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处级老领导对我说,清北毕业生工作就是县委书记。

副处级老领导马上就要提拔正处了。临行前他对我说,他对提拔,现在已经看淡了。他是当年是211大学毕业,在他们那一届学生中混得是比较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我跟他这么多年经过历练。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如果想再往上走的话,还需要更加努力。当然不是业务能力的努力,而是人际关系以及眼界的提高。

老领导现在是副处级,他说在这个岗位,如果再往上走的话,竞争是副科提拔正科的数十倍。远远不是有人脉,背景,能力,学历等能决定的。

这些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无论从学历还是智商,拿出一个来就是名牌大学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985、211, 光是这些硬性条件,普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这高度,所以有时候你得认命。

他举个例子,他的同学有的清华北大毕业,在学校是学生会干部,毕业后就是县委书记。这还是混的一般的,混得好的话,直接进部委。而对普通人来说,能干到县委书记的位置,熬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人的命,天注定。在你高考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你人生能走到哪个高度。不认命是不行,但是人恰恰是有两个现状永远不能改变,一个是自己的出身不能改变,一个是自己的长相不能改变。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对公务员有很大误解。认为只要进入体制内,吃上财政饭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实际上,远不如此。

一个60万人口的县来计算,事业编制8000人左右,行政编制两千左右。行政和事业副科级以上的不到700人,正科级以上的仅仅150人左右。

所以说,在县级单位,副科就是一个坎儿,好多人倒在了副科上。同样在市级单位,副处是一个坎儿。以后再向上提拔的难度逐渐成几何级增长,普通人耗费一生精力,也不能达到理想高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进入体制内只是意味着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有一个正经的工作而已,根本谈不上升官发财。

有一句歌词,“愿做革命的螺丝钉”,实际上,对普通人来说,连做螺丝钉的资格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制内一样分三六九等,体制内不同的单位有好坏之,分三六九等,同一个单位不同的人,也分三六九等。

在体制内,阶级等分划分尤为严重,看通透的人,只是看破不说破,你好我好大家好而已。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努力去争取。但求好事,莫问前程。别的事只能顺其自然,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争也争不来。