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与唐太宗李世民常被称为“唐宗宋祖”,可见这位宋朝开国皇帝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赵匡胤不仅勇敢、睿智,他还是一位宽宏仁慈、睿智开明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昭仪《廿二史札记》在《宋周皇后厚度》中说,“宋太祖即位,迁周恭帝母子西京,改号郑王,建周六庙”于西京,命特鲁普及时祭祀享用,并派官员祭祀周太祖、周世宗陵墓。建隆三年(962年),郑王迁居房州。开宝六年(973年),郑王去世,禅宗已经14年了,宋太祖依然佩戴丧服,停朝十天,被尊为恭帝,葬于周世宗陵旁的旧舜陵”。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将柴宗训母子迁往西京洛阳,封柴宗训郑王。柴宗训去世后,赵匡胤为还穿着便衣的他举行了哀悼仪式,停庭十天,并封他为“周恭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侯周死后,柴荣又生了一个儿子,刚刚出生。赵匡胤即位,当他带领文臣武将进入皇宫时,看到一位宫女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经过询问女仆,才得知婴儿是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他问大臣如何处理这个孩子,赵普坚决地说:“杀了他,以免后患。”在场的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附和,只有潘梅保持沉默。赵匡胤见状,问他:“你认为你不应该杀他吗?”潘美回答道:“我与陛下都曾在后周任职,如果劝陛下杀了这个孩子,就辜负了世宗皇帝。如果劝陛下不要杀他,又担心陛下怀疑我。””

赵匡胤想了想,自言自语道:“即使我坐在周世宗的位子上,我也不忍心杀死周世宗的孩子!”于是他请求潘美收养这个孩子,并坦白道:“周世宗的儿子不可能是你的儿子,而是你的侄子。”但潘梅却为了掩人耳目,把孩子带回家,当作儿子养大。赵匡胤再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事物。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赵匡胤是一个宽容、豁达、自信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陆游在《避暑漫抄》中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年)秘密立誓碑。誓言碑矗立在太庙寝殿的一间小屋内。通常房间是锁着的,任何人都不能进出。每年皇帝祭祀太庙或新皇帝即位时,房间才能打开。皇帝参拜完祖宗牌位后,打开密室,向誓言牌位恭敬行礼,然后宣读誓言。这期间,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太监跟在后面,其余的人只能远远地站在院子里,不敢偷看。官员和侍从对铭文的内容一无所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入侵汴京,冲进皇宫和太庙祠堂。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太庙的宿舍后面竟然还有一个房间。屋内立着一座石碑,高七八尺,宽四尺,上面覆盖着金纱。揭开黄满,只见石碑上写着几行大字:“柴家子孙有罪,不加处罚,杀掉士大夫,上书言人,子孙若守此誓,天必杀之。”原来,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竖立的誓言牌位。碑文第一句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加刑,犯罪谋反,处死狱中,不为曹所杀”。曹氏,亦不得与其亲属有任何关系。”即使子孙有罪,也不能受到惩罚,即使犯了谋反罪,也只能在狱中自杀,不能在刑场上执行死刑,不能连累家人。”

有人对“太祖誓碑”表示怀疑,认为它不是宋太祖和赵匡胤竖起来的。但历史学家认为,宋太祖的性格应该与这座纪念碑内容的真实性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太祖和赵匡胤为何对待前朝死去的皇帝的继承人如此宽容和仁慈?据说,有一次赵匡胤喝醉了,对王后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杀柴荣全家吗?那是因为周世宗对我有恩,而我是一个懂得报答的人。”不过,我心里也有别的考虑,我今天杀了周世宗家族,如果有一天有人篡夺了我的王位,我们家族也难逃被杀的命运。或许这才是赵匡胤的真实想法。从他登基那天起,他的内心深处就始终保持着警惕。

宋太祖赵匡胤对后周皇室的优待,说明他是一个心胸宽广、宽容仁慈的人,这也是他能够进一步巩固统治的原因。宋朝能够如此慷慨地对待前朝亡国的子孙,这在其他朝代中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