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的圣水绿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为了深度了解十堰乡村振兴的工作近况,深入体会乡村振兴的时代作用。6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探忆·裕农”实践团队来到竹山县的圣水茶场展开特色产业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先与圣水茶场工作人员了解圣水茶场的大致状况。随后和主要工作人员们一起走进茶场,体验了加工茶叶的大致过程。

实践队员首先采访了圣水茶场的负责人,了解到圣水绿茶制作的历史和传承。据介绍,圣水绿茶得名于唐朝时期,当时的武则天亲自品尝了这里的茶叶,并赞不绝口。为了传承这一茶文化,武则天建立了御茶苑和圣水寺,奠定了圣水茶的地位。千百年来,圣水茶一直代代相传,成为竹山县重要的特产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实践团队参观了圣水茶场的加工车间,亲眼目睹了圣水绿茶的制作过程。首先是杀青环节,利用蒸汽热风混合杀青的工艺,以保持茶叶的清香和色泽。随后是摊青和回潮,确保茶叶柔软,色泽转深绿,散发出清香。揉捻环节是关键步骤,通过揉捻使茶叶形成条索紧细,茶汁溢出,具有粘手感。在经过二青、理条固型、烘干等工序后,圣水绿茶的制作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实践团队有幸品尝了一杯杯醇香的圣水绿茶。圣水绿茶的外形圆直,白毫显露而有锋芒;色泽翠绿,汤色清绿明亮;香气清远,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匀齐;回甘生津。这些特点充分展现了圣水茶的优势,也体现了圣水人全身心地对待茶叶制作的态度和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团队对圣水茶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了解了竹山县以茶惠民、以茶富民的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圣水茶作为竹山县的一张名片,正在成为鄂西北最大茶叶交易批发中心,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实践团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圣水绿茶的品牌形象,为竹山县茶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他们相信,通过团队的努力和支持,圣水茶将继续在全国茶叶市场上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人: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