气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这是形成云的基础。绝大多数种类的云,都不能离开大气上升这一基本条件。大气上升与否,又与下垫面温度密切相关,这便能引申出相当多的地理问题。

核心思维二:云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水汽凝结,因此往往只有暖湿空气才可以在攀升至一定高度时形成云。即“云往往位于暖湿气团一侧”。

核心思维三:云和雾一样,形成后需要保持大气相对稳定,否则将会很快消失。掌握这一核心思维,可以帮您较快地锁定正确答案。

核心思维四:云的形状,往往与水平气流有很大关系,需要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5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二)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

6.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 连续层片状 B. 鱼鳞状

C. 间隔团块状 D. 条带状

7.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 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 热带雨林地带

8.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 日出前后 B. 正午

C. 日落前后 D. 午夜

解析:

6. C 积云为下垫面为空气对流过程中下垫面的水汽上升凝结而成的。对流过程中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处常下沉积云,下沉气流处不易成云,所以积云肯定是间隔状态的,而积云受下垫面影响强烈,大量的水汽上升凝结,所以一般成团块状。

7. D积云出现频率最高,一定是终年盛行上升气流,下垫面水汽多的地区。结合四个选项所对应的气候类型,可确定热带雨林地带积云出现频率最高。

8. A积云为水汽上升过程中温度下降凝结而成,所以近地面气温越低,积云的云底高度就越低。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此时积云的云底高度为低值。

图解真题:

气流上升降温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升温不易成云。气温高,水汽充足地区上升气流多,更易形成积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解:日出前后气温最低,水汽上升降温凝结的高度最低,积云高度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往今来,大自然的美好总让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大海还是沙漠、高山还是峡谷,都美不胜收。

小编整理了一系列构造地质学的科普文章,不仅涵盖了鬼斧神工的地质之美,还对其地质成因等。

一起来看看吧!~

1

爱走弯路的河流

美国Arizona州大峡谷,Colorado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Arizona州大峡谷,Colorado河

这些蛇样扭曲的河道,叫曲流,特别常见于冲积平原。在基岩出露的山区在一定构造条件下,亦可形成曲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大峡谷的Tatahatso Point

流水的冲刷搬运能力与流速有关。在稍有弯曲的河道上,水流形成螺旋状前进的环流,使得流速鋭急的主流冲向凹岸,这样凹岸就经受强烈的侵蚀。相反,在凸岸因为水的流速降低,有利泥沙在此处不断堆积,凸岸越来越凸,而凹岸越来越凹。上述过程反复不断,河道就变得十分曲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美Rocky_mountains的曲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美丽的沙漠沙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对称的沙丘, 指示风向从右到左吹来

在风力的作用下,沙子不断往沙丘上加积,沙丘增大,背风坡的沙粒因超过临界角度(休止角),发生重力垮塌,沙子下滑,涡流将其再吹向沙丘两侧,继续生长两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最终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向沙垄

沙丘两侧不同的地质过程图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丘的延长方向与起沙风合成风的方向基本平行,呈长条垄状展布,可达数十千米长,几十甚至上百米高,几百米宽。

沙源丰富时形成复合型纵向沙垄, 照片上看就像玉米棒的表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形沙丘或金字塔形沙丘

星形沙丘的成因复杂,一般认为是在地形较复杂的地区由多风向风沙流长期作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洲纳米比亚的沙丘

风把易碎、软弱的岩层逐渐磨蚀而走,留下孤立突起的坚硬的岩柱,即风蚀柱;如果风蚀柱的头大根小、形似蘑菇,我们就叫它为蘑菇岩。这些就是所谓的风蚀地貌。中国的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区在青海柴达木,南疆和田、罗布泊,东疆哈密、吐鲁番,北疆克拉玛依附近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蚀作用形成的蘑菇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蚀作用形成的石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蚀作用形成的蘑菇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蚀作用形成的“博士帽”, 所幸不是绿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蚀作用形成的天生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柱与石蘑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蘑菇

3

摇摇欲坠的风动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动石

往往呈等轴状、巍然地卧在其他岩石上面,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小,看上去很悬、很险、随时都有可能倾倒的样子。

极个别情况下,大风袭来,巨石微微晃动,发出响声,故名为“风动石”。人推是否亦会轻轻摇动,完全取决于石块的体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洲的风动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动石突然像刀切西瓜一样被分成两瓣,

切口原来是一张裂隙(节理)

大多数风动石是原地成因的,即通过差异性风化、剥蚀而来。坚硬的、难风化的、不破碎的、裂隙少的岩石留存下来,而压在其下的软弱的、破裂多、易碎的、易水溶的岩石被剥蚀搬运而去,随着上下岩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景观就越来越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快倒的风动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拿大东海边的风动石

4

自然金块(狗头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的狗头金

狗头金是天然产出的,质地不纯的,颗粒大而形态不规则的块金。它通常由自然金、石英和其他矿物集合体组成。

有人以其形似狗头,称之为狗头金。有人以其形似马蹄,称之为马蹄金;但多数通称这种天然块金为狗头金。

5

千层薄饼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层岩与潮涌洞

千层薄饼岩其实是一种产状水平的、薄层状的石灰岩与泥岩或页岩互层的沉积岩。在垂直剖面上看,从下到上,一层突出的石灰岩之后是一层凹进去的泥页岩,之后又是一层突出的石灰岩,再是一层凹进去的泥页岩 .......彼此重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灰岩的光学显微照片

其中有许多海洋生物骨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浪喷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uobba的浪喷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威夷, Kauai的 Spouting Horn 浪喷泉

由强风驱赶着海水强力涌进喇叭形洞穴(例如、溶洞),然后从海岸陆地上的出口喷射天空,有的高达几十米,射到空中的水柱由于压力剧减,顿时化作水泡气雾,继续翻滚腾跃,阳光下烟霭霞影,掩映如锦,景象蔚然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女散花

浪喷泉的形成机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海的巨浪滚滚而来,海水骤然涌进L形洞穴。

Savai i岛的Alofaaga 浪喷泉,又称之为 Taga浪喷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绳状熔岩或火山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有一种绳,不是棉做的, 不是麻做的,不是竹篾做的,也不是铁丝做的,而是石头做的,我们不妨称之为石绳或绳石。

与其他绳不同,石绳不能弯、不能折,岩石般的坚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不是出现在陆地,而在海底的大洋中脊,洋中脊向两边扩张得越快,玄武岩喷发就愈多。

在地质学上这种石头称之为绳状熔岩或火山绳,是火山岩浆喷发出到地表,顺坡而下,冷却表皮收到内部尚未凝固尚在流动的岩浆的作用下,推挤、扭动、卷曲而成,似波状起伏,或似绳索盘绕铺地,或似未叠床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像褶皱的床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最能说明石绳是如何形成的

8

美钻背后地球伤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工后的Cullinan 金刚石 (Tower of London)

璀璨的钻石,最得女人的厚爱。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任何其它宝石品种(蓝宝石、翡翠、和田玉等)都是不可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Mirny金刚石矿,边上发展成一个城市。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部有个叫Mirny的金刚石采矿坑,直径达1200 米,深525米。自1955年在这里发现金刚石矿,到2001年采完,从这个矿坑里共采出金刚石2000公斤,其中最大的金刚石发现于1980年,为342.5克拉。平流空气途径矿坑,流面必然向下弯曲,直抵坑底。所以,不允许飞小飞机和直升机低空飞越矿坑, 因为矿坑会把飞机吸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钻石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谨小慎微,不能使用炸药,以确保矿石中钻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否则,开采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9

地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uatemala市的地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水漏了,漏进地下河流。

上图:漏后;下图:漏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陷(航拍照片,新西兰Otago北部, 石灰岩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原上的地陷

10

石烂就像剥洋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花岗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花岗岩)

自然界有两种极其重要的地质作用,一种是造山作用,另外一种是去山作用,前者形成高耸的山脉与山链,后者把高山夷平,两者都是非常缓慢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花岗岩)长面包,

"烤的火候正适,黄黄的,想咬一口”。

“面包”还被切了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球状风化的花岗岩与可爱的袋鼠

情人之间互表衷心常用一句话就是:“海枯石烂不变心”。

其实,在地质的时间尺度里,海也会枯,石亦可烂。

石烂就像剥洋葱,越剥越小,越剥越圆,硬心在中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面包(法式)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花岗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花岗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裂、剪错的石球,叫公母石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砂岩的球状风化

11

送给美女的“巧克力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克力山

在菲律宾的保和岛(Bohol Island)中部,有1268座巧克力山,其形状就像放大了的巧克力颗粒。这些巧克力山上长满了植被,主要是当地的一种茅草、野生甘蔗、菊花和一些蕨类植物。

这些植物的颜色随季节、气温、雨量变化而改变:春天嫩绿、夏天深绿、初秋蛋黄、深秋黄红。旱季,则变成棕褐的咖啡色,更像巨大的巧克力被上帝巧妙地排摆在广袤平原上,巧克力山这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名字由此而来。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