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张廷玉究竟有多牛?八王逼宫,一人单挑一群王爷

胤祥不在!

图里琛的御林军被换防了!

时任“九门提督”、“领侍卫内大臣”的隆科多叛变了!

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的防务被四个旗主王爷带来的参将共管了!

“八王逼宫”已然危险到了如此程度,雍正皇帝甚至已经看不到希望的关键时刻,两朝老臣——张廷玉站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战,绝对不简单,直接成就了“配享太庙”的至高待遇;

皇上,臣有话要说

王文昭也好,张廷玉也好,发言之前都要先征求一下雍正皇帝的同意,这不是简单的君臣礼仪,而是刻意为之,刻意强调雍正皇帝的至高权威,维护雍正皇帝岌岌可危的最高地位。

九爷、十爷,今天是朝会,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我是先帝的老臣、两朝的宰相,这下面就有许多的门生故吏,你们该不会把我也当成满人的狗,不让我说话吧

张廷玉到底懂得“语言对决”的制胜基础,说话之前,先堵住别人的嘴,最大程度避免落得王文昭的下场。

张廷玉只是强调了自己的三个身份:

先帝的老臣:你们都是晚辈!

两朝的宰相:深受两代帝王信任,身份特殊,地位尊崇!

这下面就有许多的门生故吏:势力庞大,不容小觑,真要硬碰硬,我老张还真没那么容易输!

说到底,胤禩联合旗主王爷向雍正皇帝发难,不过是大清统治阶层的内部矛盾,而张廷玉是朝廷一把手,甚至兼顾裁判者的角色,张廷玉的背后站着整个汉臣集团,乃至天下读书人,甚至整个朝廷,张廷玉绝对不能轻易得罪!

好了,胤禟闭嘴了,张廷玉开始发起进攻:

刚才旗主王爷说到了“八旗议政”,请问什么叫“八旗议政”

就逼宫的整个过程而言,“八王议政”乃系胤禩等人的理论支持,有了这个所谓的祖制,他们就能光明正大向雍正皇帝发难,要求雍正皇帝共享最高权力。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稳住局面;釜底抽薪,才能彻底扭转局面。

张廷玉的进攻策略非常简单,我先打掉你的理论支持,没有了依据,没有了道理,你们还闹什么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庞大的知识储备,张廷玉详细说明了清朝政务处理的制度演变,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因此,也就从来没有什么八旗议政!

然后,张廷玉没等别人给出反驳,便立马开始寻找支持力量,他将视线转移到了年岁最大的简亲王身上:

简亲王爷,是不是这样啊

等到简亲王给出“差不多”的无奈回应,整个朝廷沸腾了,口口声声要求恢复的“八王议政”,从来就没存在过,刚刚的义正言辞突然就变成了胡闹,没有了理论支持,还怎么辩论?没有了祖制支持,还怎么逼宫?

只是,简亲王为何就不敢反驳张廷玉?他就不能直接回怼张廷玉,强调“八王议政”确实存在,而且执行了很长时间?

首先,谁反对谁举证,你想证明张廷玉错了,那你就必须证明你对了,年代久远,唯一的依据就是《八旗通志》,而《八旗通志》的总编就是张廷玉(历史上是鄂尔泰),拥有最终解释权,你还怎么杠!

再者,放眼整个朝廷,就属张廷玉的年龄最大,而且一直都在主抓前朝历史和本朝实录的编纂工作,于历史问题方面拥有绝对的发言权,简亲王硬刚张廷玉的胜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介绍这段历史的时候,有时间,有地点,更为明确的人物,容不得怀疑,简亲王这样的世袭王爷哪还有心思学习祖宗的历史,就算张廷玉真是唬人,简亲王也断然不敢反驳。

行了,“八王议政”的祖制被否定了,张廷玉开始慢慢过渡过正题上:

正是因为“八王议政”从来就没有事权统一,而且容易引起人的篡权夺位之心。我世祖章皇帝当时一揽上三旗之权,归于天子;圣祖仁皇帝又将旗营、汉军营统编入兵部,由国家统一提调,都是这个原因

借着解释“八王议政”的弊端而揭露胤禩等人篡权夺位的真正目的,你还不敢不承认,因为张廷玉随后就搬出来了两位先帝,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证明!

顺治皇帝为何一揽上三旗之权?

康熙皇帝为何将武装力量全都编入兵部?

要么,你就承认你想篡权夺位;要么,你就承认两位先帝做错了;实在不行,你也可以选择闭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廷玉偏就不让胤禩闭嘴,偏要逼着胤禩说话:

八爷,您是参加过编纂《八旗通志》的,该不会不知道吧

你说啊,你倒是说啊,你爷和你爹为啥这样做,你咋不说了?你明明知道的啊!

没理了吧!

那就别再插话,乖乖看我表演。

如果八旗各方为政,定会同室操戈、祸起萧墙,不但无今日之大治,诸王旗主王爷岂能安会盛京?因此,今日重提所谓“八王议政”不但不合时宜,而且定会扰乱国家政局,断不可行

反对声音都没了,旗主王爷被镇住了,胤禩被逼到不能说话,张廷玉索性直接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别说“八王议政”从来就没存在过,就算真有这个祖制,顺治康熙都曾明确反对,现在的时局更是不允许,希望你们心里都有点数儿,别再提了!

眼看局势就要反转,眼看自己连逼宫的理由都慢慢消失,胤禩再也坐不住了,大声问到:

你说完了吗

再看张廷玉的回应,声调盖过胤禩,直接拒绝:

没有说完

语言对决,当然不是比较声音的大小,但有些时候,唯有声高方能彰显自己的光明磊落,毫无畏惧!

更重要的是,张廷玉确实没说完呢,以上内容只是人家免费的科普,用以讽刺你们这帮连祖制都没搞清楚就想仗着祖制逼宫的小朋友!

接下来,才是张廷玉真正的表演时间:

我张廷玉追随圣祖康熙皇帝凡二十年,圣祖的心思我最清楚,他老人家直到殡天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就是整顿吏治、改革痹症啊!先帝也曾对我说过,再不整顿吏治,这个国家就危在旦夕!看来,这件事情也只有寄希望于后人了

作为前朝老臣,作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为信任和倚重的老臣,张廷玉复述一下康熙皇帝曾经的交代,谁敢质疑?谁又能证明张廷玉胡说?

胤禩?胤禟?胤俄?

统统都是小屁孩,你们知道个嘚儿啊!

四位旗主王爷?

远在关外,你们知道个六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同为前朝老臣的马齐或许有资格给出质疑声音,但张廷玉随即就将问题甩给了马齐:

马中堂,您说是不是这样啊

就算张廷玉真是胡说,马齐还有别的选择吗?

眼看局势已经反转,马齐就算再糊涂也应该知道怎么说;更何况,这个时候,但凡马齐说错一句话,雍正皇帝都会将全部的责任算到他的头上,此时已经不具备随风倒的条件了!

更何况,雍正皇帝对马齐始终都存了一份猜忌心,张廷玉给出的这个问题算是给了马齐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赶紧给出了证明:

张中堂所言,句句属实!

好了,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的合理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你们没道理怀疑。

那么,接下来,自然要强调一下推行新政带来的成绩:

自我当今皇上御极以来,秉承先帝遗愿,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苍生,推行新政是有目共睹啊
八爷,您说是吗?八爷,您是总理王大臣,人称“贤王”,更应该以贤为本,这些眼前发生的事,您不会不知道!别人反对新政,八爷您是最最不应该反对新政的

八爷,你为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八爷,你怎么对得起你“贤王”的称号?

八爷,难道你真想篡权夺位?八爷,难道你的贤名真就是浪得虚名?

八爷,你说话啊,你到底为什么,到底图什么,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道尽你的小心思呗!

然后,胤禩就生气了,压根就没想到张廷玉会半路跳出来,更没想到张廷玉竟然具备如此杀伤力,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就彻底扭转了局面。

什么贤名不贤名,什么稳重不稳重,顾不上了,再不说话就输了:

你放肆!你口口声声赋税赋税,朝廷的钱就是再多,失去了人心又有什么用呢?我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就是因为像你、田文镜、年羹尧这些奸臣酷吏才搞得人心失尽。我知道,你是怕恢复了“八王议政”的祖制,而失去了你军机要臣的职位,是不是

完了,急则生乱,乱则出现漏洞,你竟然挑战一个读书人对官职爵位的留恋?而且还当着领导的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问题,放在体制内,基本属于入门级,更何况张廷玉这个级别的大佬,想都不用想就能将你轻松驳倒:

八爷,咱俩同时弃官不做,归隐山林如何

一句话,怼到胤禩无话可说!

一句话,张廷玉于雍正皇帝心中的形象进一步稳固!

诛心之论,仍未停止,张廷玉还有最后一句:

恕臣再说一句直言,只怕我张廷玉舍得走,八爷您舍不得走哇

挑战我?

反制你!

腆着脸笑话我贪恋官职爵位,你怎么不想想自己为何非要逼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雍正斗,胤禩或许还能有点胜算!

和张廷玉斗,胤禩就只有被虐的份儿!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