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怒”男女打斗的视频想必很多人看了,事情全貌尚不可知。

大体情况是:因行车问题,后车光头男下车去找前车男司机理论,手指向车窗内指指点点,副驾驶女子不乐意,下车与光头男子理论。因为没有音频,不知他们说了什么。按照常理猜测,双方言语有些过激。于是男子推搡了女子,女子反击男子,被男子打回去。几番交手,女子被打倒在地,据说牙齿被打伤。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前车男司机几乎没动手反击,只有几次推搡动作,但被光头男子打到几次。

这件事情怎么看?

法律上怎么判定我不清楚,我来说说“理”。

我们看一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左边叫“公平”,无论个体身高差异如何,大家都平均分配一个垫凳。

右边叫“公正”。最高的不分配垫凳,中等身材分配一个垫凳,最矮的分配两个垫凳。

对于公平和公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图中的例子是极端公平和极端公正,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但公平和公正是判定很多问题的一个基本参考。

打人事件中,双方有“互殴”的嫌疑。光头男的确先动手推搡,但推搡不算斗殴。

既然是“互殴”,双方在某种意义上扯平了,实现了机会“公平”。

但是,光头男与女子有性别的差异,有身高体型的差异,他们对打,明显实力不对等,“互殴”变成了事实上男子对女子的“殴打”,也就是说,这场打斗不“公正”。

公平,但不公正,光头男子不在“理”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处理结果我不知道,因为法律有更专业的判定标准。想必光头男会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至于那位女子,她已经付出了牙齿被打的代价。

被打的男司机没有参与“斗殴”,可能在女子和围观者眼里不够男子气概,不过从结局来看,他用自己挨的两拳换来了“理”。这个“理”,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处理这种事情不容易,要么练就一身功夫,在躲闪和推搡中合理格挡,借机制服对方(这需要很高的技巧),要么因为实力不济,在互殴中被揍,要么在闪躲中被揍,委屈地等法律为自己“伸张正义”。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一开始就冷静处理,包括言辞。车辆行驶中的摩擦都是小事情,交给保险公司和警方处理好了,他们是吃这碗饭的,何须自己动怒?

记住一个铁律:“路怒”闹得欢的,一定有他认怂的时候。

还记得当年苏州“龙哥”吗?碰到高手,一个反杀,连认怂的机会都没有。

天大热,和为贵……那位完全没有胜算的小女子还是不吃眼前亏的为好。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原创文字·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