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大王”在资本道路上做出了新的选择。

7月3日,达利食品(03799.HK)与融世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称,公司拟启动私有化退市。

公告显示,达利食品及要约人融世国际联合公布,融世国际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出建议,将达利食品公司拟议私有化。计划生效后,要约人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96.11%,受托人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3.89%,并将撤回其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告指出,要约人融世国际的唯一董事为许世辉。于公告日期,融世国际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由达利食品的创办人许世辉全资拥有。

对于建议私有化的原因,公告认为,由于股价低迷,达利食品已经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股权集资能力有限。公司股份一直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交易,成交量有限,这不符合公司在业内的地位,亦无向市场传达其真实价值。

诚如公告所说的那样,达利食品股价长期低迷。从达利食品的股价表现来看,自2018年1月出现峰值6.86港元/股后,便呈现逐渐下跌的趋势,长期处于每股5港元以下,今年6月1日更是跌至2.43港元/股。

同时公告指出,股价表现不理想也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中,要约人认为,股份价格低迷已经对本公司在客户、雇员及投资者间的声誉,连带对本公司的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公告认为,私有化有利于达利食品实施长远策略,而这些策略或会对公司短期表现及股息回报造成不利影响。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上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融资,另一方面是为了股份流通,对于达利食品而言,许氏家族持股85%、分散程度很低,同时港股估值很低不利于通过资本市场低成本融资,而且近年来达利食品业绩保持良好表现,所以对港股资本市场的需求明显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达利食品注销价为3.75港元/股,较停牌前溢价37.87%。停牌前最后交易日(6月20日),达利食品的股价已经低至2.72港元/股,总市值372.4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45.26亿元)。

此次退市要约收购股份的总代价为57.07亿港元,根据计划支付的总代价将以内部资源及/或外部融资的方式拨付。

在沈萌看来,达利食品的退市,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同类商品的激烈竞争,达利园品牌对商品收益的赋能增值力有限。因为港股资本市场对达利园的净收益几乎归零,因此从港股退市对达利园的影响有限。

“达利整体的一个发展还算比较稳健,虽然这两年整个业绩这块并不是非常的亮眼,但是它也有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低线市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称,整体去看的话,达利集团的退市不排除未来在A股的这个上市的这个布局,但是最终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大望财讯表示,达利园的退市确实是由于其股价过低,导致失去融资功能的同时还需要投入成本维护其投资地位,进而让维持其上市地位变得很不划算。而退市之后也有利于公司进行更长期的发展与策略性规划和稠糊,而不必顾及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

随着私有化退市的消息愈演愈烈,达利食品转板A股的传闻尘嚣之上。但达利食品对外回应称,“暂时没有A股上市计划。退市后,公司依然继续经营现有业务,要约人并无任何于本次交易完成后对公司业务作出重大改变的具体计划。”

“跟随战略”打天下

达利食品集团成立于1989年,坐落于福建泉州惠安县,旗下已有达利园、好吃点、可比克、乐虎、和其正、豆本豆、美焙辰等多个知名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达利食品是国内著名的通过“模仿”发家的食品巨头,甚至被人们戏称为中国食品界的“山寨大王”,细掘其产品品类可以发现,似乎达利食品的每个头部品类,都在行业中都存在一个十分类似的竞品。就比如达利园派与好丽友派,豆本豆与维他奶,可比克薯片与乐事,好吃点对标亿滋国际,和其正对标王老吉……

正因如此,这一打法被不少观点评论总结为“跟随策略”,即选择就是跟随模仿市场里已经成熟的热点品类或产品,再推出价格更低的竞品。

而这种“跟随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达利食品的发展道路,不仅节约了开发市场的时间,减少试错成本。还可以根据头部品牌的市场痛点,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进而形成后发优势。

许世辉曾这样说过:“我没有考虑竞争对手的问题,我只考虑怎样把我的企业做好,我把企业做好了,谁都不是我的竞争对手;我如果没有把企业做好,到处都有我的竞争对手。”

达利食品在品牌营销上十分舍得砸钱。比如周杰伦代言的可比克、陈道明代言的和其正、赵薇代言的好吃点、孙俪代言的豆本豆……通过明星加铺天盖地的广告,达利食品的品牌很快就打响了知名度,进而向头部品牌发起冲击。

2015年11月20日,达利食品登陆港交所上市,股票发行价为5.25港元,融资86.46亿港元。

IPO后,达利食品实际控制人许世辉家族身价一度高达506亿元,成为2016年福建首富,并在随后三年蝉联第一。

但是,随着登陆港股,市值在2018年初达到巅峰后,风光渐渐褪去,达利食品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了。

业绩停滞不前

达利食品股价低迷或许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关系密切。

2015年至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8.65亿元、178.42亿元和19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3%、5.79%和10.97%。

在此之后,达利食品的营收开始停滞不前,200亿元左右的营收规模,达利食品已保持了整整7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之前,达利食品的净利润远远超过康师傅等竞争对手,但2020年,康师傅已经反超达利。

近些年来,达利食品的增速下滑严重,利润更呈负增长。2020年至2022年这三年,达利食品营收分别为209.62亿元、222.94亿元和199.57亿元,增速分别为-1.93%、6.35%、-10.5%,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8.49亿元、37.25亿元和29.90亿元,增速分别为0.21%、-3.22%、-19.73%。

业绩的停滞不前,在资本市场也产生了连锁反应。2022年11月,高盛发布研究报告,重申达利食品“中性”评级。高盛表示:“基于较低的饮料销售部分被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抵销的预测,下调2022-24年每股盈利预测5%至6%,集团今年收入及净利润或将分别跌3%及13%,2023-24年则增长6%-7%及8%-10%,目标价由4.2港元下调9.5%至3.8港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高盛一直不断下调对达利食品预期。2022年7月,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将达利食品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将2022-24年每股盈利预测平均下调10%。另预计2021-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放缓至4.7%,认为覆盖的其他中国主食股更有上涨潜力,目标价由4.9港元下调13%至4.3港元。

而早在2017年,高盛首予达利食品的为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4港元,预期未来的两年达利食品销售及每股盈利可有双位数增长。据东方财富网数据,2017-2022年,达利食品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25元、0.27元、0.28元、0.28元、0.27元、0.22元。

分业务来看,达利食品的收入构成主要来自休闲食品板块、即饮饮料板块、以及包括烘焙品牌美焙辰、植物奶豆本豆的家庭消费板块。其中休闲食品营收占比最重,即饮饮料占比次之,在2022年的业绩报告里,这两大王牌板块,已经开始“拖后腿”了。

其中达利休闲食品板块收入90.3亿元,同比下滑9.2%;即饮饮料板块收入51.23亿元,同比下滑22.3%;家庭消费板块收入37.05亿元,同比增长1.9%,但其毛利率下降2.2%至40.8%。

在柏文喜看来,达利园支柱板块缩水,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引发的消费增长乏力与消费分级之下的消费不振所引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企业本身产品和营销创新不足,而替代性和竞争性商品与渠道快速发展导致了市场被大幅分流所致。

达利食品董事长许世辉曾在2019年达利食品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我们会有4个品牌超百亿,分别是达利园、豆本豆、美焙辰和乐虎。”然而在业绩原地踏步的表现下,百亿目标似乎离得越来越远。

财报显示,2022年,乐虎全年销售额为28.23亿元、豆本豆销售收入上升0.9%至22.66亿元、美焙辰销售收入上升3.5%至14.38亿元。

面包中惊现牙齿

大望财讯从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搜索“达利食品”竟出现500多条投诉,投诉内容包括产品变质、异物、虚假宣传等。

据消费者的投诉内容,达利园产品中存在异物也是不尽相同,包含了塑料、虫子、头发等不可食用物品,令人诧异的是,达利园的面包中竟然还出现了牙齿。

消费者在美团商户上购买了一袋达利园美焙辰抹茶红豆面包。在吃的过程中,发现面包中有异物,吐出竟发现是半颗人类的坏黑烂牙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此牙齿为很大的半颗,很明显是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把一颗完整的牙经过某些工序打碎了,是形状怪异的半颗。”这位消费者还表示,“我以人格担保绝非我本人人为诬陷商家。死人活人的未可知,是否有病菌未可知,恶心无比!商家一开始表达了歉意,然后感觉不想赔偿似的说我诬陷他们。”

此外,还有众多消费者投诉达利食品虚假宣传。消费者在超市自购一瓶达利食品旗下乐虎功能饮料,其发出一元乐享兑换活动,显示中奖,拿到当地任何一家超市(包括原购买超市)均说不能兑换,投诉并希望给予处理。

另一位消费者也有类似经历,消费者称:“达利园乐虎饮料打着一元乐享的旗号,但是经销商,超市,店铺均以未收到代理商予以兑换的告知,搪塞我不给我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达利食品集团就因发布虚假广告,被江苏省涟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处以3673.04万元罚款,该罚单被称为是“史上最大虚假广告罚单”。

不仅如此,达利食品还因产品质量问题屡登黑榜。2011年二季度,湖南省工商局抽检的不可合格食品名录中,出现湖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批次产品。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披露,成都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吃点香脆核桃饼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另外在2016年11月,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在抽检中发现云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达利园”法式软面包、四川回头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回头客”铜锣烧红豆味夹陷蛋糕菌落总数超标。而达利园法式软面包得菌落总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186倍。

2004年12月9日,北京市消协公布可比克薯片等7种膨化休闲小食品因相关指标不合格。

2005年11月22日,可比克薯片(烧烤味)又因大肠菌群等严重超标,被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勒令下架。

2005年12月中旬,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检测报告显示:被检测的五种“可比克”薯片中有四种被测出铝含量超标,超标值达到2到3倍。

2006年1月6日,问题“可比克”在沈阳撤柜。

2008年5月28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福建达利食品集团好吃点饼干、可比克薯片等9批次产品被抽检不合格。

2008年9月2日,四川通报2批次可比克食品抽检不合格。

虽然达利食品凭借“跟随战略”打开了国内市场,但食品安全却屡屡爆出问题,退市后的达利食品未来将如何发展?大望财讯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